84歲老人連續四次「意外」落選國內院士,卻被當選美國院士

2021-01-18 繁華車視界

國內在半導體的研發一直是短板,但是當她出現以後,不僅攻克了不少難題,更是在半導體領域成為開拓者。尤其是帶領著相關的團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不斷的嘗試,然後從一個沒有的領域一直到領先,不可謂功不可沒。

李愛珍老人

這個人就是李愛珍,比起很多明星或者小鮮肉來,她並沒有多少「名氣」。而「轟動」的時刻在於,她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先後慘遭落選。但是2007年5月,李愛珍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選為院士,這也相當的滑稽。

李愛珍早期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尤其早在1989年就批准成為了博士生導師,而且2003年夜成功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但是就是這麼一位優秀的行業領路人,終究沒能入選中科院院士,也許中科院裡面這樣的人才挺多,不然沒有其他的理由來拒絕已經被美國國家科學院和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雙承認的院士落選。

李愛珍

李愛珍1936年出生於福建省石獅市,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以後被分配到上海冶金所(也就是現在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後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EE系)做訪問學者。

學成歸來以後歷任半導體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先後在其領域被各個國家和地區委任院士,尤其是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被第三世界科學院獲獎。

但是李愛珍的這些獎項,卻換不回來國內競選院士的「砝碼」,先後四次都被拒絕。拒絕的原因也令人惋惜,不得不說很多地方都存在問題,並不是因為資歷或者水平不夠,就是被一些形形色色的框架被拒絕。

李愛珍從1999年開始就已經競選國內院士的評選,但是1999年評選的條件就是60周歲以上的人需要有6個推薦人,而此時的李愛珍已經63歲,並且最後以推薦人不夠而落選。

然後2001、2003、2005三年分別又參與競選,這三次並不需要推薦人,但是因為年齡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又被沒能通過,只是到了初選就被淘汰。

而最後能夠藉慰李愛珍的,也許就是最後一次落選國內院士以後的兩年,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選為院士,而當時的李愛珍已經是71周歲的高齡。不得不說,在國外不管年齡的限制,也不管是何種身份的理由,只要有足夠的能力就可以當選。

而對於此,李愛珍說的話卻讓很多人無地自容。她說「自己能夠當上外籍院士,依仗的是祖國提供的平臺、項目研究經費、科研環境等的支持。」而自從國內院士沒被評選上,老人的心裡也已經釋然很多,畢竟國內的院士多如牛毛,但是不能容不下一個半導體行業領導者。

屠呦呦、莫言、李愛珍等,已經有了這麼多優秀的科學家,但是在沒有相關的作品或者領域內突出的貢獻出來之前,都是被「雪藏」著,不得不讓人嚴重懷疑,國內的院士評選,到底是以什麼為標準的。先是年齡限制,再是推薦人擋道,是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相關焦點

  • 4次落選中國院士,如今卻成美國院士,而她這樣說
    1999年,李愛珍被推薦參評中國科學院院士,參評院士有個條件,60歲以下的需要2個需要推薦人,60歲以上的需要6個,而李愛珍已經63歲了,最後因為推薦人不夠落選。之後她又參評了2001年、2003年、2005年的院士評選,但最後還是因為年齡等各種原因,沒有通過初選。四次落選院士,很多人為李愛珍感到惋惜、遺憾。而她本人早就看淡了名利,她說,為國家做貢獻是最根本的初心所在,不需要這些所謂的光環加持。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她是工作不順利,也有人說是因為評院士落選,所以負氣出走,但更傳奇的是, 去美國兩年之後她就被評為了美國院士,這是為什麼呢? 巧合的是那一年她參與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而且恰巧落選,所以網友們紛紛猜測她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選擇出走美國,要知道如果當年她評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麼她就會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但顏寧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說很感謝清華提供給她的一切,她也並非落敗而逃,而是想換一個環境,踏出舒適圈,讓自己進一步成長。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看看我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的或許就能得到答案了!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顏寧毫無疑問是頂級的科學家,她在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她之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卻遺憾地落選。李愛珍在2007年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中國兩院院士評選中卻先後4次落選,且都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屠呦呦是我國諾獎獲得者,但卻不是兩院院士;袁隆平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我國卻是工程院院士。
  • 2021兩院院士曾選正式啟動,當選美國院士的顏寧這次能評上嗎
    當年的出走也是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沒有當選當年的中國院士才走的。  美女教授顏寧當年到美國後,於2019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在學術上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21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相繼發布通知,正式確定2021年兩院院士曾選事宜。
  • 39歲女科學家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昨天(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當選。原來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最受矚目的39歲女科學家顏寧最終落選。新當選的61名中科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最年輕的46歲,年齡最大的67歲,60歲及以下的佔到九成以上,年齡段明星趨於年輕。
  • 屠呦呦和顏寧為何不能當選中科院院士?
    來源:網絡 在國內兢兢業業十餘年的顏寧沒有獲得院士榮譽,到達美國後僅僅兩年,就獲得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 顏寧 關於顏寧院士的情況,似乎爭議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因為顏寧並不是沒有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只是非常意外的落榜了。 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消息刷遍了學術界的論壇。
  • 顏寧為何落選院士?並非中科院不愛才
    最近網上流傳稱「顏寧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開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因此,有許多網友也真信了,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流露出了不滿、不屑的情緒,有的對她則是冷嘲熱諷,乃至誹謗。1981年5月,在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上再次對「院士問題」進行了討論。蘇步青提出:「我國應該有院士制,院士應有點權威,有一定工作,可以兼任學部委員,與學部的工作結合起來。」但是,劉恢先則持反對意見,提出:「在實行學部委員制度的同時,又實行院士制度,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這麼做等於把現在學部委員的身份降低了。」
  • 2021兩院院士增選,一共161個名額,顏寧卻仍大概率落選!為何?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給吃瓜群眾們留下了一個巨大遺憾,那就是30歲成為清華建校以來「最年輕女博導」,37歲帶領團隊攻克困擾了世界結構生物學界長達半個世紀難題的美女科學家顏寧的落選,不久之後,顏寧選擇了出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那裡的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兩年後,顏寧順利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 茅臺院士和諾貝爾獎對陣大獲全勝
    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在其專業領域內,李愛珍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其實力可見一斑。但是,就是這樣一位頂級科學家,卻曾四次申請院士均被拒。前幾次拒絕理由是「能力不夠」,最後一次的理由是「年齡太大」,這意味著李愛珍從此不能再申請院士了。
  • 不是211也不是985,卻均有老師當選院士
    2017年中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終於出爐,新當選的工程院院士共有67位,另有18位為外籍院士,這其中就包括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有31人來自國內高校,佔到了新增院士總數的46.2%,可以看出高校依然是「盛產」院士的大戶。
  • 知乎熱議顏寧當選美國外籍院士:優秀,但可能還不是大科學家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100人)及外籍院士(25人)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的傑出成就,其中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科學媒體《返樸》總編、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30歲成清華女教授,落選中科院士後離開祖國,如今的顏寧怎樣了
    大學畢業之後,顏寧向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毛遂自薦,而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施一公錄取了她,而顏寧就在美國完成了她的博士學位。2007年畢業的她跟隨自己的導師施一公回國,年僅30歲就成了清華大學的女教授,可以說是年輕有為。
  • 劉如謙、莊小威、李飛飛、王辰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0 年 10 月 19 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 100 位新院士,其中 90 名常規成員和 10 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超過 2200 人,其中國際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她是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為國爭光落選,如今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她當年捨棄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了高速發展的祖國。此後,她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攻克了一個困擾國際生物界50年的難題。她用自己的能力為國爭光,卻在院士評選中多次落選。如今她成了美國的外籍院士,這是為何呢?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顏寧和屠呦呦: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病了」
    然而,幾天後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消息不脛而走,更引發了學術界的一片譁然。顏寧的科研成果在國內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她還年輕漂亮,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在許多人都認為她獲得中科院院士板上定釘時,她卻意外落選,為此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最後,她決定離開清華,前往美國去找尋新的認可和追求。
  • 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清華美女教授回到美國,如今為美立下大功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這樣一位中國女子,她是寒門出貴子的寫照,更是在30歲那年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教授之一,然而,在她落選中科院院士之後居然回到美國任教,顏寧的所作所為一度讓國人很是不解甚至認為她是負氣出走美國的。
  • 作為清華年輕的教授,顏寧去了美國工作,真的是這位院士在選舉中
    關於顏寧最熱門的話題是「顏寧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負氣而走」,真的是這樣嗎?現在我帶你好好了解一下。02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一個農村家庭,她可以算是我的故鄉。她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她更喜歡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後來,年僅19歲的顏寧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學習,即使在清華學生面前,她也很出色。
  • 中國、美國、德國及英國哪個國家的院士多?
    外籍院士比較著名的有貝聿銘,其於2019年5月16日逝世,是年102歲。 (2017年,比爾蓋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