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國不乏有一些到國外學習的人才,而像錢學森、吳自良、鄧稼先等在海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後,選擇回到祖國。但也不乏一些人才選擇到國外工作,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清華女教授的顏寧。
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女教授
顏寧出生於1977年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她的家庭經濟並不富裕。小時候的顏寧性格頑皮好玩,在她6歲時,父母帶著她離開了農村,來到了北京。而到了一個好的環境後,本來就聰明的顏寧開始變成了一位"學霸"。
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19歲時順利被清華大學的生物系錄取。在大學生涯中,顏寧也十分出色,所以畢業就有很多的企業向她拋出橄欖枝,但她都一一拒絕,她自己也解釋到:"她說過"我了解自己,我喜歡做實驗時的專注,但肯定受不了公司裡朝九晚五的生活。因為我喜歡自由的人生"。
大學畢業之後,顏寧向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毛遂自薦,而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施一公錄取了她,而顏寧就在美國完成了她的博士學位。2007年畢業的她跟隨自己的導師施一公回國,年僅30歲就成了清華大學的女教授,可以說是年輕有為。
在回國任職的十年間,她一直專心於膜轉運蛋白的結構和機制等生物學領域的研究中,十年間她獲得的成就和榮譽不在少數。
落選中科院士,離開祖國
2017年,顏寧被提名中科院士。本以為在膜蛋白研究領域有著卓越成就的她能夠順利入選,但遺憾的是,她最終落選了。而就在落選的同一年,清華大學官方證實顏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下,離開了任職10年的清華大學,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的生物學系講席教授。
而她的這一行為,遭受到了很多的非議。不少人認為她之所以離開祖國,是因為落選了中科院士,心有不甘。但顏寧則回應表示,她在清華大學任職了10年,而清華大學就像是她的一個舒適圈,所以為了能夠跳出這個舒適圈,希望在新的環境中能夠有一些新的突破,她才選擇離開祖國。
獲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而到了美國之後,她繼續在相關的領域中鑽研,為美國的"膜蛋白"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如今的她在新的環境中,確實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世界級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有價值的論文。
2020年5月份,她就在《自然》上發表了兩篇論文,6月份在《PAN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6月15日。顏寧的團隊還與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楊洪武團隊合作研究,並取得了生物學領域的新發現,所以他們聯合在Cell《細胞》上發表了論題為《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礎》的論文。而她的這些成就,對於生物學領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貢獻。
不少人認為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美國做貢獻,推動美國相關領域的發展。但實際上"科學無國界",她的成就都是有利於世界發展的,並不局限於某一個國家。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