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兩院院士增選,一共161個名額,顏寧卻仍大概率落選!為何?

2021-01-13 胡侃教育

「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代表了某一個領域的權威。如果誰當選了中科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足以讓自己的人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對人才極為渴求的深圳來說,新引進一名院士,可直接發放一次性獎勵補貼600萬元,此外還有100萬元工作經費,享受一套200平米的深圳住房免租10年的政策!

截至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我國共有科學院院士833人,工程院院士924人(註:均不算外籍院士),咋一看每個省份平均可以分到56.7名院士,數量似乎相當可觀,但如果與全國近3000所高校、1700萬教師隊伍相比較,又實在有點「少得可憐」!所以每一位院士的當選都殊為不易。

中科院院士楊振寧

就在前幾天,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先後發布通知,正式啟動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事宜,其中工程院不超過88人,科學院73人,一共161個名額!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給吃瓜群眾們留下了一個巨大遺憾,那就是30歲成為清華建校以來「最年輕女博導」,37歲帶領團隊攻克困擾了世界結構生物學界長達半個世紀難題的美女科學家顏寧的落選,不久之後,顏寧選擇了出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那裡的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兩年後,顏寧順利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5月13日,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兩篇論文同時登上世界三大頂刊之一的《自然》雜誌,她的CNS論文總數達到34篇,一時間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

無數人為之扼腕嘆息,恨顏寧為什麼不是在國內取得這樣的成就,為什麼不繼續在清華執教,像她的老師施一公教授一樣為我國培養最優秀的結構生物學家?

除了顏寧之外,還有一位1981年出生的數學天才讓人倍感痛惜,他就是23歲北大碩士畢業,27歲普林斯頓博士畢業的許晨陽,他與張偉、惲之瑋、朱歆文3位數學才俊一起被稱為北大的「黃金一代」。

許晨陽在國外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2012年毅然回歸祖國,加入北大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36歲當選「龐加萊講座教席」,成為第一位來自美洲以外的數學家(中國國籍),37歲斬獲「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就在大家以為他會一直為國效力時,許晨陽卻選擇了出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並留下了「國內對青年人才重視程度」不夠在內著名的3句話,2020年11月10日,在省理工學院執教的許晨陽榮獲2021年度科爾代數學獎,讓無數人為之感嘆。

回顧顏寧與許晨陽的出走,沒能當選「兩院院士」這一我國科學界最高學術稱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那麼,2021年的院士增選,在國際上連拿大獎,已經頗具聲望的他們能順利當選嗎?胡侃教育認為顏寧、許晨陽仍將大概率落選!為何?理由有三:

顏寧與許晨陽還太年輕,「資歷」不夠。顏寧1977年出生,現在只有43歲,許晨陽則更年輕,他1981年出生在重慶,現在只有39歲,而2019年新當選的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為56歲,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齡為58歲!顏寧與許晨陽一個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一個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工作單位不在中國,當選「兩院院士」的可能性較小。顏寧與許晨陽在院士群體中的人脈可能不足,按照我國的院士評選制度,新院士的當選需要老院士的助力,顏寧、許晨陽在清華北大任教期間,並未擔任太高的行政職務,這方面的積累與一些大學校長、院長、老教授相比明顯較弱。

雖然顏寧許晨陽選擇了在美國任教,但他們都保留著中國國籍!胡侃教育相信,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總有一天,他們會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對於顏寧與許晨陽,你認為他們能當選「兩院院士」嗎?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2021兩院院士曾選正式啟動,當選美國院士的顏寧這次能評上嗎
    當年的出走也是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沒有當選當年的中國院士才走的。  美女教授顏寧當年到美國後,於2019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在學術上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21年的最後一天,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相繼發布通知,正式確定2021年兩院院士曾選事宜。
  • 顏寧為何落選院士?並非中科院不愛才
    而有部分網友說:中科院院士評選方法需要改改了,顏寧這樣出色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也不是院士,如果不是評選機制有問題,為什麼最優秀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顏寧為什麼落選院士,是不是院士評選方法存在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以及它的由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 39歲女科學家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昨天(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當選。原來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最受矚目的39歲女科學家顏寧最終落選。新當選的61名中科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最年輕的46歲,年齡最大的67歲,60歲及以下的佔到九成以上,年齡段明星趨於年輕。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顏寧毫無疑問是頂級的科學家,她在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她之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卻遺憾地落選。李愛珍在2007年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中國兩院院士評選中卻先後4次落選,且都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屠呦呦是我國諾獎獲得者,但卻不是兩院院士;袁隆平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我國卻是工程院院士。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看看我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的或許就能得到答案了!
  • 茅臺總工王莉入圍兩院院士 網友:醉生夢死新時代
    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近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啟動了2021年的院士增選工作,結果增選名單直接被罵上熱搜。有網友嘲諷稱,中國的科學門檻真是越來越低了,如果說釀酒的都能入圍院士,那涪陵榨菜、老乾媽、海天醬油、王致和腐乳也都能入圍了。還有人批評,有貢獻、有骨氣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而財大氣粗的菸草白酒卻院士輩出,無疑是科學的恥辱和悲哀。據媒體報導,2021年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開始啟動。今年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增選名額不超過88名。
  • 她是清華最年輕教授顏寧,為國爭光落選,如今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顏寧曾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她當年捨棄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了高速發展的祖國。此後,她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攻克了一個困擾國際生物界50年的難題。她用自己的能力為國爭光,卻在院士評選中多次落選。如今她成了美國的外籍院士,這是為何呢?
  • 茅臺院士和諾貝爾獎對陣大獲全勝
    ▲點擊圖片麥肯錫工作方法一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已啟動!
  • 屠呦呦和顏寧為何不能當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屠呦呦和顏寧,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的"病了"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或多或少都有許多困惑。中國有句古話道:「君子不受嗟來之食」。 顏寧 關於顏寧院士的情況,似乎爭議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因為顏寧並不是沒有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只是非常意外的落榜了。 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消息刷遍了學術界的論壇。
  • 作為清華年輕的教授,顏寧去了美國工作,真的是這位院士在選舉中
    例如西湖大學施一公和清華大學薛其坤的院士。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一位知名的研究人員,他的人氣不亞於一些娛樂節目明星。當然,她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熱情,除了個人能力強外,也與她在美國的工作有很大關係。這時,很多人一定猜到了她的名字,那就是施一公院士弟子顏寧。談到顏寧,很多人可能對她印象不好,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國家培養了顏寧,但她去美國服役,沒有達到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培養。
  • 女科學家顏寧怒斥造謠者: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
    4月30日,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不久,網上開始流傳一個帖子稱,顏寧曾被問及此前落選中科院院士的原因,她回答:「要想入選中科院院士,你可以不是一個優秀的人才……」5月3日顏寧本人通過微博回應:「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顏寧和屠呦呦: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病了」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內科學領域的頂級殿堂,曾有無數人獲得「中科院院士」稱號,他也成為無數追夢人的夢想。然而,屠呦呦女士和顏寧女士未能入選中科院,成為所有人詫異的焦點,人們在好奇:中科院院士評選標準,是不是真的病了?顏寧2019年4月30日,顏寧成功入選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消息傳回國內,所有人為之一震。
  • 關注: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
    2月17日,貴州茅臺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消息稱,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據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網站消息,2021年貴州省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評審會近日在省科協召開。經專家評審,貴州省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領導小組審定,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由貴州省科協推薦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資料顯示,被推為院士候選人的王莉主持並參與了多項重要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國家級、行業和貴州省級獎項。
  • 3年前,顏寧多次落選中科院士後返回美國,如今已為美國立下大功
    但是前段時間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清華美女教授顏寧離開祖國,去美國任教的事情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章丘人民政府說她是章丘人民的驕傲,清華大學說她將是傑出青年女性科學家的榜樣,但為什麼還有人說她是「受氣出走」呢?她就是顏寧——30歲成為博士生導師,41歲被選為美國外籍院士的一位美女科學家。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2017年,分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顏寧辭去清華教授一職去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個消息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這樣一位顏值與才華兼備的女科學家在清華任教10年,為什麼突然選擇出走呢?
  • 30歲成清華女教授,落選中科院士後離開祖國,如今的顏寧怎樣了
    但也不乏一些人才選擇到國外工作,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清華女教授的顏寧。 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女教授 顏寧出生於1977年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她的家庭經濟並不富裕。小時候的顏寧性格頑皮好玩,在她6歲時,父母帶著她離開了農村,來到了北京。
  • 顏寧落選中院士,負氣出國成美院士?謠言只是謠言,愛國是終身的
    科學家是一個大隱於市的群體,平時少有人問津,但輿論盯上的科學家除外,比如顏寧。自從顏寧上過《開講啦》,被貼上「美女科學家」的標籤大講女權,有關她的政治非議一直甚囂塵上。顏寧對網絡上的各種批判她的猜忌和汙言穢語一直表現得不卑不亢、平和坦然。
  • 如果顏寧沒有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她最終能成為中國院士嗎?
    顏寧被阻攔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門檻之外時,轉身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做了美國外籍院士,這使得她夾在讚譽與蜚聲之間。在討論她的家國情懷之餘,另一個問題出現了——若顏寧沒有出國,她在國內能被授予同等榮譽嗎?院士評選需要考量學者的科研成就、資歷、年紀等因素。事實上,除此之外,推薦人也很重要,這也就意味著參選者需要在人際關係上有一定背景。顏寧參選時就有人開解她名額會留給年紀快到參選上限的學者,她年紀尚小,之後還有機會云云。這種傳統、官僚的競選方式註定年紀輕、資歷淺、人脈窄的學者很難僅憑研究成果在競選中一蹴而就。顏寧若留在清華大學熬年限,不出走普林斯頓大學就能選中院士嗎?
  • 科研強悍的顏寧,獲得諾獎的屠呦呦都不是院士,憑什麼高福卻能?
    質疑最大的,應該是顏寧和屠呦呦為何沒能評上院士。顏寧,1977年出生,結構生物學家,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且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年到2017年,顏寧在清華大學工作10年。可是,2019年的中科院院士評選,他卻落選了。隨後2019年顏寧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如今顏寧在美國從事科研工作。顏寧的研究領域主要在葡萄糖轉運蛋白。
  • 就在6天前,開講啦圈粉百萬又去美國的女神博士顏寧,又曝新情況
    【文丨張 十 扒】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讓人眼前一亮,打破所有人對科學家固有印象,還圈粉無數的女神博士顏寧嗎?在開講啦播出時,顏寧的頭銜是清華超級女博士。但是如今再說起她,她的頭銜卻變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