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高中畢業步入大學之際,都會在專業上慎之又慎,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專業,在這個期間,會綜合考慮收入、就業前景、學校專業排名、就業率等因素。
但是即使在前期做了這麼多準備,在畢業後,也只有30%的畢業生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工作,而剩下的70%學生並沒有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這一現象在當下的社會已經普遍存在。
有記者走訪過某地十幾家單位,通過問卷顯示,在這十幾家單位工作的將近一千多名員工中,只有六十多人現在從事的工作與大學專業相一致。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在大學畢業的擇業期,選擇了從頭開始。這是為什麼呢?
知識:「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入教科書,大學知識難與時代接軌
想必讀過大學的讀者都知道,大學的學習有2個基本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就是有滯後性。大學專業的知識有很多都是經典的知識,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篩選而留下的,我們不能否認它的教育意義,但是其自身具有的滯後性,與當今社會多少是有些脫節的,再加上其它的知識雖然是與時俱進的,但是對於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來說,還是稍顯滯後。
第二個特點是理論闡述多於實踐鍛鍊。大學學習不同於其他學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是為學生的未來就業作鋪墊,因此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
雖然當下很多的學校都與社會團體進行了長期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專業和院校不能為學生提供實習鍛鍊的機會,因此學生的知識學習還停留在知識層面。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得到充分的實踐鍛鍊,因此很難在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工作。
1)企業:利字當頭,難為人才培養掏腰包
在每年的招聘會上,都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學生排著長隊在企業展臺前詢問,而一輪過去,卻沒有幾個人能留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很多企業都不願意要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尤其是沒有本行業相關工作經驗的,筆者就很納悶,這樣的企業為什麼還要來校園招聘呢?
應屆畢業生,能有工作經驗已經實屬不易,更何況是相關專業的工作經驗,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
但是這就是企業打的「小算盤」,只招收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就省去了一大筆培養的費用,畢業生可以一上崗就創造利潤,開始獲得剩餘價值,而不是需要他們前期投入。對於一些看中短期利益的企業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因此很多科班出身的畢業生反而遭到了嫌棄。
2)個人: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不喜歡那專業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當一個人所從事的專業與其興趣愛好相關時,這樣的人事業上獲得幸福感的機率更高,在事業上取得成績的機率也更大。
很多學生在選擇大學所學專業的時候,都是出於對就業情況的考慮,才選擇的,而不是個人愛好;即使是選擇了認為喜歡的專業,在四年的學習中,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這個專業。因此,必定會趁著就業時為自己重新把關,選擇自己認為更加喜歡的行業去從事。
3)專業:冷門專業難就業,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冷門專業每年都會有院校招生,但是在就業上,並不是每年都有就業崗位,冷門專業之所以冷門,就是因為社會需求少。
因此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為了避免熱門專業的強競爭,就選擇了冷門專業,殊不知,一旦遇上也行業不景氣,那就「心隨所願了」,不僅沒有競爭,還不需要工作,因為沒有太多的可選擇的社會就業機會,因此在選擇冷門專業的學生還是需要慎重的。
4)競爭者: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競爭對手太厲害
雖然是學習同一個專業,但是同一年的畢業生中仍然會因為學習方式的不同而分出個高低上下,因此,在一些行業,競爭壓力就難免大了一些,而在這個行業沒有特別大優勢的畢業生就迫於生計嘗試其他行業。
抱著「能幹什麼幹什麼」的心態,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其他行業,隨著行業閱歷的加深,換到對口的行業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小,最終在這個行業紮根。
雖然沒有從事很專業對口工作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我們仍然要相信,只要你在大學努力學東西,就業後去相關的行業,你的起點會更高,進步會更快,會更迅速在社會上紮根,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獲得幸福感。畢竟,所有人都不願意走彎路。這就需要從報志願的時候確立自己明確的目標。
高考志願是人生的一個踏板,每個考生應該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
1)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想要確立專業的發展方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是正道。
在專業選擇的時候,要查閱這個專業相關的資料,在了解之後再判斷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而不是根據專業的名稱來盲目判斷自己的喜好。
2)充分了解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工作模式
充分了解專業的就業前景能夠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對自己進行明確定位,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之後的就業情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明確目標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避免就業時的迷茫。
3)填報志願要目標明確
在每年的報考中,都有很多人因為志願填報的問題沒有獲得自己理想的專業和院校,這時需要學生在了解自己的專業後,對院校的招生分數進行詳細的了解,避免在報考時出現錯失理想專業。
雖然在當今的社會,百花齊放,行業間的流動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但是對於個體來說,少走彎路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高中畢業專業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綜合考慮專業因素,確保知己知彼,為自己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