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同名視頻的內容文字稿,喜歡看視頻的朋友,可以到頭條號內觀看視頻。
同名視頻
上一次我們談到當年川普主持的《名人學徒》第一季,冠亞軍之爭是兩個男人的戰爭。這次我們來看看第二季冠亞軍之爭,也就是兩個女人的戰爭;可以說她們的戰爭比上一場火力強了十倍。兩個同樣優秀的女人,在美國人民面前進行了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
瓊·瑞沃斯(Joan Rivers)
這兩位,一位是75歲的老太太,美國喜劇界的傳奇人物瓊·瑞沃斯(Joan Rivers),就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原型,她已經在2014年死於一場醫療事故。瑞沃斯的那張臉按她自己說砸了15萬美元,所以你看不出年齡;而且,她的精力和才思也是相當的生猛。當然最誇張的還是她的性格演繹——口無遮攔,嬉笑怒罵皆是段子。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她的幽默感和調侃本領使她成為當年美國的脫口秀一姐。不管是產品發布會還是拍賣會,只要她出馬,三兩句玩笑一開,全場氣氛立刻調動起來,時不時地大家都哄堂大笑。即使是罵人,她都能罵得機敏俏皮,讓旁觀者忍不住捧腹。 在這一季裡,她罵人的次數可能跟誇人的次數差不多。
瓊·瑞沃斯參加《名人學徒》
另一位是強勢又冷靜的撲克牌世界冠軍安妮·杜克(Annie Duke),她讀過心理學,還寫過幾本關於決策的書。說她強勢,是因為她總是忍不住發號施令,有一種指指點點的霸氣,讓很多隊友都有些不爽。但是她頭腦冷靜、思維縝密,每句話都是有理有據的。而且她真是才氣過人,她對音樂外行,可是她在一場PK賽中創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廣告歌曲,竟然打敗了一位格萊美音樂獎的得主。
安妮·杜克(Annie Duke)
安妮雖然不如瓊那麼幽默,但是她也不古板,也懂得利用女人的優勢發發嗲。比如說在伊萬卡的珠寶拍賣會現場,她大方得體,調動了全場,軟硬兼施地不斷鼓勵朋友們競拍,而且她甚至可以笑著跪下來懇求。對她來說,這場真人秀就像她參加過的若干場競技比賽一樣,也是志在必得。
安妮·杜克
兩人的矛盾從節目中間就開始了。瓊·瑞沃斯是和女兒一起來參賽的,母女倆被分在兩個隊,瓊的女兒跟安妮是一隊的,所以在PK間裡經常出現的戲劇場面就是這母女倆常常幫對方說話,感情戰勝了界線。
75歲的老太太非常情緒化,愛憎分明又說變就變:她可以在前一集還誇這個人「美貌與智慧並存」,後一集就會怒罵對方是個「沒腦的笨蛋」;或者反過來,罵得人家狗血噴頭之後不久,又猛然發現此人不俗,是個人才啊。但是她覺得自己光明正大,因為她都是當面開火,絕不背後放槍。所以她特別看不慣安妮·杜克,認為她是個「兩面派」。
其實,安妮·杜克只是跟她很不一樣。她雖然也很直接,但是很理性。一開始她的確看不上某位選手,在背後說過應該讓這個人走。但是後來她跟這個選手合作得越來越好;而她倆之間的這種默契可能間接導致了瓊的女兒先被淘汰,因為川普覺得要留下這兩個籌款高手,可能對節目更好。這其實也無可厚非,本來就是淘汰賽,早一步晚一步的事兒而已。但是這就讓瓊母女倆怒不可遏,認為安妮耍心機,罵她是毒蛇、壞透了,瑞沃斯還大罵安妮「是玩兒撲克牌的,比白人垃圾還不如」。你說這話有多難聽!
在安妮·杜克看來,瓊·瑞沃斯的這種情緒化、對自己狂風暴雨的攻擊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她沒有對罵回去,也沒有在炮火下亂了分寸。不管瓊如何激動,她都很克制。你想,人家是撲克牌的世界冠軍,一個永遠在賽場上閱讀對手情緒的人,她的優勢就是在壓力下冷靜決策。所以,她從來沒有像瓊那樣大喊大叫,只對著鏡頭冷冰冰地詛咒對方「去死」。
這可以說是一場「情緒型」和理智型」的戰鬥,或者說是「火與冰之戰」。因為她倆還都有「進攻型」的內核,所以瓊的情緒是「火上加油」的情緒,安妮的理智是「冰裡含鋼」的理智。明明是為了慈善而來,但是卻不由自主地捲入了一場絕不心慈手軟的廝殺當中,實在是很讓人感慨。
誰是最後的冠軍呢?在這一季裡,無論是決賽還是整體,安妮籌到的善款遠遠多過瓊·瑞沃斯。但遊戲規則對瓊更有利,瓊在五項評分中三項領先,最終奪得冠軍。
瓊·瑞沃斯和川普
川普其實有一票否決權,這就取決於他更喜歡誰。看得出來,川普顯然更喜歡瓊的心直口快、敢愛敢恨。安妮雖然業績驕人,但是川普對她在背後的詛咒很有些不以為然,他也是喜歡「當面揮槍」而不是「背後舞劍」的對手,就像他自己一樣。
上一次,川普選擇了更像他的人;這一次,他仍然選擇了更像他的人。他自己就是「進攻型」和「情緒型」的結合,破壞性與煽動性並存,爆發力與情緒力共舞,這就使他個性鮮明、敢說敢幹。誰也堵不住他的嘴,誰也擋不了他的路。
我們不妨來談談「真性情」和「兩面派」。瓊·瑞沃斯和川普這樣性格張揚的人傾向於有一種看法,覺得他們這樣的人才是「真性情」,就是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念都表達出來,大鳴大放。就像川普,一天到晚發推特,讓全世界人民隨時知道他的「意識流」和態度。所以他們就覺得,那些不這麼開誠布公的人,要麼是陰險,要麼就是「兩面派」。
可是人與人就是不一樣啊。
安妮還算是直接的,但是因著理性,她也絕不會把什麼話都說出來,而且她也吝於表達情緒。更有些內向性格的人特別不喜歡衝突,想方設法都要避免,哪怕對這個人再看不慣,對這件事再怎麼牴觸,他們也不願意當面說出來。那背後說不說呢?肯定會啊。背後跟信得過的人埋怨、吐槽,這就是他們的行為模式。他們不願意當面爭吵,喜歡在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裡才能夠吐露心聲。那他們是「兩面派」嗎?不見得。兩面派是刻意的欺騙;背後吐槽是無奈的宣洩。
也就是說,「噼裡啪啦直言不諱」是一種真性情;含蓄內斂,注重選擇說話的時機、方式,也是一種真性情。
發現了嗎?人們很難理解跟自己性格不同的人,會把對方的一些性格特點上綱上線,認為是人品問題。比如說動不動就會說:這個人做人沒底線;那個人三觀不正;這個人太自私……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是自我中心的,只是程度不同,或者表現的形式不同。也許我們生命的升華,就是讓我們在利己的同時,儘量做一個利他主義者。但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的動機,不是別人的動機。揣測人家的動機是危險的,很容易誤解而激發仇恨。不妨先做「無罪假定」,以性格、情商而不是人品來詮釋那些我們不理解的行為,這樣也就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至少不是「敵我矛盾「。
小結一下:上一課通過兩個男人的戰爭,我們強調那些說話尖刻、愛打擦邊球的更多是性格特徵而不是人品問題;這一課通過兩個女人的戰爭,我們也要強調那些當面不反對或者不表態、背後吐槽也是一種性格特徵,不一定就是「兩面派」。
你自己習慣用哪種方式表達觀點呢?或者說,通常情況下你表現得更像瓊?還是更像安妮?
請留下評論或者私信給我們好嗎?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