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嗨咯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由劉德華,葉德嫻主要的文藝片《桃姐》
年輕人牽著老婦人的手,悠閒的散步回家,遇到熟知的老街坊,時不時打著招呼,宛如溫情滿滿的母子,但實際上兩人只是僱傭關係,那為何還是情如母子呢?
桃姐是個苦命人,13歲被領養到梁家做傭人,這一幹就是60多年,從少女到終老一身,都服務於這個家庭,而年輕人羅傑是家中的長子,桃姐將其一手帶大,從小備受照顧的羅傑,自我生活能力較差,都是依靠桃姐無微不至的照顧。
整部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平淡的講述了桃姐和羅傑之間的故事,我們可以從兩個人關係的一系列轉變來感受整部電影。
一開始羅傑和桃姐只是純粹的僱傭關係,認真負責的桃姐,即使買蒜也會跑去冷凍室選擇最新鮮的,回到家,桃姐會給羅傑做好飯,煲好湯,連米飯都是桃姐親自端來,而羅傑就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桃姐的服務,桃姐知道規矩,一個人在廚房默默的端著碗吃飯,而羅傑吃完飯翹著二郎腿喝著茶,無比悠閒。羅傑是電影公司的製作人,平時隔三差五的就要出差,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看到家裡的燈還亮著,那是桃姐留給她,家的信號燈,而這一次,羅傑回來卻沒有看到這個溫馨的明燈,桃姐由於中風倒在家裡,最後送進醫院治療,而平時根本不做家務的羅傑,面對桃姐的生病住院,對於家務顯得手忙腳亂的。
在醫院醒來的桃姐,知道身體不好的自己無力在照顧羅傑,提出要住老人院,而羅傑表示可以承擔費用,但桃姐急忙拒絕了表示自己有錢。羅傑親自去老人院了解情況的時候,遇到了老熟人草蜢,當草蜢問起是不是家裡的親戚要住老人院,羅傑回應的是自己家裡的老工人要住的,羅傑自己不經意的說到,我也真沒想到,她在我家做了那麼久了,此時他們的關係還是淺顯的主僕之間的身份。
一輩子要乾淨整潔的桃姐面對老人院髒亂的環境和大鍋飯,實在是難以接受,而羅傑過來看望的時候,桃姐卻閉口不談,說自己一切都好,不用擔心。
老人院也是個小社會,上演著社會百態,有著一心想要回家,卻從來沒有人來看望的老奶奶,也有長期洗腎的女兒媽媽過來看望的一對母女,最心痛的還有將房子過戶給兒子卻置之不理,女兒無論怎麼勸說都不聽的老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羅傑的同學來到家裡打牌,無意中翻出桃姐之前為羅傑做的牛舌,一行人大快朵頤後,羅傑想起這麼多年桃姐對自己的照顧,自己的同學也紛紛回憶起和桃姐一起的日子,便打電話給桃姐,讓桃姐說出自己的名字,這個情節多麼的溫馨,而羅傑也回想起桃姐已經照顧了自己大半生了,所以在老人院的時候,問起羅傑的身份的時候,羅傑說是桃姐的乾兒子,這讓無兒無女的桃姐也多少欣慰不已。堅持治療的桃姐,身體也慢慢的恢復了,羅傑出差回來便決定帶著桃姐回家一趟,兩個人手挽手,一路說說笑笑的回到家裡,此時羅傑對於這個老傭人的感情已經轉變成親人一樣。也會學著照顧桃姐,為他做生熟薏米羹補補身體,而桃姐做了一輩子的老傭人,怎麼可能閒下來呢,和羅傑整理家裡的東西,翻出了不少老物件,而桃姐一一的跟羅傑說著這些東西的來歷和背後的故事,兩個人情同母子,說說笑笑,回憶快樂時光。多麼具有生活氣息的感人畫面。
隨後相伴去散步,看到拍婚紗的新人,兩個人會互相調侃,羅傑調侃桃姐喜歡自己的老爸,而桃姐則詢問羅傑為什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點像年輕人被父母催婚的畫面,兩個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羅傑的母親聽到桃姐生病的消息,急忙從美國趕回來了 。為梁家傾盡一生的桃姐,羅傑的家人也都將桃姐視為家庭一份子,母親親自為桃姐燉了燕窩,想要多給些錢安頓桃姐,桃姐卻急忙的推掉,面對桃姐的客氣,羅傑母親佯裝生氣的說道,當年我生病的時候,你幾乎將整個廚房都搬來了,多麼動情的關係啊,而看著同年的桃姐和羅傑母親,一個神採奕奕,一個年老色衰,可想而知服侍了一輩子的桃姐是多麼的盡心盡力。電影處處透露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羅傑帶著桃姐參加自己的電影首映禮,打扮光鮮亮麗的兩個人,互相笑看對方,羅傑也跟自己的朋友們自豪的介紹起,這是我的乾媽,電影結束後兩個一同散步回家,桃姐說道如果你爸看到你現在這樣,肯定很開心啊,而羅傑則告訴桃姐,不會的,你才會開心。這簡短的對話,已經看到羅傑已經將桃姐視為親人對待,甚至超過有血緣關係的家人。
時間慢慢的流逝,老人院有搬走的,也有去世,在面對一個老人去世,女兒痛哭不已的時候,桃姐則是一臉平靜的看著,眼神冷漠。而桃姐的一生沒有什麼過人的成就,但他服侍了這個家庭60多年,儼然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大長輩,在孩子的周歲禮時,桃姐傳承般的將首飾交給了孩子的母親 ,並且在拍全家福時,大家都默認這個長輩,將最中間的位置留給了桃姐,這也是整個家庭對於桃姐如親人般的認可。
桃姐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患了膽囊炎的她,更需要別人的照顧和陪伴,而羅傑和桃姐的關係進一步轉變為羅傑的責任和使命。
羅傑和姐姐在車裡的對話中,姐姐一直嫉妒桃姐,那麼疼愛羅傑,從小到大的那種細微的照顧,而羅傑也意識到自己受桃姐那麼多年的照顧,現在應該是自己照顧的他時候了。
羅傑也深知桃姐所剩的日子不多了,最後的日子裡陪著桃姐去散步,帶著她度過最後一段時光,守護在桃姐的身邊,羅傑整理著桃姐凌亂的頭髮,穿戴好襪子,只想讓桃姐有尊嚴的離開世界,而此時電影鏡頭轉向到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輕聲的念著李商隱的《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啊,桃姐的一生不就是燃燒自己奉獻給了梁家嗎?
桃姐的一生簡單而平凡,正如電影情節的平淡,沒有衝突,沒有熱鬧的場面,只有對生活細節的展示,像一條小溪,輕輕的流淌,展示了一個人的一生,表面上,羅傑和桃姐兩個人是主僕關係,但實際上的兩個人情如母子,桃姐是傳統觀念的中慈母,全心全意的照顧著羅傑。全篇沒有刻意去放大桃姐的偉大,而是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進行描寫,體現了人與人之前的情感流動,處處透露著人世間的親情。兩個人不同角色和關係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不是只有利益才能交織在一起,而是責任和使命,讓彼此相伴終生,正如桃姐說道:人生最甜蜜的快樂,都是憂傷的果子,人生最佳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到,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能學會怎麼安慰別人。人會一天天的老去,隨遇而安順勢而為,也許是最好的選擇,時間是無法停留的,不妨珍惜當下的每一刻,正如劉德華說的,你的看不是桃姐,而是你自己,每個人都會老去的一天。
電影桃姐上映後,大受歡迎,拿下當年很多獎項,劉德華葉德嫻也拿下最佳男女主角獎,而電影製作的背後也有很多溫情故事,你可以知道嗎?如果知道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