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鳴金收兵」!
除暴風集團、千山退、星期六3家公司因自身原因無法或延遲披露半年報外,3972家A股公司的「中考成績」已悉數浮出水面。
整體來看,在一季度疫情抑制下的盈利情況已在二季度明顯回暖,全部A股公司總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85萬億元,同比下降18.24%。
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A股公司的平均業績增速為-13.06%,上升近11個百分點,其中1842家公司盈利同比增長,佔比達46.37%。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中國財富表示,雖然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半年報仍稍顯遜色,但相對於一季度來說已大有改善,估值抬升趨勢明顯。下半年,隨著國內經濟繼續回升,低估品種仍有補漲及估值修復空間,投資者可予以重點關注。
營收王:中國石化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共有40家公司營收規模突破千億,遠遠超過一季度時的14家。其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建築、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分別以10342.46億元、9290.45億元、7281.88億元、6299.56億元、5137.35億元佔據營收榜前五。
中國財富製圖
需要注意的是,在營收增速方面,除中國建築、中國人壽上漲,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加6.24%、12.36%外,半年報營收榜TOP5的其他3名「選手」均出現同比下降。其中,「兩桶油」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在疫情和原油暴跌的「雙殺」下成為「難兄難弟」,營收同比降幅分別高達31.00%和22.34%。
盈利王:工商銀行
就盈利數據看,兩市上半年共有3198家公司「賺到錢」,其中1842家盈利同比增長,較一季度時的1252家多出590家。
排名情況顯示,除中國平安外,盈利榜前四席位均由銀行「包攬」。被稱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銀行繼一季度後不負眾望蟬聯上半年「盈利王」,總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487.9億元,相當於日賺8.27億元。
中國財富製圖
值得一提的是,除工商銀行外,上半年日賺過億的公司還有17家。其行業分布顯示,除銀行外,非銀金融、食品飲料、採掘、建築裝飾行業均有公司上榜。華西證券表示,食品飲料行業半年報景氣較高,近期漲幅較大,且非來自純粹高風險偏好的升溫驅動,投資者後市可結合個股基本面進行持續關注。
成長王:聖湘生物
業績增速方面,共有42家公司盈利漲幅超過10倍。其中,聖湘生物、兄弟科技、金山股份、牧原股份、西部黃金歸母淨利潤同比漲幅均超過50倍,分別達14687.20%、11430.42%、7244.01%、7026.08%和5025.16%。
中國財富製圖
其中,8月28日才剛剛登陸科創板的聖湘生物一舉成為上半年A股「成長王」,原因在於,公司作為「抗疫明星」,所生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等相關產品市場需求在短期內大幅增加,由此帶動業績顯著增長。
根據公告,上半年,聖湘生物總計實現營收21億元,同比漲逾11倍;實現歸母淨利潤12.32億元,同比漲幅近147倍;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仍達到12.27億元,同比漲逾90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10.72億元,同比看不僅由負轉正,且實現了大幅增長。
分紅王:工商銀行
根據Wind數據,上半年最能賺錢的公司分紅也最為豪爽。
在2020年的前6個月裡,共有9家公司累計分紅突破百億。其中,工商銀行上半年現金分紅總額達708.54億元,冠絕兩市;貴州茅臺、中國神華累計現金分紅均突破200億元,分別為213.87億元和207.79億元,位列其後;中國石化雖然上半年業績巨虧,但仍累計分紅181.56億元;郵儲銀行總計分紅額141.09億元,位列榜單第五。
中國財富製圖
虧損王:中國石油
雖然營收總量登頂前五,但在盈利方面中國石油還是以近300億元的虧損總額成為了兩市當之無愧的「虧損王」。
統計顯示,上半年A股共有774家公司虧損,與一季度相比減少了415家。具體來看,240家公司虧損過億,22家虧損過十億。
其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別虧損299.86億元、228.82億元,位列榜單第一、第三席位;保險公司西水股份因計提各項資產減值577.45億元減少當期利潤207.24億元,使上半年盈利虧損總額達270.90億元,一舉衝到虧損榜第二;此外,以海航控股、中國國航為代表的航空運輸業公司均因遭到疫情打擊,盈利虧損居前,分別為118.23億元、94.41億元,位列虧損榜第四、第五席位。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下一步隨著需求逐步回暖,民航國內航線客運量有望回升,預計近期就有望接近或超越去年同期水平。
中國財富製圖
行業增速王:機械設備
通過對1842家盈利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進行行業梳理,中國財富發現,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化工、電子、電氣設備領域的公司數量均突破百家,顯示上述行業業績增速快,成長性強。
中國財富製圖
「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經濟受阻,但對於需求提升以及業績彈性大的行業來說,盈利增速依舊保持良好勢頭。」郭一鳴表示。
如受益於疫情的醫藥板塊,隨著業務範圍擴大和需求提升,業績大增;如電子行業,業績彈性較大,5G、物聯網等強勁發展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再如化工行業等,在需求回暖、行業景氣度回升的預期下,盈利情況有所表現。
郭一鳴認為,從總體來看,投資者應繼續關注經營穩定,業績表現良好的行業和標的,在未來的經濟回升過程中,這些板塊仍有大概率穩定表現。
作者:衣韻潼
新媒體編輯:毛超
監製:周黎潔
看完點這裡是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