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當年大二時候創作的那首《起飛的十八歲》短詩,就曾這樣表達"啟程"之意:"十八歲正是起飛的年紀/ 播種的季節裡更應該腳踏實地/ 十八歲正是遠航的日期/ 希望的風帆上更應該漲滿搏擊/ 十八歲的心海上沒有迷惘的漣漪/ 十八歲的花園裡沒有凋零的悲泣/ 起飛的十八歲需要自愛自強自立/ 起飛的十八歲永遠是火熱的夏季……"那是2003年的5月吧,青年歌手範瑋琪唱響《啟程》:"每一天都有一些事情將會發生/ 每段路都有即將要來的路程/ 每顆心都有值得期待的成份/ 每個人都有愛上另一個人的可能/ 相愛就不能害怕會有傷痕/ 沒有人完整卻有人能信任才找到永恆/ 想到達明天現在就要啟程/ 只有你能帶我走向未來的旅程……" 歌中這一句 "想到達明天現在就要啟程",說出了多少青年眷侶的共同心聲。同樣是5月,2009年的5月,充滿文藝氣質的水木年華組合再次《啟程》:"別害怕現在的離別啊/ 微笑著揮揮手說再見吧/ 明天就等在下一個路口/ 再遠的風景啊/ 我們會到達/ 向過去的悲傷說再見吧/ 還是好好珍惜現在吧/ 你尋求的幸福/ 其實不在遠處/ 它就是你現在一直走的路/ 就在啟程的時刻/ 讓我為你唱首歌/ 不知以後你能否再見到我/ 等到相遇的時刻/ 我們再唱這首歌/ 就像我們從未曾離別過……"
如果說範瑋琪之《啟程》演繹了一對戀人攜手走向未來的浪漫旅程,那麼水木年華之《啟程》,則承載了一個音樂時代的風華,他們用溫暖而勵志的聲音會讓你明白,只要你邁步,路就會在腳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會發現誘人的風景;只要你啟程,就會體會到跋涉的快樂。由此,在你、我、他(她)驀然回首的剎那,總會生發一種上路的渴望,一種啟程的衝動,一種跋涉的激情,並油然成為生命中清晰的記憶坐標。
遙想2000年底的內地歌壇,"水木年華"這個組合誕生伊始,當象牙塔、木吉他、青春、自由在主唱盧庚戌《未來的未來》中噴薄而出的瞬間,不知他是否會想到,多年之後,"水木年華"再次《啟程》的新專輯,給他當年"寂寞的誓言"做了最好的回答和詮釋。
誠如盧庚戌這個清華驕子在《啟程》中所反覆吟唱的:"你尋求的幸福,其實就在啟程的時刻……" 人生之旅,無論你正在春風得意,還是曾經失意彷徨,無論你當下擁有什麼,還是一度失去什麼,都不要在最初啟程、中途趕路、抵達目標的時候遲疑、停頓,失去堅持,失去夢想, 失去詩和遠方。
五月槐花香。就在這陽光和煦景色怡人的五月,讓我們從大自然春華秋實中汲取頑強的生命力量,讓我們人生的航船上永遠漲滿搏擊巨浪的希望風帆,義無反顧地攜手啟程,勇往直前地浪奔浪流.
2020.05 竹園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