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從而開始其歌唱生涯 [1] 。1969年因演唱臺灣首部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在臺灣成名。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千言萬語》、《海韻》等作品打開香港及東南亞唱片市場。1974年憑藉日文歌曲《空港》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並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藝事業基礎 [2] 。1976年於香港利舞臺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1980年當選臺灣金鐘獎首位最佳女歌星。20世紀80年代初期先後受邀於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等地舉行演唱會。1983年舉行華人歌手首次巡迴演唱會,此後終止商業演出活動。1984至1986年間,先後以《つぐない》、《愛人》、《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三曲三次獲得日本有線大賞和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兩項日本音樂頒獎禮大獎的最高獎項。1987年起呈半隱居狀態並淡出樂壇。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逝世 [3] ;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追認授予鄧麗君「金針獎」 [4] ;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日本有線大賞、日本唱片大賞分別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功勞賞」。1996年,臺灣金曲獎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貢獻獎」。2007年,鄧麗君成為日本古賀政男音樂博物館「大眾音樂殿堂」表彰者。
早年經歷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1953年6月,鄧麗君隨家人遷往臺東縣池上鄉,次年遷移至屏東縣眷村。1959年,鄧麗君隨家人移居至臺北縣蘆洲市,就讀於臺北縣蘆洲市蘆洲國民小學,表現出音樂和表演天賦。
1961年,鄧麗君接受「九三康樂隊」二胡演奏者李成清的音樂指導。1962年,鄧麗君隨「九三康樂隊」四處慰問演出 [5] 。1963年,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全臺黃梅調歌唱比賽,以《訪英臺》擊敗眾多年長選手,獲得比賽冠軍 [6] 。1964年,鄧麗君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7] 。1965年,鄧麗君就讀臺灣金陵女子中學。
1966年,鄧麗君接受臺視《藝文夜訪》節目訪問並獻唱歌曲,首次與聽眾見面;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正聲公司歌唱訓練班,以第一名成績結業;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採紅菱》奪得冠軍。 [8] 1967年,鄧麗君參加臺視《群星會》節目,首次於電視節目中表演。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