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掀起一種加網紅打卡點的浪潮,當一個地方在網上非常流行,就會吸引很多的遊客前去跟風遊玩,而這些地方不完全局限於景區,就算是普通的馬路、牆壁、房子只要去的人足夠多,就能夠稱為是網紅打卡點。
有些網紅打卡點只是一些商家為了利益,而特意營造出來的噱頭,在宣傳吹得天花亂墜,但實際去了之後卻差強人意。還有些是因為社交平臺幾張精美的圖片而一炮而紅,通常這類網紅打卡點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每當我去到一個新城市,也都會優先選擇這類地點遊玩。
如今網紅打卡點已經處於飽和的狀態,真正能讓人感到不虛此行的其實並不多,記得去年我去成都見一位朋友的時候,他知道我喜歡攝影,於是他便帶我來到了一處叫做「鴛鴦樓」的網紅打卡點,位於紅瓦寺街18號,在四川大學讀書的朋友應該非常了解,因為它就在川大旁邊。
鴛鴦樓是一片居民生活區,這裡四處都在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坐在過道喝茶聊天的老人,為生活忙碌奔波的上班族,互相追逐打鬧的小孩子,快遞外賣小哥也是這裡的常客,這裡雖然不大,卻將成都人民的生活百態展現的淋漓盡致。這裡基本上都是紅磚樓,外觀也比較陳舊,要不是看見有人拿著單眼相機在進行拍攝,我完全不會相信這是一個網紅打卡點。
據說鴛鴦樓上世紀70年代曾是川大的職工宿舍,主要用於分配給已婚或是準備結婚的職工,因此才被稱為鴛鴦樓,它是由兩側緊鄰的房屋構成,樓與樓由一條老舊的「之」字樓梯相連,頗有一種香港老電影的模樣,走進來的那一刻,讓人感覺有一種王家衛導演電影裡的風格。
鴛鴦樓每一層樓的走道都堆積了很多雜物,讓本就不寬的樓道顯得更為擁擠,搖搖欲墜護欄也讓人不得不捏一把汗,透過破舊的門窗能看到室內擺放著很多凌亂的家具,而還有一小部分的房間早已人去樓空,布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沒有了任何居住的痕跡。鏽跡斑斑的鐵皮,雜草叢生的屋頂,因潮溼而發黴的牆壁,都是這裡最真實的寫照。但簡陋的環境並沒有影響人們對生活動力,甚至還養起了一株株的綠植來陶冶情操。
雖然鴛鴦樓也並沒有它名字那般美好,如果對攝影不感興趣的話,你也絕對不會喜歡這裡,畢竟這裡的環境的確讓人感到堪憂,而且還有一股讓人無法形容的氣味,難以想像在這繁華的大都市中,還會存在著這樣老舊的住宅區。
但如果細細品味一番,又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每往上走一層,所展現的都是人們別樣的生活,在這裡吸引我的並不是那文藝的建築風格,而是那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少有得人間煙火味。比起拿起相機記錄這裡每一個角落,我更願意靜靜地坐在樓道上,重生審視一下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而因為租金低廉,在這裡生活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外來務工者,看著它們生活在這如此簡陋的環境,難免會讓人有點心酸,我們本不應該去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但在鴛鴦樓走紅以後,這裡每天都會有很多來來往往的人前來拍照,對這裡的居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也是這裡的居民,相信也會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反感。
不知道你對此有看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不妨長按點讚一件三連支持一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