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時代,過分溫柔是要吃虧的。——《如父如子》
01當意識到孩子也在注視著自己時,那一瞬間,便懂得了什麼是如父如子。
相比中文譯名,日語裡的《そして父になる》顯得更直白貼切。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別人的父母,有的人天生就可以做好這個角色,有的人卻需要慢慢學習。在成為合格的父母之前,我們或許也會從我們的父母那裡學得些經驗:好的,或者負面的。有時候,儘管我們反感我們的父母,可是不知不覺之間,我們也會變成我們曾經反感的那個樣子。有時候,因為反感父母的樣子,所以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那樣,最後卻發現,原來他們才是對的。父母與孩子,其實並沒有什麼等級分界,我們都在相互學習,相互妥協,尋找最佳的相處方式,然後,與從前的自己和解。撫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在撫育父母內心的自我。
由孩子抱錯一事引發了男主良多——這個一路順遂的社會精英對自己過往人生的審視,也由此動搖了他一直堅信的價值觀。育兒即育己。我們總會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模樣。一個人當了父母之後,也勢必會去回顧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良多的母親在他童年時期離家出走,之後他就和繼母一起生活,但他始終不接納繼母。通過調包的孩子,他更認識了自己。是養育的親情更重要,還是血緣更重要?是努力工作為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更重要,還是陪伴孩子成長更重要?是不斷努力拼搏,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更重要,還是遵循內心,獲得生活的快樂更重要?這是這本小說讀完讓人思考的幾個問題。
02不忍捨棄的生活,和無法割捨的感情,才是我們的一切呀,是我們的人間,我們的貪嗔痴戀。
你永遠難判斷是枝裕和的內心究竟得有多平和,多強大,才能把每一段厚重的家庭敘事,用平淡如水的方式如實記錄。親情和血緣的關係一直在全書過程中不斷爭拗,我們在跌跌撞撞的世俗生活中不斷用這些標籤來規約自身,對人性和善意的賞識,父與子共同成長的意義,也逐漸被大家遺忘。在家庭中快樂地成長,本不應有這麼多條條框框,更不應該變成一種奢侈。
作者用溫柔到不可觸及的筆觸來寫生活的隱痛、掙扎,任何人性中可能被忽視的東西。甚至都不是溫柔,是一種殘忍,把人性的痂痕剝開,淋漓也足夠清醒和痛徹。 最後的最後,很溫暖。良多終於在生活中認識到了「自己錯了」,開始停下腳步,開始關心家庭,那一刻,他才長成一個真正的父親。
我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在情感上偏向雄大,因為他真的心腸溫暖、永遠可愛的男人。幸好我也有這樣一個男人。快樂。以前我真的是事業心極重的人,現在想想,或許像他說的一樣,也能快快樂樂。不忍捨棄的生活,和無法割捨的感情,才是我們的一切呀,是我們的人間,我們的貪嗔痴戀。
孩子雖然小,但是心裏面對什麼東西都是清楚的。在撫養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的感情厚重到血緣也化不開。養育孩子,相處的過程重要,不能逃避。為父為母,確實是非你不可的工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需要好好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看星星,放風箏,給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
03一碗不加蛋的烏龍麵,一曲父子聯彈的《鬱金香》。
小說將兩種完全相異的家庭擺在一起,呈現了兩種教育方式,一種僅憑愛與自由,另一種僅僅依賴教養和秩序。前者不會永遠是個孩子,沒有秩序只能平庸;後者卻會過分壓抑,儘管「君子有盛教如無」,但從極富教養的良多身上,我們已能感受到教養的缺失。雖然在敘述中只描繪了父親良多發生了轉變,重新體悟了如何做父親,什麼才是父親,但很顯然作為雄大也必然有了轉變,兩家人才能最終和諧地相處。許多東西大概得用長評才能講清。是枝裕和將這一主題放入極為平常的細節之中,故有人說俗套,但正是這樣的俗套與尋常,才感人至深。當然,一切關係都如父子關係一樣,關鍵是願意耐心地陪伴。
我想如果單純從孩子的角度大雄是一個好父親,良多利用工作來逃避父親這個角色,良多雖然討厭自己的父親,但是無形之中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我們需要多努力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但角色總是需要成長的,而人的成長無非是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寬恕自己然後寬恕他人。最終良多通過琉晴看到了自己問題所在,寬恕了自己的父親從而得到解脫,起碼接受並開始做一個父親了。 如父如子,我們通過孩子經歷第二次童年與自己和解,寬恕自己。
一番波折、掙扎,亦是一次蛻變、成長,看到良多驕傲下的脆弱,看到他強勢作風下為人夫、為人父的不成熟,他身上有很多我理解、卻不認同的地方。 然而最終,浮上我心頭的卻仍是在書的開頭部分的那一幕 ——一碗不加蛋的烏龍麵,一曲父子聯彈的《鬱金香》。
作者簡介:是枝裕和日本當代電影大師,1962年6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新日本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1995年執導電影《幻之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導演新人獎及最佳攝影獎。是枝裕和擅長以細膩的手法,在平凡的事中拍出生活的味道,在生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導演電影作品包括:《無人知曉》《空氣人偶》《奇蹟》《如父如子》等。小說作品包括:《如父如子》《步履不停》《奇蹟》《比海更深》等。譯者:丹勇專業日語翻譯,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本科,曾從事外交部高級翻譯工作,多次參加國際級峰會,擔任同傳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