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2021-01-07 果然是本好書
《如父如子》

如今的時代,過分溫柔是要吃虧的。——《如父如子》

01當意識到孩子也在注視著自己時,那一瞬間,便懂得了什麼是如父如子。

相比中文譯名,日語裡的《そして父になる》顯得更直白貼切。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別人的父母,有的人天生就可以做好這個角色,有的人卻需要慢慢學習。在成為合格的父母之前,我們或許也會從我們的父母那裡學得些經驗:好的,或者負面的。有時候,儘管我們反感我們的父母,可是不知不覺之間,我們也會變成我們曾經反感的那個樣子。有時候,因為反感父母的樣子,所以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那樣,最後卻發現,原來他們才是對的。父母與孩子,其實並沒有什麼等級分界,我們都在相互學習,相互妥協,尋找最佳的相處方式,然後,與從前的自己和解。撫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在撫育父母內心的自我。

由孩子抱錯一事引發了男主良多——這個一路順遂的社會精英對自己過往人生的審視,也由此動搖了他一直堅信的價值觀。育兒即育己。我們總會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模樣。一個人當了父母之後,也勢必會去回顧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良多的母親在他童年時期離家出走,之後他就和繼母一起生活,但他始終不接納繼母。通過調包的孩子,他更認識了自己。是養育的親情更重要,還是血緣更重要?是努力工作為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更重要,還是陪伴孩子成長更重要?是不斷努力拼搏,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更重要,還是遵循內心,獲得生活的快樂更重要?這是這本小說讀完讓人思考的幾個問題。

02不忍捨棄的生活,和無法割捨的感情,才是我們的一切呀,是我們的人間,我們的貪嗔痴戀。

你永遠難判斷是枝裕和的內心究竟得有多平和,多強大,才能把每一段厚重的家庭敘事,用平淡如水的方式如實記錄。親情和血緣的關係一直在全書過程中不斷爭拗,我們在跌跌撞撞的世俗生活中不斷用這些標籤來規約自身,對人性和善意的賞識,父與子共同成長的意義,也逐漸被大家遺忘。在家庭中快樂地成長,本不應有這麼多條條框框,更不應該變成一種奢侈。

作者用溫柔到不可觸及的筆觸來寫生活的隱痛、掙扎,任何人性中可能被忽視的東西。甚至都不是溫柔,是一種殘忍,把人性的痂痕剝開,淋漓也足夠清醒和痛徹。 最後的最後,很溫暖。良多終於在生活中認識到了「自己錯了」,開始停下腳步,開始關心家庭,那一刻,他才長成一個真正的父親。

我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在情感上偏向雄大,因為他真的心腸溫暖、永遠可愛的男人。幸好我也有這樣一個男人。快樂。以前我真的是事業心極重的人,現在想想,或許像他說的一樣,也能快快樂樂。不忍捨棄的生活,和無法割捨的感情,才是我們的一切呀,是我們的人間,我們的貪嗔痴戀。

孩子雖然小,但是心裏面對什麼東西都是清楚的。在撫養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的感情厚重到血緣也化不開。養育孩子,相處的過程重要,不能逃避。為父為母,確實是非你不可的工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需要好好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看星星,放風箏,給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

03一碗不加蛋的烏龍麵,一曲父子聯彈的《鬱金香》。

小說將兩種完全相異的家庭擺在一起,呈現了兩種教育方式,一種僅憑愛與自由,另一種僅僅依賴教養和秩序。前者不會永遠是個孩子,沒有秩序只能平庸;後者卻會過分壓抑,儘管「君子有盛教如無」,但從極富教養的良多身上,我們已能感受到教養的缺失。雖然在敘述中只描繪了父親良多發生了轉變,重新體悟了如何做父親,什麼才是父親,但很顯然作為雄大也必然有了轉變,兩家人才能最終和諧地相處。許多東西大概得用長評才能講清。是枝裕和將這一主題放入極為平常的細節之中,故有人說俗套,但正是這樣的俗套與尋常,才感人至深。當然,一切關係都如父子關係一樣,關鍵是願意耐心地陪伴。

我想如果單純從孩子的角度大雄是一個好父親,良多利用工作來逃避父親這個角色,良多雖然討厭自己的父親,但是無形之中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我們需要多努力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但角色總是需要成長的,而人的成長無非是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寬恕自己然後寬恕他人。最終良多通過琉晴看到了自己問題所在,寬恕了自己的父親從而得到解脫,起碼接受並開始做一個父親了。 如父如子,我們通過孩子經歷第二次童年與自己和解,寬恕自己。

一番波折、掙扎,亦是一次蛻變、成長,看到良多驕傲下的脆弱,看到他強勢作風下為人夫、為人父的不成熟,他身上有很多我理解、卻不認同的地方。 然而最終,浮上我心頭的卻仍是在書的開頭部分的那一幕 ——一碗不加蛋的烏龍麵,一曲父子聯彈的《鬱金香》。

作者簡介:是枝裕和日本當代電影大師,1962年6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新日本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1995年執導電影《幻之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導演新人獎及最佳攝影獎。是枝裕和擅長以細膩的手法,在平凡的事中拍出生活的味道,在生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導演電影作品包括:《無人知曉》《空氣人偶》《奇蹟》《如父如子》等。小說作品包括:《如父如子》《步履不停》《奇蹟》《比海更深》等。譯者:丹勇專業日語翻譯,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本科,曾從事外交部高級翻譯工作,多次參加國際級峰會,擔任同傳翻譯。

相關焦點

  •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似荒野」陳奕迅的《單車》!
    當你歷經人生酸甜苦辣後,即使你再喜歡周杰倫,你也只會選擇陳奕迅的歌聽。這首歌並不是歌頌父親的,在另一個方面其實是怪責父親。 多得他那輛電單車,兩仔爺才有人生的第一次擁抱,唯一一個令彼此都不難為情的擁抱機會,可惜那臺電單車入秋前就被賣掉了,而那年夏天特別短。他對父親的吝嗇一直耿耿於懷,於是長大後就寫了單車這首歌,再講一次,是投訴,不是歌頌。
  • 難捨造句和解釋_難捨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難捨(nán shě)。不忍捨棄。[李瑛《哨子響了》:「滴著難捨的淚,縫呵縫呵,你顫抖的手拉著我的衣襟。」]難捨參考例句:1、福無雙到猶難捨,禍不單行卻是真。2、難捨難離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3、離別的時刻已到,大家都顯得依依難捨。
  • 陳奕迅:散是宿命,聚時抱緊些
    單車填    詞:黃偉文譜    曲:柳重言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象荒野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誰要下車難離難捨總有一些常情如此不可推卸任世間再冷酷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從來虛位以待何不給個擁抱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多痛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 如父如子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如父如子,愛,只有在「懂得「的那一刻才最深刻。記憶中,父親的臂彎寬闊如天空,總能扛起一地波折,給你一個美好的童年。時光飛逝,他的烏髮變白頭,挺拔的「軀幹」被風霜打彎,歲月靜好是一種幸運,「變故」讓你感嘆「時間都去哪了」。有人說,父親是無可取代的工作。我說,子女亦如是。如父如子,愛,只有在「懂得「的那一刻才最深刻。
  • 娓娓道來的真實生活——《如父如子》
    最近看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先看了小說,又補了電影。是枝裕和的作品,是一種娓娓道來又觸動人心的感覺,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溫情底下那道暗湧擊中內心的感覺。《如父如子》,初見這個名字,我只能淺薄的直譯,「既像父親又像兒子」?暗自猜想應該講述的是某位父親成長的故事吧。
  • 《如父如子》,一部為人父前必看的電影,道出親情陪伴的重要性
    《如父如子》改編自導演是枝裕和自己的同名小說,用他獨有的細膩給觀眾描繪出了我們東方家庭中父子關係普遍存在的問題。《如父如子》於2013年上映,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6分,曾榮獲第6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同年日本電影學院獎多項提名,影片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人物細膩的情感也令電影節上眾影人感動不已。
  • 是枝裕和必然的《如父如子》
    ▲ 《如父如子》海報電影《如父如子》【劇情簡介】普通上班族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和妻子野野宮綠(尾野真千子飾)結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兩人共同養育著聰明乖巧的兒子慶多(二宮慶多飾)但從他近期的作品來說,特別是電視劇《回我家》以及最新的電影作品《如父如子》,這種「小津感」更強烈。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解釋這個現象。首先是他的影片趨向平和。
  • 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如此場面實屬難見,這一切除了電影本身優秀之外其導演功不可沒,是枝裕和,一位真正的大師級導演,是現今日本導演、甚至亞洲導演中為數不多的既能保持高產還能保持高水準的電影導演。 其導演的大部分電影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可以說逢他出品,必屬精品!他的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讓小編形容的話就是「靜水流深」,如紀錄片般的平鋪直敘,內容克制內斂,卻又能帶給你很深的震撼。
  • 《如父如子》: 血緣關係or情感羈絆,我們該如何抉擇
    從《如父如子》、《海街日記》到《小偷家族》,都往往用平淡瑣碎的敘事來講述人之常情。很多導演一生只在拍一部電影,是枝裕和便是其中一位,永恆的家庭題材,但並未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不適感。是枝裕和本人曾言,他不喜歡塑造英雄人物或者大開大合的戲劇張力,而更願意看到&34;。
  • 《如父如子》:然後,成為父親
    大型建築公司的精英社員野野宮良多,一直過著很有規劃的人生,工作上進,家庭和睦,與妻子綠一起精心培養著獨子慶多。某天慶多出生的醫院忽然告知:慶多其實是鄉下經營電器門市店的齋木雄大家的孩子,而齋木家的琉晴才是野野宮家人。兩個原本處於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就此有了交匯。後面就不劇透了。書裡有很多小片段,設置得非常有巧思。
  • 許飛寫給父親的歌被李健翻唱,父親節到了,你想給他唱哪首歌?
    父親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父親節到了,你想把哪首歌唱給古板的老父親聽呢?《父親》劉和剛你沒看錯,說到給父親的歌,清川大叔第一首想到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可能比我的年紀都大了。《父親》筷子兄弟這首歌也是戳中了許多人的淚點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