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時候,《亮劍》劇組準備開拍,到處找演員來出演李雲龍這個角色,本來導演先找到的是演員唐國強,只不過因為片酬太低被對方拒絕了。無奈之下劇組又找上了李幼斌,而李幼斌也沒有答應,他遲疑了一下,但不是因為片酬的問題。
原本導演在找唐國強時,是因為他正憑藉著《雍正王朝》和《三國演義》而備受關注。
不僅演技獲得了業界以及觀眾的認可,更是有一定的觀眾基礎,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
但是人紅標準就高,劇組想借一借唐國強的人氣,但給出來的片酬卻讓唐國強為難。
100萬的片酬對於當時的唐國強來說,他去拍其他的電影都比這個高。但劇組已經拿不出多餘的資金來投資到演員的片酬上,因此唐國強錯失了這個角色。
唐國強這邊行不通之後,導演又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當時大器晚成的李幼斌身上。
已經46歲的李幼斌事業起步不錯,自然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他自己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接劇本時候十分謹慎,就怕一不小心翻車,讓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
而當《亮劍》劇組找上他時,他考慮到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劇中的很多動作戲怕是難以駕馭,到時候拍出來效果不好,不能貼合角色。
至於片酬問題他沒放在心上,反而是能否駕馭角色讓他遲遲沒有答應。
導演見他如此猶豫不決,也是跟著著急,不過導演很能理解李幼斌的心情,但也不想讓雙方都浪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
於是便主動找到他,給李幼斌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看到導演如此希望自己出演,再加上本身也對李雲龍這個角色很看好,於是李幼斌決定試一試。
當時劇組是在山西拍攝,恰逢冬季,溫度低到零下20攝氏度左右。但不管天氣怎樣惡劣,李幼斌和整個劇組數十天如一日的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連續工作,有時候為了拍好一個動作還要反覆地拍好幾遍。
就連他的一聲「開炮」都整整練了三天,更是把嗓子都喊啞了,這才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也算是非常苛刻了。
而每次在炕上拍戲的時候,也尤為地艱難,坐在上面不僅硬而且冰涼,偏偏面上還不能表現出來。
李幼斌年紀大了,還要時不時地感受這透心涼,就算他在炕上鋪好幾層被子,也得強忍著不適,但他愣是堅持了下來,並且給觀眾們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就連李幼斌自己也沒想到,這個令他沒有信心,甚至一度不敢接的角色,最後會成就了他。
因為李幼斌版《亮劍》的大獲成功,所以觀眾們在得知即將翻拍《新亮劍》時,還興奮地期待了許久。
然而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卻是打著髮蠟的八路軍,即便是在衝鋒陷陣也一絲不苟的頭髮,實在是讓人有些出戲。
除此之外護士不是專心於治病救人,反而在那個年代淡妝濃抹不說,還腳踩高跟鞋身穿旗袍,這副打扮穿梭於炮火中,也太讓人沒眼看了。
所以說老版《亮劍》為什麼能夠成為經典,大概就是它給觀眾帶來的真實性吧,能夠給人極強的代入感。
而對於李幼斌扮演的李雲龍,更是讓人忍不住感嘆,還好當時唐國強嫌片酬低,不然又怎麼能有如此生動的李雲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