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明白小編要說什麼了,點個關注啦~接下來的內容相信你會喜歡,如果喜歡記得給我們一個評論哦,你的評論就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2月13日,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張藝謀新片《一秒鐘》無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外媒記者說的事情應該問相關主管部門。接著,她說,「我知道現在大火的電影是《流浪地球》,不知道你看過沒,建議你去看一下。」
說起《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們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部春節檔上映、高票房高口碑的國產片。截至2月13日晚上11點,該片的票房收入已經達接近29億元人民幣,豆瓣的評分高達7.9分,票房和口碑都大幅領先其餘同時期上映的影片。
為什麼《流浪地球》能成為近期最火的電影,成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外媒強推的影片呢?
這一次,吳京是一名中國太空人
一、《流浪地球》是我們中國人勇敢擔當的電影
在電影正式上映前,有人曾問吳京,中國以前從未拍過太空科幻電影,也沒有相關的經驗,你不怕拍壞了把你毀了嗎。吳京這樣說,我不怕,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強。如果這樣的科幻電影我們不拍的話,中國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科幻電影出現。不管有沒有成功,因為有7000人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製作。未來,這7000人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種子。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在太陽毀滅在即,地球也將隨之消亡的時刻,人類聯合政府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要通過漫長的2500年,讓地球進入到新的星系,找到新的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拯救人類文明,一群中國人站了出來,勇敢地擔當責任,在五千米的地下建立起新的城市,在浩瀚太空重建人類家園,盡全力延續全人類的希望。
《流浪地球》體現一群追夢人的奮鬥
二、《流浪地球》是關於愛和奉獻的電影
在電影中,有3個人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
首先,是吳京飾演的劉培強。他在電影中是國際空間站中的中國航天員,他雖深愛著兒子卻無法陪伴在他身邊,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仁們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最終為了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貢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其次,是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說起吳孟達,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是看著他和周星馳的電影長大的。這一次,他在電影中是劉啟的姥爺,為了讓孫子孫女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感受到家的情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最後,是李光潔飾演的王磊。他作為地球聯合政府的一名軍隊長官,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帶領著救援隊去修多能推進發動機的途中,他帶領大家克服了各種困難,盡全力完成拯救人類的任務。
他們三人,用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講述和傳遞著愛和奉獻的正能量,讓每一名觀眾深受感染,感受到暖暖的正能量。
《流浪地球》海報
三、《流浪地球》是劇情特效出色的電影
為了寫好劇本,製片人龔格爾天天去和中科院科學家、社會學家閒聊,並聘請其中多位做學術顧問,一起探討50年後的自然環境、技術狀況……希望儘可能構建起嚴謹的世界觀。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劇組製作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多張分鏡頭畫稿。
作為一部太空科幻電影,為了呈現震撼的特效,全片共有超過兩千個特效鏡頭,約75%都是由國內特效公司完成的。
為了保證質量,劇組把錢花在特效、道具等方面,搭建極其精細真實的場景。對部分鏡頭反覆修改,全片2003個鏡頭,平均每個鏡頭改100版,最多一個鏡頭修改了251版之多。
同時,道具製作也相當考究。據統計,《流浪地球》整個片子要製作10000多件道具,全部都要全新設計製作。其中有些設計複雜,一套太空衣要用1100多個零件。
劇照
因此,《流浪地球》上映後,上映短短7天就破25億元,燃爆了世界。新聞聯播對《流浪地球》的火爆進行了報導,人民日報也發文對《流浪地球》進行積極的評價。
所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外媒強推《流浪地球》,也就不足為奇了。不知小夥伴們怎麼看呢?
再次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把小編的文章看完,有地方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多評論,小編會改正這樣會讓小編把更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請大家多多關注我!愛你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