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戰地記者、百萬粉絲美食博主,他在武漢

2020-11-20 騰訊網

宅在家裡沒事做的網友們

最近挖出一部美食紀錄片——

《小城夜食記》

拍攝了10個城市,都是中國的二三四線小城

獨特的拍攝手法和講解

不僅讓人口水直咽

還看到了真正不加修飾的民間煙火氣

豆瓣評分8.9,一頂一的小眾紀錄片

評分的人只有1168個

卻有超出一半的人打出了5星

導演、編劇、主演都是同一個人

——江湖代號「餅叔」

01

餅叔是誰?

中國出國的優質美食紀錄片有很多

《舌尖》、《人間風味》、《人生一串》

……

像陳曉卿、蔡瀾、沈宏非這樣的

大神級別的導演編劇也聽過不少遍

那餅叔是誰?

他其實是一位擁有超多粉絲的up主

正是「餅叔」

看看網友的留言:

「完了,我的寶藏餅叔要被發現了!」

「討厭,不想叔這麼出名啊!有種寶藏被撬了的感覺!」

「餅叔之前還做過俄羅斯語的翻譯,他做自媒體美食節目很有特色,說的不是一味的好吃、香甜、酥脆,而是是食物與舌尖擦肩而過後的意猶未盡。」

《小城夜食記》算是餅叔創作的第三部美食紀錄片

他帶著攝像機跨越了5500公裡,走訪了10個城市:喀什、潮州、霞浦、寶雞、揚州、淮南、丹東、梧州、嶽陽、大涼山,拍出了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比如說餅叔去陝西,避開了人人都推薦的西安,來到了寶雞。

這個工業城市看起來「灰頭土臉」,但從晚上18點開始,串串、火鍋、辣子等都閃亮登場。

他大老遠跑到寶雞來,就是為了那一碗辣子

辣子稱得上是寶雞火鍋的靈魂。當地人都說,「辣子的這個油潑感覺,西安做不出來,還是咱寶雞的正宗。」

炭火銅爐架上,不用麻醬,無需香油,現潑的辣子冒著熱氣端上來,蘸上現涮的嫩肉,比四川火鍋還朋克。

餅叔的形容實在有點奇妙,「要說辣子是火鍋的靈魂,那小白餅和五花肉絕對是曼妙的肉體……

你品,你細品。

對美食的形容…….

之前他創作的《中東大寶薦》和《古巴大寶薦》口碑也很好,最近還出了一部《北極大寶薦》,講俄羅斯的美食。

雖然片名有點邪惡,讓人浮想聯翩,但內容卻很硬核,還非常有人情味。

而且餅叔的特點,就是擁有「醜醜」的吃相「巧妙」的比喻

餅叔一旦開吃,彈幕裡就會飄過一連串的醜醜醜醜

難怪網友評價:百萬文案,千萬後期,「5毛」主持。以為是個vlog,結果卻遠超紀錄片水平,讓人驚喜。

餅叔說,希望能通過用自己的鏡頭告訴大家,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究竟有多麼幸運和偉大。

02

「餅叔」是記者?在武漢?

紀錄片彈幕裡不少人在刷

「餅叔,祝你平安」

——

「他本人正以央視前方記者的職業身份

在武漢一線採訪,

大家祝他早日平安歸來吧!」

等一下,他是記者?他在武漢?

對。

這位神奇的up主「餅叔」,微博粉絲近500萬,B站粉絲97萬。

和所有美食紀錄片導演都不一樣,他喜歡把自己定位為「正能量硬核美食up主」,正能量是對自己的要求,硬核則是希望通過美食來傳遞不一樣的內容。

「餅叔」叫張竣,他是央視的戰地記者,還是國內第一家拿到敘利亞籤證的自媒體。

他曾探訪過車諾比的普裡皮亞季城,還以駐烏克蘭戰地記者的身份,在斯拉維揚斯克與北京演播室連線報導烏軍和親俄武裝激戰

餅叔在黎巴嫩

曾經在車諾比採訪的餅叔

此次疫情期間,張竣也是央視特派武漢報導疫情的記者之一,他以vlog的形式記錄著武漢這個幾乎停擺的城市,還有城市裡發生的人情冷暖。

截至目前他一共創作了24條武漢日記vlog,播放量都過百萬甚至好幾條達到上千萬。

大年初一,張竣告別父母妻兒,坐上了從北京到武漢的高鐵。

出站時已是夜裡九點多,檢票員說:「你進來了就出不去了,想好了沒有?」

採訪中的張竣

這是張竣第二次來武漢。2018年,他曾因公務來武漢大學講課,工作間隙也沒忘發揮美食博主的特長,早拍熱乾麵、晚拍小龍蝦。

張竣記得,那時世界盃剛結束,武漢的夏夜很熱鬧,充滿了市井氣息。

這次來是冬夜,下著雨,街道上空無一人

入住酒店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他第一件事是掏出手機點外賣。

一方面是因為真的餓了,另一方面是想拍一條vlog,記錄疫情對當地商家和民眾的影響有多大。

兩天後,這條名為《武漢深夜還能點外賣嗎?》的視頻被同步發布在B站「央視新聞」和「食貧道」帳號下。

累計播放量輕輕鬆鬆破百萬,彈幕裡有粉絲驚奇:「叔居然是央視記者???」

03

不太「正經」的央視記者

無論是深夜在酒店房間

一邊擼串一邊大喊「奧利給」

還是對著方艙醫院正在鍛鍊的男患者

脫口問出「這位猛男你來幾天了?」

張竣和很多人印象裡的央視記者不太一樣

他的武漢vlog

也跟充斥著空曠街景和蒼涼情緒的同類視頻

截然不同

「之所以你能在我的vlog裡看到這種輕鬆和幽默感,是因為我在努力去發掘這樣的情緒,希望大家在緊張的環境中,能看到一種讓他們覺得鬆弛的東西。對這種正能量的傳遞,大家可能印象會更深。

方艙醫院的夥食

「食貧道」是張竣2018年做的美食自媒體

這次他用美食博主的直覺拍疫情下的武漢

因為他說食物最容易獲得認同感

逛超市看是否還能買到零食

煮300個元宵送給一線工作者

採訪給醫院做盒飯的小姐姐

「考察」方艙醫院食堂夥食如何

……

送盒飯的小姑娘

用最接地氣的內容輸出

告訴大家武漢當下的生活狀態

究竟是什麼樣子

餅叔說

有美食,有故事,人生還是很值得的

相關焦點

  • 前央視戰地記者拍的美食紀錄片,才是真硬核
    介紹這部紀錄片之前先來說說這位神奇up主「餅叔」微博粉絲近500萬,B站粉絲97萬,和所有美食紀錄片導演都不一樣,餅叔是地地道道的「美食up主」。不過他更喜歡把自己定位為「正能量硬核美食up主」,正能量是對自己的要求,硬核則是希望通過美食來傳遞不一樣的內容。
  • 央視戰地記者拍美食紀錄片,才是真硬核!
    ​1月31號,有一個話題在微博爆了:#武漢小姐姐每天給醫院做飯800份#講的是疫情期間,武漢盤龍城一家餐廳,店主小姐姐叫上自己的父母兄妹,每天為附近醫院提供800份盒飯。採訪記者也很皮,開頭跟鏡頭互動,用「Hello 小夥伴」;「小姐姐」這個稱呼也是他帶起來的。
  • 豆瓣9.3,武漢疫情中的「硬核」80後央視記者,原來還是B站4500萬網友心中的「最醜」男主:看過更大的世界,會更珍惜生活
    一個出場就被吐槽「太醜」的五毛美食博主,一個奔赴硝煙一線的戰地記者,都是他。5毛餅叔Chinese up「讓你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猛男!」就在幾分鐘前,露著大肚腩的餅叔還在熱氣騰騰的桑拿房裡,拿著樹枝往身上嘎嘎一頓抽。
  • 《小城夜食記》記錄揚州深夜食堂,快來看看這些美食
    近日,記者發現,人稱「餅叔」的戰地記者張竣作為美食博主,來揚拍攝了美食紀錄片《小城夜食記》,在豆瓣評分高達8.9分,其中,藕粉圓子、燒烤、揚州老鵝、湯包、茶點、獅子頭、鹽水鵝、乾絲、小籠包等揚州美食入鏡。
  • 對談「餅叔」張竣,當戰地記者變身Vlogger的那點事兒
    乍一看,他和普通的「吃貨」沒有什麼分別,打卡各地網紅美食店、測評時令食材、搜羅各地小館子,吃香喝辣,嘗新獵奇,隔屏傳遞探索美食的樂趣。但「餅叔」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位出色的記者,從《東方時空》的調查記者、戰地記者,到央視駐俄羅斯首席記者,他的傳統媒體經驗也非常豐富。他曾探訪過車諾比的普裡皮亞季城,還以駐烏克蘭戰地記者的身份在斯拉維揚斯克與北京演播室連線報導烏軍和親俄武裝激戰。
  • 央視記者轉行拍「羞恥」紀錄片,所有人哭著看完
    他強撐著不適,一邊幫老爺爺做玫瑰精華,一邊告訴屏幕前的我們:因為戰爭,整個村子賴以生存的玫瑰經濟早已不復繁華……那一期拍完,餅叔高燒到40度,整個人已經昏昏沉沉,攝影師也並沒有好到哪兒去。我們眼中的精品大片,不過一分鐘左右的絕美,是隊友們利用休息時間拼拼湊湊數小時的成果。餅叔為什麼這麼拼命?因為,他曾是戰地記者。
  • 818粉絲被暴力推搡,辛巴怒懟涉事人員並喊話所有戰地記者
    818粉絲被暴力推搡,辛巴怒懟涉事人員今天是辛巴舉辦演唱會的日子,昨天他就到達上海某五星級酒店現場,當時酒店門口圍了一圈818粉絲,辛巴出酒店的過程中,看到有酒店人員對818粉絲暴力推搡的行為,然後辛巴就有點心態崩潰了,他找到酒店的管理人員,要求查看監控,還讓剛剛暴力推搡粉絲的酒店員工出來道歉,最後辛巴還喊話在場的所有818粉絲,稱只要是粉絲就可以拿著身份證在這間酒店開一間房間
  • 本科北大,英國海歸醫學碩士,竟變身成了千萬粉絲級美食博主
    她將掌勺的美食視頻搬到網上,粉絲從最初的百萬到後來的千萬級。經過幾年的積累,《曼食慢語》的粉絲量也從200多萬猛增到了全網2000多萬。Amanda曾製作過一款爆款抹茶千層蛋糕,有段時間全網刷屏。甚至還有美食愛好者因為這款蛋糕而開設了私房烘培蛋糕店。Amanda喜歡與粉絲互動,會給她們布置作業。她們中不少人從廚藝小白,到熱衷於做菜,成了烹飪達人。
  • 《號角與戰鼓——晉察冀戰地記者》:為戰地記者紀言立行
    群眾路線是晉察冀戰地記者身體力行的優良作風。《晉察冀日報》社長鄧拓,強調記者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不做新聞官,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則。雖然是一社之長,但他仍時常親自出馬,採寫通訊報導,在全國抗戰一周年之際,他親赴前方採訪我軍對日寇發動強大攻勢的消息。他要求記者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映群眾的鬥爭生活,在文風上來一個徹底的轉變。
  • 央視新聞直播「夜武漢」,長江日報主播帶你打卡漢口江灘尋味戶部巷
    直播截圖。長江網記者好奇,問雨天為何而來?男孩說:「雨夜的漢口江灘更有味道。」另一位前來跑步的武漢市民張先生則告訴長江網記者:「這些年堅持在漢口江灘跑步,見證了江灘一點一滴的變化,今年兩江四岸燈光秀太美了!」20時05分,另一路記者來到武漢美食一條街——戶部巷,儘管剛下過雨,戶部巷內還是人頭攢動、一片熱鬧。
  • 百萬粉絲美食博主在線教學!原來用Reno3 Pro拍Vlog,還有這效果
    微博知名Vlog博主@滇西小哥 今天分享了一組美食視頻,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原來這個Vlog是用手機拍攝的。其實,@滇西小哥 手裡這臺Reno3 Pro的定位就是5G視頻手機。下面我們不妨透過@滇西小哥 的鏡頭來看看這臺手機在視頻拍攝方面表現如何。
  • 美食博主"黑貓廚房"收穫粉絲200萬 美食視頻閩南味十足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 見習記者 謝嘉迪 圖/受訪者提供)  一口帶著廈門口音的普通話,幾句時不時「蹦出」的閩南話——在廈門美食自媒體創作者黑貓廚房(以下稱「黑貓」)的鏡頭裡,一個看似普通的家庭廚房
  • 餐廳老闆變身美食「網紅」,兩個月狂攢百萬粉絲日賺2萬
    受疫情影響,他的餐廳歇業,宅在家裡他卻沒閒著,研究起了美食視頻拍攝,短短 2 個月,粉絲增至近百萬,單條視頻最高瀏覽量高達 7599 萬,點讚數達 180 萬。原先餐飲店每天的營業額不過三四千元,但爆紅之後,憑藉線上銷售,他最高單日淨賺 2 萬元。
  • 第21個記者節, 美國藍調歌手用歌曲紀念中國戰地記者方大曾
    2000年,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今年即將迎來第21個記者節,也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美國知名藍調歌手Eric Allen發布了他個人專輯中的一首新曲片段,名為《She Waits》,歌中的主人公是中國的一名戰地記者。
  • 鵬記作為武漢過早代表,出鏡央視美食專題紀錄片
    美食專題紀錄片!,受邀出鏡美食紀錄片《美食中國》武漢篇,節目預計將在2020年年中登陸CCTV4。《美食中國》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在2019年新開辦的欄目,打造「以人文視角聚焦中華美食」的紀錄片欄目,旨在傳播中華飲食文化,擦亮中國美食名片。節目以系列化、主題化方式製作播出,現已完成西安、長沙、柳州、衡陽、伊犁、昆明、重慶、江門等多個城市的製作。
  • 央視曝光!很多人還在買!抖音網紅賣的這些東西,背後有你想不到的貓膩
    △倩倩收到的物品和平臺上的商品對比央視財經記者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系統查詢後發現無論是抖音小店商品詳情中展示的產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查詢結果央視財經記者也在抖音平臺的一家小店購買了一款祛斑產品但收到的貨物卻是「翼顏無暇美膚淨顏霜」完全是兩款不一樣的東西
  • 他的父親對央視記者講述了事件真相
    來源:央視駐大馬士革記者 徐德智 獨家報導你還記著去年8月震驚全球的那段「阿勒頗喋血男孩」的視頻嗎?
  • 2000萬粉絲美食博主王剛,來成都開滷味店,瞬間火了
    2000萬粉絲美食博主王剛,來成都開滷味店,瞬間火了 2020-12-06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何以解憂,唯有吃肉 — 硬核美食紀錄片:《小城夜食記》
    說它野生,是因為它本質上就是一部美食vlog,導演,文案,主持都是一個自稱「餅叔」卻被粉絲叫成「醜叔」的Up主。 這部《小城夜食記》記錄了中國十個三四線城市的夜市生活,每集一城,一城兩家特色小店。這部小眾美食片之所以會被粉絲追捧,與身兼導演編劇主演的餅叔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