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張泉靈在社交平臺上圍繞「選擇」這個主題,發布了一段視頻。
她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媽媽為了家庭選擇了當家庭主婦, 但她一直以犧牲者的身份生活,總對家裡人說:「我都是為了你們才放棄事業,你知道我付出多少嗎?」
張泉靈勸告家庭主婦,別在家天天哭著喊委屈,都是自己選擇的。自己在家活的痛苦,家裡人也會感到無比壓抑。
張泉靈還說,選擇就意味著必然要放棄一部分,那部分就是我們的選擇成本,而不是無意義的犧牲。
其實這種類似觀點,影后陶虹也曾在採訪中表達過。
當初陶虹和徐崢結婚,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也為了徐崢能夠毫無負擔的發展事業,陶虹自願選擇了在名氣鼎盛期隱退娛樂圈,當了一名全職媽媽。
現在陶虹全面復出,老戲骨們對她的演技絕對認可,同時對她當年的選擇表示惋惜。
章子怡還曾感慨:「你們家不應該只有徐崢一個導演。」
陶虹自己也承認,當年徐崢還沒這麼炙手可熱,自己拿獎拿到手軟。
但她沒有後悔過,更無抱怨一說,她對自己選擇的認知非常清醒。
她不認為自己悽慘,不覺得自己是為孩子犧牲了一切,她知道自己的價值。
她說:「人生是自己的,別人覺得你悽慘,但這不代表你的價值比以前更低了。」
其實張泉靈老師和陶虹說得都很有道理,他們的思考方向是從家庭主婦自身出發的。
——你必須要先認可自己的身份,學會開解勸慰自己,不要為已經做出的選擇後悔委屈,那樣自己心理才會舒坦,生活才會快樂。
但當下問題的根本是
——家庭主婦們從日復一日的默默付出裡,完全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但外界,乃至家人們對此不屑一顧。
他們在家庭主婦身上看見的不是辛勞、糾結、孤獨, 而是輕鬆、悠閒、躺贏。
為家庭犧牲不是問題,犧牲了不被認可才是家庭主婦們抱怨的根源。
還記得去年曹雲金和演員唐菀的離婚事件?
兩人結婚不到兩年,孩子剛滿一歲,這段婚姻就宣告破裂了。
離婚就離婚吧,各自找更好的幸福就行。
誰曾料想男方經紀人,竟然將婚姻破裂的原因歸結於「二人結婚以來,一直都是男方在養家,女方無收入」。
一時間,輿論譁然,大家紛紛譴責男方是忘恩負義的「渣男」。
曹雲金「渣男」這個名號,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之前和唐菀一起參加節目《我家那小子》,被主持人問到家裡財政大權是掌握?
唐菀說錢財方面大家都是各管各的:
唐菀剛回答完,曹雲金就迫不及待的反駁:「只要花了大錢都是我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為家裡花錢,曹雲金是打心底覺得委屈。
唐菀一聽,直接惱火了,立刻懟了回去:「因為你是爸爸!」
但顯然,曹雲金根本不明白,作為孩子的爸爸,老婆的丈夫, 他需要做出一個怎樣的榜樣擔當。
而且唐菀就算想花錢,辭職在家懷胎十月,現在又要辛苦哺乳的她,要去哪裡掙?
想當初,唐菀憑藉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林華華一角走入大眾視野,事業上算是有了起色。
但那個時候,她和曹雲金相愛了,並且意外懷孕,隨後結婚產子,曹雲金離婚之前都沒給她補一個婚禮。
當初為了解約待產,唐菀和經紀公司鬧得很僵,懷孕過程中還出現了抑鬱傾向。
生完孩子後的唐菀想重回娛樂圈,卻後知後覺發現,她當初因為結婚不僅經濟合約沒了,連職業生涯都是一片暗淡。
娛樂圈日新月異,誰還記得一個作品寥寥的人?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跟唐菀同級別的女明星,一部片酬大概是
200w~300W,一年2~3部戲,差不多就是400W-900W。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妻子和媽媽,唐菀估計一年半沒接戲,那她至少付出了損失600~1000萬人民幣的代價。
做了這麼大犧牲,不求同等回報,至少需要一句感謝。結果到了離婚,也只換來對方一句「你一直靠我養」的憤憤不滿,真是諷刺。
除了被家人誤解和漠視之外,家庭主婦要面臨的困境,還有來自社會的偏見和歧視
——家庭主婦被出軌,都是自己沒有追求,一不打扮二不上進,怎麼可能和伴侶保持步伐一致?
2018年,程莎莉和老公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
郭曉冬在節目中坦言,結婚11年來,他都不知道家裡的鑰匙長什麼樣,衣服放在哪兒也不知道。
在另一邊,程莉莎卻跟女性嘉賓坦露了自己作為家庭主婦的孤獨和苦悶。
整整11年,她把重心全部放在了家庭身上,老公孩子回家就有熱飯吃,這次節目錄製是她第一次獨自外出。
她也想有自己的事業,但孩子和老公已經佔據了她整個時間,朋友也越來越少,她開始慢慢丟失了自我。
在屏幕外的郭曉冬,是第一次聽到程莉莎的真心話,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家之所以順利運轉,家人的生活能夠歲月靜好,妻子程莉莎默默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到他都理所當然了。
節目播出後,一部分人對程莉莎表示感同身受,心疼她的付出:
但還有一些人,打著「獨立」的帽子嘲諷程莉莎,說她是自作自受,想當鹹魚又誇大自己的付出:
隨著「獨立女性」的旗號越來越響,一夜間「家庭主婦」成了被全民討伐的對象。有苦你最好自己咽,只要你敢哭訴,那就是自己我放棄的活該結果。
有手有腳去噹噹全職主婦, 不就是等同乞丐在掏錢?簡直是沒救了。
看似義正言辭,但背地裡的邏輯依然是那套刻板印象——家庭主婦是個人就能做,誰選擇了就是沒出息。
以及對女性近乎苛責的無理要求——照顧好家庭的同時,也不能丟失職場精英的身份。
可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男性不用兼顧兩者?這是赤裸的母職懲罰和父職獎賞?
如果真的有選擇,誰願意每天油膩於爐臺鍋灶?誰願意冒著高血壓的風險陪孩子寫作業?誰願意卑微至極地找老公要家用還被罵寄生蟲?
誰都知道隨時保持精神獨立,金錢自由的重要性,但我們切實考慮一下,家庭主婦選擇的權利大嗎?社會的輿論環境可以讓女性不顧一切放棄家庭去拼事業嗎?又可以讓男性選擇了全職主夫不被嘲笑丟人嗎?
說到底,不是家庭主婦沒有價值,也不是她們不思進取,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決定了她們夾縫求生的現狀
——在內被家庭嫌棄,在外被社會拋棄。
最後真心說一句,當下的結婚率和出生率已經一年比一年創新低了,大家可以沉下心反思一下,到底是為什麼?
男性可能有很多原因不想結,比如錢不夠,比如不想擔責,比如愛自由等等。
女性很簡單,一句話——整個社會環境給不了她們進入婚姻之後想要的安全感。比如生育自由、養育自由、職場權利等。
如果大家不改變對女性的態度,一如既往像以前在男權社會下對女性給予極大的打壓與不公,那我們社會的進步也將受到意想不到的掣肘。
別等到世上沒人敢做母親的那天,再來談什麼愛的結晶,真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