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於民眾來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巨大災難,但在戰爭之中不一定只會存在人性的惡,有時候正是因為戰爭的殘酷屬性,人性的美才會顯得額外光明。上個世紀前半葉是中華民族飽經磨難的一段時間,帝國入侵、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都曾給中華大地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在戰爭中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然而就在中國千瘡百孔的時刻,這片土地上卻生出了一段跨越國界的悽美愛情。
蔣百裡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他所著的《軍事常識》堪稱中國現代軍事理論的開山之作。就是這樣的一個鐵骨錚錚的將軍,卻娶了一位日本女護士。而這位日本女護士在面對蔣百裡的時候,更是捨棄了自己原本的祖國,他們共同生育了五個女兒,其中一個便是名揚四海的著名音樂家蔣英,蔣百裡的女婿正是令國人感到驕傲的錢學森老先生。這到底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呢?
蔣百裡一生註定與日本有不解之緣。他年少的時候便遠渡日本留學,日本的學習生涯開啟了他對現代軍事理論最初的認知。回國之後蔣百裡便把自己在日本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戰場上,他所著的《國防論》更是成為了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對抗日軍的理論。
而蔣百裡所愛的這位日本女護士也不是普通人,這位護士名字叫做佐藤屋登,是一名日本戰地女護士。佐藤屋登有著在戰爭之中格格不入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她曾經見識過日軍的種種暴行,面對自己國家的侵略行為,她深感內疚,之後她也一直留在中國救助在戰亂之中不幸受傷的中國百姓。
蔣百裡和佐藤屋登的初次相遇要追溯到1913年,彼時蔣百裡由於種種原因,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嚴重的懷疑,他曾舉槍自殺企圖結束這一生。好在蔣百裡最終被救了過來,醫院方面為了穩定蔣百裡的情緒,便派佐藤屋登去照顧她。
在佐藤屋登照料蔣百裡的過程中,蔣百裡深感佐藤屋登對自己的重要性,她曾數次勸說蔣百裡重振旗鼓,她還告訴蔣百裡,如今正是中國需要他的時候。在佐藤屋登的勸說下,蔣百裡消除了自殺的念頭,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佐藤屋登。
亂世之中兩個不同國籍的人要走到一起談何容易,蔣百裡和佐藤屋登克服了無數困難之後才走到了婚姻的殿堂,佐藤屋登在此之後也改名叫做蔣佐梅。1938年蔣百裡病逝之後,蔣佐梅並沒有返回日本,她選擇繼續留在中國救死扶傷。她的女兒蔣英後來不但在音樂上很有建樹,同時還嫁給了在我國家喻戶曉的功勳科學家錢學森。
戰爭雖然會泯滅人性,但它卻不可能完全抵擋住人性的光輝,蔣百裡和蔣佐梅的故事就如同亂世之中的一點光亮,其實不是所有侵略國的國民都有瘋狂的想法和行徑。
不過人性的美好也不可能覆蓋住戰爭殘酷的本質,無論如何戰爭給平民帶來的傷痛都是不能消除的,作為普通人,我們還是希望戰爭永遠不要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