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主辦的「出彩好少年奮進新時代」——2020年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在鄭州舉行。路子寬、李承澤、肖乃軍等10人被推選為2020年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徐戰方
路子寬,男,漢族,2008年11月出生,輝縣市百泉鎮西井峪小學五年級學生
2012年,路子寬的父親路炎衡被查出白血病前期。2018年8月份以來,路炎衡的身體每況愈下,醫生建議儘快進行骨髓移植。路子寬和父親配型成功。為挽救父親的生命,體重不達標的他開始狂吃猛喝,3個月,他從60多斤增至96斤。2019年9月,他順利完成骨髓移植,挽救了父親生命。路子寬「增肥救父」的感人事跡先後被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浪網、河南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中,路子寬獲得2019年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榮譽稱號。
李承澤,男,漢族,2007年7月出生,鄭州市第八中學七年級六班學生
2019年12月30日晚10點,李承澤學習結束回家走到小區一單元時,突然聞到一股刺鼻的天然氣味道。細心的他喊上門衛逐戶詢問。原來二樓一住戶家廚房燃氣管道發生洩漏,李承澤幫他們撤離後,發現氣味已瀰漫樓道,他逐戶敲門,讓居民撤離,又及時撥打119求救。李承澤機智勇敢,避免了火災發生。他的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以及新浪網、網易、鳳凰新聞、今日頭條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
2020年1月9日,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選活動中,李承澤榮獲第321期正能量獎。
肖乃軍,男,漢族,2004年3月出生,商城縣上石橋鎮第二初級中學九年級四班學生
2016年5月,肖乃軍的父親被確診為鼻咽癌。父親住院期間,他請假去醫院照顧父親,但依然沒能挽回父親的生命。從此,家庭的重擔落到了這個瘦弱少年的肩上。他每天放學後,總是先去給有智力障礙的媽媽做飯、洗衣服,之後,還要挖地、種菜,忙完再去寫作業。為了補貼家用,周末或節假日肖乃軍經常跟隨鄰居下網捕蝦,再帶到集市上賣。肖乃軍樂於助人,雖然家境貧寒,但聽聞一位同學患白血病難以承擔高額治療費,他仍毫不猶豫捐出了捕蝦攢下的全部積蓄220元。
2019年5月,肖乃軍被評為河南省「最美孝心少年」,10月獲得2019年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稱號;2020年1月,他的事跡榮獲「搜索正能量,點讚2019」年度青少年好故事。
馮之瑗,女,漢族,2004年4月出生,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一一班學生
馮之瑗連續五年參加「為鄉村留守兒童圓夢」公益活動,用零花錢購買圖書、書包等捐贈給留守兒童。她號召同學幫助留守兒童圓夢,累計為「同心書屋」捐贈雜誌、圖書400餘冊;多次參加白河溼地公園「中山林」植樹活動;多次參加「博愛·牽手——抗戰老兵」活動,春節期間走訪慰問抗戰老兵,給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及自己書寫的春聯等。
馮之瑗興趣廣泛,兩次獲得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全國一等獎;兩次獲「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金獎;獲得第八屆全國規範漢字書寫大賽高小組硬筆全國一等獎;獲得第十五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業餘二組一等獎;參演的舞蹈《少女的第一場雨》,獲河南電視臺「百花迎春」少兒春晚歌舞類一等獎。馮之瑗2018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最美中學生」,2019年被評為南陽市「新時代好少年」。
王翛然,女,漢族,2008年7月出生,鄭州市伊河路小學六年級八班學生
她從6歲起,開始做小小志願者,通過參加「關愛黃河母親,建設美麗河南」等活動,走上了志願服務道路。加入「美音天使」志願服務團隊,做一名文化志願者。榮獲第四屆中國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大賽全國總展演金獎。加入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有聲圖書」志願服務項目,為視障兒童講故事;參加「我與寶島臺灣有聲共讀」「我們的節日·中秋」、河南電視臺少兒春晚錄製;兩度登上黃帝故裡拜祖大典高唱《黃帝頌》,做志願傳播傳統文化、倡樹家國情懷的小使者,等等。
2017年以來,王翛然先後被評為「鄭州市優秀兒童」「鄭州市十佳兒童」「鄭州市新時代好少年」。
王泯燃,男,漢族,2005年4月出生,鶴壁市山城中學九年級四班學生
2019年11月30日18點50分許,一名3歲女童不慎掉進20米的深井,情況緊急。現場聚集了公安、消防、救援隊等救援人員和熱心群眾,甚至還出動了7輛挖掘機,然而卻因為場地有限,井口太小,無法實施救援。女童被困已達4個小時,哭聲漸弱,此時身材瘦小的王泯燃主動要求下井救援。經過近30分鐘連續6次倒掛下井,終於將女童救出。冷靜不怯場,勇敢不慌張,王泯燃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也感動了寒冬裡無數人的心。
王泯燃深井倒掛救人的事跡引起河南日報、大河報等省內媒體的關注,新華社、人民網、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社會各界紛紛為他點讚。
周沐卉,女,漢族,2009年4月出生,濮陽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十班學生
今年年初,面對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精心製作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知識、致敬最美逆行者手抄報,為武漢送去溫暖與祝福。她撰寫的《面對疫情,我想說》等,先後在中國網和《濮陽早報》等媒體發表。面對長時間居家出現的焦慮情緒,她錄製中英文朗誦《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用拉丁舞演繹抗疫守則,錄製手語操《聽我說 謝謝你》,等等。她聲情並茂的誦讀,讓大家找回了自信和希望。面對疫情,周沐卉同學樂觀向上、自律自強,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籽恬,女,漢族,2006年11月生,洛陽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七班學生
黃籽恬是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外聘考古員,也是洛陽博物館小小講解員。她積極參加學校「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演出活動,與同學們一起用英語演繹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桃園三結義」,充分體現新時代好少年的文化自信。她是小小運動健將,2018年她代表洛陽市參加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獲青少年女子11歲組100米自由式第八名,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她還代表洛陽市參加河南省第十屆青少年模擬聯合國大會,取得團體一等獎。
2019年,黃籽恬被評為洛陽市「優秀少先隊員」。
趙張睿,男,漢族,2007年9月出生,沁陽市實驗小學六年級七班班長
趙張睿從6歲起師從國家嗩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著名嗩吶演奏家李金海,焦作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嗩吶協會會長靳永義,矢志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暑假,參加長垣豫北嗩吶藝術學校封閉訓練。同年11月,取得嗩吶八級證,成為實驗小學民樂團的「臺柱子」。2017年,在歡迎臺灣參訪團的儀式上,他的嗩吶獨奏《黑土地》得到臺灣同胞高度讚譽;2019年,在河南廣播電視臺「童一個夢想」春節聯歡晚會中,他榮獲「最佳表演獎」。此外,趙張睿連續兩年榮獲焦作市三好學生。
2019年,趙張睿被評為沁陽市「新時代好少年」。
嶽昊然,男,漢族,2010年2月出生,平頂山市新城區湖光小學四年級三班學生
他積極宣傳家鄉曲藝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2019年1月被寶豐縣圖書館、中華曲藝展覽館、劉蘭芳藝術館特聘為首批小小講解員,為遊客講解曲藝文化的歷史和發展。生活中,他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每年春節都去看望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過年所需物品。在學校,他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他還多才多藝,先後獲得平頂山市2018年「頌家風 伴成長」講故事大賽優秀獎,先後獲得第四屆中國「花樣少年」語言藝術大賽河南省總決賽金獎,第四屆「花樣少年」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大賽全國總決賽銀獎,第五屆北京金色中傳朗誦藝術節「我和我的祖國」比賽特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