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書武實習生李夢溪
12月4日下午3時30分,路子寬再一次走上領獎臺,這一次,他獲得了我市「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
當天,包括路子寬在內,我市共有40名青少年獲得同樣的稱號。這次評選由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聯合組織開展。
在頒獎現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彥玲等同路子寬合影留念。在臺下離場時,與會領導再次遇到路子寬,關愛之情溢於言表,勉勵他勤奮學習。
此前,路子寬相繼獲得第二屆「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稱號,其中,後一個榮譽稱號他是我省唯一入選者。
路子寬是輝縣市百泉鎮西井峪村一名六年級學生。去年,為了給父親移植骨髓,身體瘦弱的他每天吃5頓飯增肥,吃得嘔吐,最終達到要求,為父親捐獻了骨髓。
一名12歲的孩子,為了救父,他別無選擇,義無反顧。
增肥只為救父
每天早上起床後,路子寬都會特意來到父親的床前,詢問他是否好一些,戴著口罩的路炎衡都會回答他「好多了」。
8年前,路炎衡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這屬於白血病前期。當時醫生就建議做骨髓移植,然而,一個農民家庭如何能負擔起昂貴的治療費用?他選擇了保守治療。就這樣,路炎衡不停住院吃藥,不停地往北京跑,7年多時間裡往返了無數次。2018年7月,路炎衡的病情突然惡化。住進醫院之後,他仍然抱有幻想,希望這一次還能挺過去,但是殘酷的現實擊碎了他的奢望,再不進行骨髓移植就沒命了,醫生這樣警告他。
2019年3月,別無選擇的路炎衡決定做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的前提是供方和需方的配型得符合要求,最大的機率是患者家屬能成為供方。
一天夜裡,路子寬的媽媽在客廳裡問起3個孩子願不願意為父親抽骨髓,他們沒有任何猶豫。
路子寬的媽媽告訴他們,捐獻骨髓需要很多次抽血、打針。作為大兒子的路子寬聽了這話,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血多,抽我的。」聽說骨髓一次抽的不夠還得抽,路子寬趕緊轉身對弟弟說:「如果我的抽了還不夠,弟弟你再抽點兒給爸爸吧。」路子寬的懂事讓爸媽寬慰了許多。
經過配型,只有路子寬配型成功,6個項目中5個項目均符合,只有體重相差較多。此時,只有11歲的路子寬身體瘦小,距離作為供方最低標準的45公斤還差15公斤。
作為父親,路炎衡心中也是很糾結,兒子畢竟年齡小,要是手術中有個萬一可怎麼辦?
去年3月底,路子寬開始了增肥救父之路。他一天吃5頓飯:早上一盒奶、一碗飯、一份菜、兩個大饅頭,中午是大米、蔬菜、紅燒肉,下午放學吃一次,晚上再吃一次,臨睡前還有一份雞蛋煮麵、一盒牛奶。
剛開始吃著這些以前很少吃的好東西,路子寬很是高興,可是很快就嘗到了暴飲暴食帶來的後果:嘔吐、腹瀉,晚上肚子漲得睡不著覺。
食物把路子寬的肚皮撐得鼓了出來,他能感受到一種明顯的脹痛,只能躺在房間裡翻來覆去。奶奶特意熬了一些山楂水給他餵下去幫助消化,並給他揉肚子。
主菜總是雷打不動的紅燒肉,不到一個月,路子寬吃膩了,紅燒肉到嘴裡就是咽不下去,最後把他都吃哭了。
看看孫子難受,奶奶有一次偷偷地把紅燒肉換成了雞肉,路子寬發現後生氣地對她說:「雞肉都是瘦肉,增肥效果不好,我要趕快增肥救爸爸。」媽媽勸他能不能少吃點,他搖頭:「我要救爸爸。」
每次吃完飯,他就跑到電子秤上,看到數字上升,他就高興,看到數字下降,就悶悶不樂。晚上測量過,早上再測量,雖然知道一晚上體重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在他心中只希望數字能蹭蹭地往上躥。
爸爸身上流著我的血
去年9月,經歷了幾個月的增肥,路子寬成了別人眼中的小胖子,體重增加到48公斤,達到了手術的標準。
到北京之後,單純的路子寬一直問醫生啥時候手術。在他心裡,自己身上的血流進了爸爸的身體,爸爸的病就好了,爸爸就可以再帶著他們到山裡玩耍了。
是呀,路炎衡自從得病以來,就再也沒有帶孩子到山裡了。
初到北京的路子寬水土不服,還拉了兩天肚子,幸虧很快好了,沒有耽誤做手術。
9月9日,路子寬第一次躺在手術室,醫生第一次從他身體裡採集骨髓。當天手術結束回到病房後,因為腿部插著導管,路子寬一動也不敢動,肌肉都有些抽筋。他躺在病床上,焦急地想要知道是否可以回家。經過醫生檢查之後,路子寬才知道還得繼續在病房待著,為明天手術作準備。路子寬眼淚止不住地流出來,他告訴身旁的媽媽,自己想去看爸爸。
和別人發生誤會時,他流過淚;家裡養的兩隻小白兔走失了,他流過淚;但是,醫生查體和手術過程中,他從沒哭出來。
從9月9日開始,第一天,醫生從路子寬身上取了510毫升骨髓;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別取了15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醫生說,作為成年人可以一次取完,但是路子寬是小孩,一次不敢取太多。
取造血幹細胞,需要一個長長的、細細的工具,從大腿處靜脈穿進去。3個小時,他一動也不敢動,手術結束後,他的臉色蠟黃。醫生將管拔出時,血液流個不止,路子寬的姑姑按壓了半個小時才止住血。路子寬全程不害怕,只說有些疼。醫生笑著說:「你那是心理作用。」病房裡的醫生、護士看到他都是讚不絕口,親切地叫他「小男子漢」。
手術結束後,路子寬再也用不著暴飲暴食,一日三餐降為平常水平,每頓只吃半碗飯,還想著恢復以前的「苗條」身材。
病房樓層門口的一位工作人員,看到路子寬經過時總是讚不絕口。而路子寬則一如既往地抬頭,回以標誌性的笑臉,兩隻小眼睛笑得眯起來。有的大夫因為看過報導,也會直接叫出他的名字。路子寬跟媽媽說起這件事,分享心中的「小高興」。
骨髓和造血幹細胞被輸入了路炎衡的體內,他的身體正朝著好的方向轉變,目前他已經出院在家休養。與生病前相比,他的身體明顯消瘦,說話有氣無力。他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在重建,稍微不慎就有可能生病。
路子寬身上流著爸爸的血,爸爸身上也流著他的血。血濃於水,孝心千古流傳,至今不變。
品學兼優的孩子
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路子寬穿著爸爸的大外套,站在探親家屬隊伍的最前頭。
在無菌艙前,他一手拿著一小塊兒月餅,一手拿著電話,喊著:「爸爸,中秋節快樂。」最後,他大聲地說:「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看你了。」
說起兒子路子寬,爸爸媽媽都認為他是一個「懂事、堅強、有孝心」的孩子。
在班主任老師眼中,路子寬作為班長,能夠協助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並為同學解答難題,是老師難得的「助手」。升國旗的時候,校長特意講了路子寬增肥救父的事跡,號召大家向他學習。在家中的牆壁上,貼了20多張獎狀,有16張是路子寬的,包括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運動健將等榮譽稱號。
路子寬的眼中有家事也有國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毅然捐出了自己積攢的1000元壓歲錢,說:「這麼多的叔叔阿姨幫助我們,我也想為國家、為武漢獻出一分愛心。」
沒事的時候,路子寬也會與爸爸聊天。一天,看到爸爸精神不振,路子寬特意講起了一個「貓喝酒」的笑話,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這時,弟弟妹妹也進了屋。媽媽拉過弟弟的胳膊和路子寬的放在一起,兩人明顯一粗一細。媽媽說,現在的弟弟就是去年哥哥的翻版,就是因為拼命增肥才增加到現在這樣粗。現在路子寬每天的飯量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恢復到正常。
在北京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特意帶著他在清華大學門前留影,這成了他揮之不去的情結。
「長大後,你的目標是什麼?」記者問他。
「考上清華大學!」路子寬轉身,向記者伸出了大拇指,一臉的堅毅。
責任編輯:王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