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1月、2月的四場演出,調整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檔期,開啟退換票通道,客服諮詢不斷線,工作人員宅家辦公……
受疫情影響,同大多數企業一樣,武漢琴臺大劇院的工作陣地正在向線上轉移。
舉國戰疫之際,琴臺大劇院作為武漢乃至華中地區知名劇院、武漢文化演出行業領跑者,也希望用藝術撫慰人心,給這座特殊時期的城市帶來精神力量。
劇院為此推出了「空中劇院」——「琴臺雲藝術」,匯集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門類,武漢市民足不出戶,便可在線欣賞「雲藝術」。
等待《獅子王》歸來
《獅子王》無疑是12年來,琴臺大劇院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百老匯連續多年票房冠軍」「全球觀賞人數最多的音樂劇」……頂著無數光環和頭銜的《獅子王》開啟國際巡演,武漢是中國內地第一站,而琴臺大劇院是全國僅有的兩家承辦劇院之一。
這個項目2019年開始籌備,11月第一輪預售,多場發布會和宣傳活動在各大城市舉辦,所有人都為《獅子王》的預熱奔忙已久。回想起去年開票1小時,售票突破10000張,無數觀眾要從全國各地趕來武漢看劇,琴臺大劇院的票務人員感慨,「這簡直是從未有過的奇蹟!」
疫情突如其來,原定2月19日在琴臺大劇院首演的《獅子王》武漢站宣布延期,上演時間未定。琴臺大劇院開啟了退換票通道,觀眾可以自行申請退票,也可以保留訂單等待來日改籤。
雖未正式返崗復工,但《獅子王》的檔期調整,還是讓琴臺大劇院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家裡忙碌了起來。劇院營銷中心介紹,他們完全按照工作時間在家辦公,需要及時處理退換票事務、對接大客戶、在線回復觀眾諮詢,調檔公告剛發布的那幾天,客服人員的微信裡每天都有點不完的紅點。
期待已久的大項目因疫情擱淺,何時重返劇場仍是未知數。讓工作人員意外的是,公告發布至今,不論是客服通道還是平臺留言區,處處都是暖心的留言,「等到春暖花開,我們劇場相見」「等待『小獅子』榮耀歸來」……這樣的留言讓所有人信心倍增。
很多觀眾並不想退票,而是等待調檔改籤,等待《獅子王》歸來。
「如果順利延期上演,我們會對改籤觀眾進行票檔升級,感謝他們在特殊時期的理解和支持。」劇院負責人說。
據了解,保利集團國際部目前仍在積極與百老匯、迪士尼方溝通對接,爭取在2021年讓《獅子王》重返武漢,滿足劇迷們的心願。
在線欣賞「雲藝術」
身處疫情中央區,琴臺大劇院不能演出,不能開門迎客,乾脆借力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三個新媒體平臺打造「空中劇院」—— 「琴臺雲藝術」,武漢市民足不出戶,便可在線欣賞藝術。
2月24日至3月17日,琴臺大劇院每天會以視頻、音頻等形式推出經典藝術作品,內容涵蓋音樂、舞蹈、話劇、京劇,不少作品的視頻資料是首次在網絡公開。這個公益項目得到了相關作品製作方、各地劇院的支持和授權。
從交響樂《卡門》《我的祖國》《茉莉花》,到芭蕾舞《白毛女》《天鵝湖》《睡美人》;從話劇《海鷗》《新原野》《北京人》,到京劇《三寸金蓮》《美麗人生》《水上燈》,這些「乾貨」滿足著不同藝術喜好、不同年齡層次市民的需要。
從策劃到推出,「琴臺雲藝術」的落實並不困難,周期很短,所有人都希望這個公益欄目能儘快上線,「特殊時期,劇院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來承擔社會責任,發揮文化領航的作用,鼓舞武漢人的士氣。」劇院負責人解釋。
武漢市民對文化演出的需求很高,琴臺大劇院也有一批忠實粉絲,不少演出上座率達80%,不少劇迷逢劇必追,熱門劇目更是一票難求……琴臺大劇院成了武漢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面對疫情,琴臺大劇院想做的遠不止「琴臺雲藝術」,更多文化公益項目正在策劃研討中。
疫情結束後,劇院計劃為在一線奮戰過的醫務人員、軍人、警察、志願者們提供免費的回饋演出,為疫情期間來支援武漢的「逆行者」們發放特殊禮券,「等災難過去,有一天他們再次來到武漢遊玩,我們想請他們看免費的演出!」——感恩,是現在的琴臺人最常說的話。
「春暖花開,劇場相見」, 這是劇場與觀眾的隔空密語,就像等待《獅子王》歸來一樣,琴臺大劇院也在等待春天真正到來的那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