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耗資7億難回本

2020-08-28 何來的大嘴巴

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耗資7億難回本

近幾年來,中國高質量的電影頻出,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演員和不錯的劇本,讓華影樂壇不再是爛片雲集。再加上今年的疫情爆發,好多影片都推遲上映,《八佰》自從重新定檔在8月21號都,也算是影界的一件喜事了。

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耗資7億難回本

《八佰》其實早就已經拍攝製作完成,原定於去年上映,在去年影片突然宣告放映取消也並非疫情的原因,官方只是宣布是因技術原因無法上映,這一取消,觀眾們一等就是一年。

觀眾們之所以如此期待,也是因為製作團隊足夠精良,導演是《老炮兒》和《我和我的祖國》前夜篇的管虎,演員也雲集了王千源、歐豪、姜武、黃志忠、杜淳、李晨、黃曉明、鄭愷、張譯等等眾多知名演員。

在影片中,劇情主要圍繞的是西行倉庫一戰,從宣傳片中就可以看出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在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守衛戰相比影片中描述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場慘烈激昂的戰役最終在政治上卻只是被定義為一場「表演」,這也顯得這場戰役更加殘酷。

而在四行倉庫中的八百壯士也並非是有八百人,當時之所以聲稱有八百人是因為我方我日軍實力懸殊,八百人是副團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估計放出的迷霧彈。影片中也有很多根據真實事件還原的人物,如鄭愷飾演的陳樹生,他當時身上捆了一圈手榴彈,從六樓一躍而下,以一人之命與20多個日軍同歸於盡,如此驍勇,怎能不撼。

這個場景也成為了影片中的高潮,喚醒了當時對岸租界的國民們,姚晨飾演的何香凝感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確實當時的國軍經淞滬會戰慘敗後,士兵們的士氣一落千丈,經此一戰後,國軍士氣大漲,百姓亢奮。

《八佰》上映後,也讓中國的戰爭片上升了一個高度,黃渤看完後稱「中國現在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但為什麼《八佰》的口碑這麼好,之前拍過的抗日題材的影片多得是,《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

從客觀角度來說,《八佰》拍的就足夠客觀,首先要過審,劇情要真實

比起當年八百裡開外的秒殺,還有手撕鬼子......等無釐頭神劇,觀眾雖然看著爽,但是缺失了很多真正有內涵並且客觀的東西,讓現在的人覺得抗日不過如此,但真實的戰場要比影片中慘烈多得多,抗日先烈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

回到影片本身,《八佰》上映也是相當的坎坷,劇中在2017年就已經正式開機,在此之前,劇中已經不惜重金搭建了1:1的四行倉庫和蘇州河兩岸,總佔地達200餘畝,總耗資將近7個億,意味著這部電影想要收回成本,至少要達到20億的票房,而當初類似題材的《金陵十三釵》的票房也不過6億而已,所以《八佰》這次可謂是一次豪賭。

就目前而言,《八佰》的勢頭還是很猛的,僅小編個人看法,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影界戰爭題材的最高水準,這樣的評價絕非空穴來風,其場面的拍攝手法、真實程度、以及技術方面,無疑是現在國內影業的新標杆。


如今的華夏民族,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國之強大,在於百姓的團結一心與素質信仰,這才是真正令人畏懼的中國力量。

相關焦點

  • 《八佰》耗資7億人民幣 打造戰爭大片
    《八佰》:戰地片的春天《八佰》作為疫情後率先上映的華語商業大片,以春風和煦之勢喚醒了電影業的寒冬。此部大片後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它是今年影院第一步華語商業大片,還因為《八佰》是亞洲首部全程IMAX攝像機拍攝、耗資7億的華語超級商業大片。片中再現了抗戰時期中極為悲壯的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的片名便是來源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歷史淵源,當時四行倉庫保衛戰堅守的戰士實際只有四百多名,但為了鼓舞士氣,壯大聲勢,他們對外號稱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 《八佰》歸來歡聲雷動:耗資7億,籌備超10年,7位影帝3位影后
    八佰》已經連續出現幾次更改定檔時間。雖然自從影院開業以來,上映的都是一些經典的老片,還鮮有新片上映。《八佰》在8月21日定檔,引來歡聲雷動。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管虎導演,但他的很多電影作品,大家也許知道:黃渤主演《
  • 《八佰》電影票房破紀錄 耗資7億拍攝地將轉為實景對外開放
    也許是愛國精神或是高度戲劇化的故事,「八百壯士」被一代代電影人重現銀幕,早在1938年第二代導演應雲衛就將其搬上銀幕,1975年丁善璽執導,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壯士》則是流傳最廣的版本。《八佰》也借鑑了1975年版本中的諸多元素,包括肉身炸坦克和楊惠敏獻旗等橋段都如出一轍。
  • 《八佰》「保底式」發行 影院老闆稱很難回本
    《八佰》上映,是華誼與影院的互相拯救,但被拋棄的人不少,或者說,互相拋棄。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發稿前(17:40),《八佰》累計票房已達到3.15億,為今年票房冠軍,也是影史上點映票房冠軍。當日,《八佰》排片接近7成,聚集市場所有目光。
  • 《八佰》突破17億票房,5億投資已經回本,華誼兄弟開始回血
    值得一提的是,《八佰》也在周六這一天突破了17億的票房,這也是《八佰》連續上映9天破億的一個結果。按照片方和媒體所宣傳的5億投資來看的話,其實《八佰》已經正式回本了,按照目前片方與電影院的分帳比例來看的話,15億票房的時候其實已經回本了,隨後從這個票房開始的話,電影就進入了盈利的階段了,可能更多的人關心的是這部電影能掙多少,其實就目前的走勢而言,最終的票房已經鎖定在了三十億以上,這樣來看的話,片方起碼能掙四五億。
  • 《八佰》: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絕對值回票價
    文/赤葉青楓電影院復工以來,最值得期待的國產電影非《八佰》莫屬。這不僅是因為它是耗資7億,亞洲首部全程IMAX攝像機拍攝並且眾星雲集的華語超級商業大片,更是因為它藝術地再現了抗戰歷程中極為特殊的悲壯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
  • 消失381天,成本5.5億,票房15億才回本的《八佰》上映了
    管虎執導的《八佰》今天正式上映了,該片上映之旅可謂一波三折,最初作為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因為「技術原因」取消放映,隨後又取消了2019年7月5日的檔期。在2020年8月2日之前未重新確定檔期。 《八佰》是亞洲首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製作成本高達5.5億,也就是要票房15億元以上《八佰》才能回本。
  • 《時間盡頭》單日票房2.7億超越《八佰》,排片卻遭大幅度下滑
    光是《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一部電影,就貢獻了2.7億的票房,再加上《八佰》《蕎麥瘋長》《小婦人》等片的貢獻,創下了全國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的紀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也創下了一個可恥的紀錄:頭一天單日票房2.7億,第二天排片率卻下滑了將近一半。
  • 八佰,會讓你走進電影院嗎?
    本應在去年七月份上映的《八佰》定檔至8月21日,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能夠看到這部影片,便已經很幸運了。 官方放出的第一張概念海報,除了血紅的八佰二字以外,最明顯就是殘破的石牆上密密麻麻的布滿了無數子彈孔。
  • 《八佰》「保底式」發行:影院老闆稱很難回本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發稿前(17:40),《八佰》累計票房已達到3.15億,為今年票房冠軍,也是影史上點映票房冠軍。當日,《八佰》排片接近7成,聚集市場所有目光。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城,則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用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才可放映《八佰》。據界面新聞消息,保底分帳的影院中,參與保底活動的影院,密鑰全廳開,但條件是,8月18日下午14:30前打款,且「款項不走院線」。
  • 耗資5.5億,籌備超10年,7位影帝3位影后,《八佰》真的來了
    這是電影院自7月20日復工後定檔的首部國內商業大片。貓眼專業版顯示,在2020待上映的影片中,《八佰》以超30萬人想看的指數排在想看榜第二位。說到《八佰》,想必有關注電影的小夥伴對它都不陌生。該片曾定檔2019年7月5日,後於2019年6月25日宣布取消上映暑期檔。接下來的一年,《八佰》多次傳出即將上映的消息,最後也都不了了之。
  • 《八佰》上映四天,票房突破9億,華誼兄弟這下有救了
    即使這樣,《八佰》也以銳不可當之勢,在電影榜上遙遙領先。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有7.8,比當年的《戰狼2》高0.7。戰爭題材的電影,能拿到這麼高的評分,十分不容易。不可否認,華誼十年磨的這一劍是成功了。
  • 耗資7億,票房破紀錄,《八佰》淬鍊出國產戰爭電影新標杆
    《八佰》終於來了!光點映票房就斬獲了2.31億的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提振了疫情後的中國電影市場。今天我們好好聊聊《八佰》。」被一代代電影人重現銀幕,早在1938年第二代導演應雲衛就將其搬上銀幕,1975年丁善璽執導,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壯士》則是流傳最廣的版本。
  • 11天20億票房,《八佰》回本了,華誼回血了嗎?
    上周(8月24日-30日)電影觀影人次累計超過了4680萬,影院復工至今累計超過1億人進入影院觀影,這其中《八佰》一部電影拉動了一半左右的觀眾,而單日電影大盤也從此前千萬級別上升至億級關口。那麼從資本層面來看,《八佰》表現如何?貓眼數據顯示,《八佰》片方分帳票房已經超過了7億,這意味著《八佰》已經收回了成本。
  • 《八佰》豆瓣評分7.7,憑什麼拿下全球票房冠軍?附觀看方法
    近段時間,一提到電影,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兩部電影《八佰》和《金剛川》,兩部電影的題材非常的像,今天要說的就是前者《八佰》。這部電影可謂是大牌雲集,王千源、張譯、姜武等,除了陣容之外,投資也是大手筆,據說耗資8000萬美金,也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 因《八佰》再次翻火,豆瓣7.4,這部10年的老片更加慘烈
    截止9月10號,《八佰》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25億(含點映票房)大關,而豆瓣評分也十分的穩定,始終維持在7.7分。 《八佰》的火爆,無形之中讓一部有著10年歷史的老片再度翻火 首映以來,《八佰》的勢頭相當強勢,他的到來不僅引領了一場全民觀影熱潮,同時也意外地將《喋血孤城》這部十年前的老片,再次推到了觀眾的眼前。
  • 《八佰》成功回本,《溫暖的抱抱》《侍神令》能否助華誼回血?
    目前,該片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票房走勢,本周五,諾蘭新片《信條》即將上映,如果《八佰》能扛住該片的衝擊,最終票房有望挑戰《中國機長》的29.12億元,擠進全國票房總榜第10名。25億-30億。」這是《八佰》上映之前,行業內根據電影5.5億成本推算出來的回本票房。從票房表現來看,《八佰》已經完美地完成了使命,貓眼數據顯示,《八佰》片方分帳票房已經超過了7億元,這意味著《八佰》已經收回了成本。那麼,更加核心的問題來了:《八佰》回本了,作為主要出品發行方的華誼兄弟回血了嗎?
  • 耗資15億,能力壓《八佰》的超級大片來了,海外口碑已刷爆
    其實由於疫情得到控制,7月底國內各大電影院就已經陸續復工,而且在8月底已經湧現了《八佰》這樣的國產救市之作,上映半個多月票房就逼近22億,已經是在影視寒潮中的難得的&34;。不過如今《信條》一上映,能力壓《八佰》的超級大片也就來了。畢竟有諾蘭這樣的超級名導做背書,又有耗資15億的大成本製作擺在那兒,《信條》想不火都難。
  • 斥資7億,全國首映票房4.5億,《八佰》燃爆影院
    《八佰》是否值得看?截止8月21日零時,點映票房斬獲2.3億,打破了《西遊記女兒國》的點映1.79億的紀錄直接給電影院上了一道「頭盤硬菜」,預估在這樣艱難時期也可以突破30億票房大關。《八佰》正是這樣一部電影。《八佰》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激戰幾天幾夜的歷史事件。
  • 耗資5.5億,7位影帝3位影后加盟籌備十年的《八佰》它真的來了
    來了來了,它真的來了,由管虎導演的戰爭電影《八佰》再次定檔於8月21日全國上映。》進行了一次梳理,發現該片中竟有7位影帝和3位影后的超豪華陣容,其中有王千源、姜武、張譯、餘皚磊、侯勇、阮經天、黃曉明、劉曉慶、梁靜、姚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