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通訊員 宋春燕 王珺
11月20日,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山東省胸科醫院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領域最高榮譽——「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作為重大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醫療救治的省級定點,醫院已連續12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立足黨建引領,領航文明方向
山東省胸科醫院始建於1949年,歷經變遷,現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功能為一體的新型專科醫院,同時也是山東省呼吸病與結核病防治研究中心。近年來,山東省胸科醫院以打造醫院「家」文化,提升患者最佳就醫體驗為抓手,以「提高黨委領導力和班子凝聚力、提振職工精氣神、提升醫院正能量」為目標,堅持以創促建、創建結合,為患者營造有安全有序、便捷溫馨的就醫環境,為職工營造溫暖和諧、精誠團結的工作環境,文明氛圍愈發濃厚,文明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醫院連續12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院黨委構建黨工團一體化建設格局,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制定醫院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多次召開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工作推進會,深入推進標準黨支部、先進黨支部、過硬黨支部梯級創建。打造「五新」黨建活動室和黨小組學「習」小組,製作黨務公開欄統一晾曬黨建「成績單」;實施黨員考核量化積分制、開展把脈問診「黨性體檢」活動、製作「愛在胸醫」愛心銀行卡;深入打造「醫路護航」、「連心橋」、「支付保」等具有專業特色的「一支部一品牌」。
聚焦發展主業,夯實文明保障
醫院始終把發展放在首位,全面實施醫院標準化建設,山東省結核病質量控制中心正式成立並掛靠醫院,成為國家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優秀單位,建立了一站式肺結節多學科聯合門診,引進了全省第一臺LungPro全肺導航系統,啟動建設了「數字肺」精準診療系統。
呼吸內鏡學科被評為山東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承擔了國家內鏡與微創醫學培訓基地培訓任務。
醫院與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胸科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科院佛山分所成立聯合研究中心,掛牌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胸科醫院、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專科聯盟單位、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轉化醫學創新基地、北京結核病診療技術創新聯盟單位。
醫院成為全國結核病網際網路醫院集團首批上線醫院,成立山東省胸科醫院醫健通網際網路醫院,與MORE Health Inc.(愛醫傳遞)籤署了「網際網路+國際遠程會診」戰略合作協議。承擔全省結核病防治的公共衛生職能,我省連續七次獲得百千萬志願者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優秀組織獎,2018年以來共有3人獲得了中國防癆協會「全國最美防癆人」的表彰。
致力文化和院,培育文明新風
醫院以建設有溫度的人文醫院為目標,貫徹落實省衛生健康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的60條措施》,確保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落地見效。醫院從患者的需求出發,設置各種「便民設施」,醫護患聯手創建科室文化牆,用愛搭建醫護患關係橋梁。以建院70周年為契機,製作主題宣傳片《朝華夕秀》,整理出版《不負韶華》《芳華永駐暖護路》《資源與出路》《只把他鄉做故鄉》《「醫」路走來》《致敬醫師》《志願奏響文明樂章》《清風徐來》系列叢書,記錄醫院在醫療、護理、管理、廉政、志願服務、援疆援藏、優青培養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醫院建設了職工之家、青春會客廳,為職工準備了閱覽室、健身房,成立了太極拳、拔河、跑步、籃球、羽毛球、桌球等多個文體組織。
突出責任擔當,凝聚文明之魂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院作為全省唯一的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和集中收治定點醫院之一,日夜奮戰、分秒必爭,共收治確診病人73例,危重症及重症患者14人,年齡最大的88歲。醫院嚴格制度、嚴格程序、嚴格措施、嚴格操作,科學接診,實現了幾百名一線醫護人員零感染, 書寫了一場防疫戰疫的英雄史詩。在2020年9月8日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山東省胸科醫院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醫院大力支持援疆援藏工作,已連續5年派駐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結核病防治工作。連續多年開展「第一書記」駐村扶貧、選派幹部到基層鄉鎮衛生院擔任業務院長等工作,先後派出多批骨幹力量深入基層,組織職工開展消費扶貧、健康扶貧等活動。
堅持共建共享,傳播文明風尚
醫院真情為民,擦亮志願服務品牌,深入打造「愛在胸醫」品牌,成立了「愛在胸醫」志願服務總隊,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進企業、進養老院」等志願服務活動。醫院實施「牽手行動」,抱團發展,互惠共贏,包括醫聯體單位間牽手、文明單位間牽手、黨內黨外牽手、支部之間牽手、醫患之間牽手、志願服務牽手、駐地單位牽手等豐富多彩的牽手項目。通過牽手行動,拓展了醫院文化的廣度和深度,互相交融,凝聚合力,共謀發展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