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美術館館長田俊:熱愛藝術才能談收藏

2021-01-09 全景山東

作為一直關注、關心九城聯展發展的老朋友,銀座美術館館長田俊再次見證了九城聯展給濟南以及藝術品市場帶來的活力。在本屆九城聯展(濟南站)收官之際,田俊再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她表示,想要搞藝術品收藏,必須先得熱愛藝術,單純的僅因投資而收藏,她並不贊同。 

市民在參觀畫展 記者王曉峰攝

    魯網7月18日訊 作為一直關注、關心九城聯展發展的老朋友,銀座美術館館長田俊再次見證了九城聯展給濟南以及藝術品市場帶來的活力。在本屆九城聯展(濟南站)收官之際,田俊再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她表示,想要搞藝術品收藏,必須先得熱愛藝術,單純的僅因投資而收藏,她並不贊同。 山東商報記者竇昊

  精品很難遇冷

  2013年,田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即表示,藝術品市場迎來了低迷的時期。2016年,這一低迷不僅並未結束,甚至持續不斷下行。但另一方面,九城聯展上依然有很多藝術家的作品被買家收購,而且經常會出現收購的小熱潮。眼光放到整個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上來看,大師的作品也依然很有市場,數百萬甚至上億的藝術品拍賣也時有耳聞。對於如此巨大的分野,田俊表示,大師的作品相比較以往來說,價格也受到了整個市場低迷的影響,但真正的精品很難遇冷,這從拍賣會、畫廊的成交數據上就能看出來。但是中低端藝術品市場、靠炒作而起來的藝術家作品,受衝擊則比較明顯。

  「收藏藝術品,首先得要熱愛藝術。如果只是為了投資而收藏,甚至舉債搞收藏,這都是不可取的。並且,我也不贊同完全拿藝術品當商品來進行投資。」田俊說,「藝術品與商品不同的是,它能帶給人們精神享受,讓人能從中感受到愉悅與力量。而不喜歡藝術品的收藏,實在是有些浪費。」

  田俊表示,要想搞好收藏,得收集足夠多的信息。比如喜歡某個藝術家,得知道這名藝術家的為人、作品價值甚至個人癖好,這樣的收藏不僅有趣,而且有助於更全面把握藝術家的水平,看今後是否有上升空間。「改革開放之後的當代藝術家中也有大家,特別是那些市場表現好的大家,他們的情況必須在收藏之前就做足功課。比如我們銀座美術館收藏的水墨畫多,我需要關注的就是作者的技法、師承關係,如果是中青年藝術家,還要關注他們的修養和底蘊。」田俊說,「有的青年藝術家可能很火,但是因為內涵不深厚,爆發完了之後很快就黯淡了。所以還要了解藝術家是否善於吸收新鮮東西,個人成長意願如何。」在綜合考量了藝術家德行、為人之後,就基本可以判斷出他是否能在美術史上站住腳,就可以判斷是否值得去收藏。

  聯展可做成藝術「綜合體」

  在談到九城聯展的舉辦時,田俊表示,全國九城藝術聯展藉助國內主要城市的一線媒體進行,具有先天的宣傳優勢,因此品牌很快就建立起來,藝術家們也都樂於參與進來。憑藉越來越成熟的運營模式,九城聯展已經具有了很強的號召力,基本上代表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風向。

  田俊認為,想要持續做好九城聯展這一品牌,還得考慮宣傳形式的增加與轉換,使用多種營銷手段。「除了著眼於藝術家的宣傳,更應該參與到青年藝術家的培養中去,這樣的聯展會更加豐富,更有黏度。」田俊說。

  在田俊看來,九城聯展除了在展出期間推出各種藝術家與市民的互動,給市民「發福利」,也應該給藝術家們一些「福利」。「比如對於鍾情的藝術家,九城聯展可以著力培養。諸如請來一些高校的學者、外國的專家給青年藝術家們講講課,組織藝術家們去採風:去故宮、國外著名畫廊參觀,請專業人士進行點撥等,把九城聯展做成一個平臺,吸引更多畫家自願投身進來。」田俊說。

  田俊認為,隨著九城聯展的舉辦,未來,九城聯展可以發展成對市民、藝術家、主辦單位多方受益共贏,真正成為文化藝術生產、普及、營銷的「綜合體」,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綜合藝術平臺。

  

相關焦點

  • 深圳大學美術館館長陳向兵:藝術教育與高校美術館
    -館長專訪系列節目,邀請各大美術館館長作客全新融媒體演播室。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深圳大學美術館館長陳向兵,在節目中,館長分享了深圳大學美術館背後的故事。高校美術館的特別之處深圳大學美術館跟我們所熟知的深圳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等美術館有所不同。深圳大學美術館是依託於深圳大學的美術館,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更加側重於教育層面。
  • 一個民營美術館館長的焦慮與信念
    >撰文:鍾剛 每次見到深圳木星美術館創辦人、館長Windy,她都會非常坦誠地講述她在做美術館過程當中的遭遇。 美術館對我而言是精神的聖殿,因為好的藝術品,是精神財富的物質化,每個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收藏一個作品,事實上也是在收藏一段故事,更是在收藏一段自己和藝術品之間共在的時間,這是非常難忘的時刻。做美術館,我就希望與更多人分享藝術帶給自己的感動和啟發。
  • 挪中藝術館長對談:疫情後的美術館數位化,你必須行動更快
    挪威蒙克博物館館長斯坦·歐拉夫·亨裡克(Stein Olav Henriksen)近日在一場挪威與中國藝術館長的在線上平臺對談會上直言。澎湃新聞獲悉,參加這一在線上平臺對談的還包括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特別助理張德群、策展人施翰濤,均各自分享了他們在數位化領域的實踐心得。
  • 劉益謙夫人、大美女收藏家、龍美館長王薇:收藏藝術 我停不下來!
    (說的真實在,王薇女士真的很喜歡藝術和收藏,龍美未來的收藏也會更廣)  就在龍美術館將事業版圖擴展至西南地區之際,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了王薇。和位於上海的兩間龍美術館一樣,龍美術館重慶館也將由王薇擔任館長及總策展人。(必須是女神王薇做館長,咱任性哥只能買買買!女神是美美噠!)  《21世紀》:5月26日,重慶龍美術館就要開館了,它的定位是什麼?
  • 「最年輕美術館館長」華麗轉身藝術教育掌燈人
    曾經在2013年,時年31歲的高鵬接任今日美術館館長,成為「最年輕的美術館長」之一;如今,年屆不惑的他告別美術館長的身份,擔任北師大未來設計中心主任。10月16日,高鵬接受記者專訪,講述了深耕美術館行業十年的感受,和他執掌藝術教育後的新目標。
  • 回顧|何香凝美術館館長 蔡顯良:美術館應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
    ,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何香凝美術館的館長-蔡顯良作客898直播間。「視頻」蔡顯良館長談觀眾前去美術館應具備的心態前不久,展覽 「生命的幻想:中外動畫藝術展」剛結束,這個展覽是我們館校合作的一個嘗試,是由暨南大學藝術學院跟何香凝美術館一起合作的展覽。動畫展確實是個非常好的載體,是普通人跟美術之間完美的一個連結載體。比如中外經典動畫代表作的創作手稿,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動畫形象最初誕生的樣子,由此回想起自己腦中最經典的那些形象。
  • 如何成為一名博物館/美術館館長
    競爭激烈 永久職位較少崗位要求:1.管理(獲取,管理,展示和解釋)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收藏,監督展覽,實施各種新舉措(有趣的方式)吸引遊客,做好營銷和籌款活動,管理預算和人員,與捐款人和合作機構建立良好關係。
  • 本色美術館館長陳翰星:陳釀,才能品出滋味兒!
    初見本色美術館的館長陳翰星,不由自主的就被他所吸引。談吐間,舉手間,皆有一種他這個年紀的男人該有的東西。儒雅,隨性,又淡然。對於陳館長而言,人生不在於平穩。而在折騰。在做美術館這件事上,他也是如此用10年的時間,花了上億的錢,買了200萬塊老磚,築成了美術館的一部分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我們可不可以現在開始,通過藝術來參與歷史、創造歷史、變成未來的資產?這樣的無形資產,永遠都可以創造產值。」在許多人眼中,當代藝術似乎不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概念,它看上去既難懂,又晦澀,與日常生活之間充滿了距離感。不過,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眼中,當代藝術並不應當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它應當滲透進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而成為一種城市行銷的手段。
  • 館長對話|UCCA館長:如何在上海的辦公樓裡「造」美術館
    近日,UCCA在上海舉辦了「想像力論壇」第一期,UCCA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在論壇舉辦之際接受了澎湃新聞採訪,透露了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的規劃:不同於工業遺址改造而來的美術館,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坐落於上海市區的辦公樓內。和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場館所擁有的「粗獷」相比,當美術館直接嵌入城市空間,將為其賦予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性格。
  • 希臘繪畫:國家美術館首任館長的作品
    他在雅典創立了希臘國家美術館,並擔任其首任館長。  他出生在奧斯曼帝國萊斯博斯島的奇迪拉。13歲時,他前往士麥那(Smyrna)與他的叔叔住在一起,在福音派學校學習。從1870年到1876年,Jakobides在雅典美術學院學習雕塑和繪畫,1877年他獲得獎學金到慕尼黑美術學院繼續學習繪畫,師從卡爾·西奧多·馮·皮洛蒂(Karl Theodor von Piloty)。
  •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清華展出 再現當代藝術三十年
    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致辭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
  • 「鮑勃·迪倫藝術美學」及大眾「明星之夜」在今日美術館舉辦
    近日,由今日美術館、藝倉美術館聯合主辦,一汽-大眾高爾夫冠名贊助的「鮑勃·迪倫藝術大展」於2020年8月13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辦了「一汽-大眾全新數字高爾夫 鮑勃·迪倫藝術美學論壇」及「明星之夜」活動,通過深度的思想探討與全面的沉浸展示,詮釋了藝術與設計在傳承經典、突破創新的精神。
  • 「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在清華開幕
    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辦,並得到法國駐華大使館、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館、立陶宛駐華大使館和古巴駐華大使館的支持。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藝術收藏家程昕東先後致辭。
  • 深圳美術館丨緣物寄情——黎曉陽藝術作品展開幕式回顧
    深圳水彩畫會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 特別支持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展覽時間2017年7月18日至27日展覽地點深圳美術館由深圳美術館主辦,深圳水彩畫會、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協辦
  • 上海龍美術館開浦西新館 展品多為劉益謙夫婦收藏
    這也是繼2012創辦龍美術館浦東館後,劉益謙、王薇夫婦歷經兩年時間開辦的第二家私人美術館。  據了解,此次龍美術館西岸館「開今·借古」開館展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擔任展覽總策劃。此展覽採取一種開放式的態度,向觀眾呈現古代藝術與近現代乃至當代藝術的聯繫。展品大多是由劉益謙夫婦收藏,從古代書畫到當代藝術,共300多件。
  • 一周藝術人物|卡特蘭15萬美元的香蕉與蓋蒂首任館長的蛋糕
    在美國,96歲的蓋蒂博物館首任館長史蒂芬·加勒特上周辭世,但他的妻子卻留下了「好吃」的蛋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蓋蒂別墅竣工後,加勒特被委任為副館長。1976年,石油大亨謝世後,加勒特成為博物館第一位館長。1977年,他提議大規模擴建博物館,「創造一家藝術機構」。他還建議將收藏門類從古董收藏拓展到古典大師繪畫,並為博物館另覓了一處館址。
  • 民營美術館收藏(八)|餘德耀美術館:民營美術館邁向公共化
    餘德耀美術館由印尼華裔餘德耀先生創辦。作為收藏界的領軍人物,餘德耀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收藏了大量當代藝術藏品,其收藏從中國當代藝術開始拓寬至西方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是以「線性」方式收藏,國外當代藝術則為「點狀」收藏。
  • 資訊 | 「潤物細無聲——許川如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藝術家李綱,廣東畫院創作室主任李東偉,廣東畫院美術館館長陳跡,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盧小根,廣州畫院副院長鄭阿湃,廣州美術學院國畫學院副院長許敦平,廣東畫院創作室副主任黃國武,省公安廳文聯秘書長李志東,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江衡,廣州大學教授蔡億龍,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何天泉,廣州美院材料技法·修復研究室主任許煬,廣東省澄海商會蔡光輝會長和商會各位領導,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許習文,廣東洛克南方美術館館長黃戰生
  • 前海無念美術館館長張麗詩:推動傳統家具年輕化,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作為資深紅木家具紅木雕刻專家,無念美術館館長張麗詩出人意料地年輕,他和他所帶領的中西結合的設計師團隊,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傳統家具年輕化,把傳統的紫檀家具引入當代生活之中,無念美術館正是這一藝術理念的具體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