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何香凝美術館館長 蔡顯良:美術館應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

2021-03-01 深愛聽CLUB

 · 深圳聲音 我愛聽 · 

深圳廣播官方客戶端深愛聽聯合新聞頻率先鋒898《文化星空》節目共同打造秘美術館專訪系列節目,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何香凝美術館的館長-蔡顯良作客898直播間。

蔡顯良

何香凝美術館館長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副所長,深圳書法家協會秘書長。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南京大學和南京藝術學院,後任職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主研《元明清論書詩整理與研究》《元代書家考論》等省部級以上課題五項。著有《宋代論書詩研究》《康有為》《書法史論麈談》《二十世紀中國繪畫賞析》等。

《文化星空》節目訪談現場

事實上,何香凝美術館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很神聖的藝術殿堂。從建築本身看,建築風格極簡樸素,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體現著現代感。何香凝美術館是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學生龔書楷先生專門設計。何香凝美術館從1997年建成以來,做了很多高品味的展覽,給很多人留下「高大上」的印象,沒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就不敢進來,其實這大可不必。美術館做的展覽其實就是為觀眾準備的,無論你懂與不懂,懂可以看門道,不懂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大家應該帶著崇敬的心態來觀賞藝術,帶著平和的心態來交朋友。

對於何香凝美術館是這樣,對於很多其他的美術館也是一樣,美術館是一個充滿著美的氛圍的地方,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遙遠,任何人都可以靠近,若是擔心自己審美的修養不夠,那就經常去美術館看看,看著看著可能就能找到一些感覺了。

「視頻」蔡顯良館長談觀眾前去美術館應具備的心態

前不久,展覽 「生命的幻想:中外動畫藝術展」剛結束,這個展覽是我們館校合作的一個嘗試,是由暨南大學藝術學院跟何香凝美術館一起合作的展覽。動畫展確實是個非常好的載體,是普通人跟美術之間完美的一個連結載體。比如中外經典動畫代表作的創作手稿,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動畫形象最初誕生的樣子,由此回想起自己腦中最經典的那些形象。

每個美術館的定位不一樣。比如何香凝美術館,定位是「學術為先,質量至上」,著力打造五大業務發展板塊:一是何香凝人生與藝術的研究與展示;二是以何香凝為核心的20世紀名家藝術;三是女性藝術;四是海外華僑華人藝術;五是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中的優秀藝術,依此方向打造精品展覽。作為美術館或者博物館,做展覽不能只是研究作品,研究物,還要研究人,研究觀眾心理。其實美術館對於展覽做了很多的精心研究,儘可能幫助大家降低審美的難度。何香凝美術館的學術研究既以作品為基礎,同時又以觀眾的需求為方向,與社會的需求相融合。所以,我們美術館辦展秉承的原則就是面對更多的觀眾,讓觀眾到美術館來

近期辦展覽還面臨一個特殊的情況:防疫時期。疫情限制了很多人的出行,那麼,讓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我們美術館,這既是一個宣傳藝術,弘揚傳統文化的契機,同時也是為疫情期間廣大人民做一件實事的好時機。其實,何香凝美術館在疫情期間也嘗試了很多種呈現方式,讓因疫情無法出門但對藝術和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一些老百姓們,都有機會能夠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國藝術的美,其中就包括「雲展覽」。

美術館是一個神聖的藝術殿堂,又是與觀眾交流的一個會客廳。作為美術館的館長,我還是建議大家能夠到美術館現場,去切身感受傳統文化,尤其是藝術作品,只有面對面的去感受它的魅力,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藝術的奧妙。雲上看展很方便,但是看這個展覽始終取決於你面前的屏幕的大小,僅僅看圖片,始終還是隔著一層,無法感受到原作真實的生命力。

這次「家在婁水邊——從『四王』到近代婁東專題展」展覽的作品,有寫意的,走筆流暢舒適,而且帶有一種灑脫的情緒,看上去一氣呵成;還有很細膩的,對於山、樹和人的描繪都很細緻,需要觀者屏住呼吸,慢慢欣賞,二者顯然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任何畫都需要比例、氣息,欣賞中國繪畫需要一定的技術知識和審美知識基礎。中國畫尤其山水畫能起到陶冶心靈,提高審美的作用。而中國山水畫的一個典型特徵,可遊可居。觀者可以足不出戶,只要觀賞這幅畫,就能夠感受到山水的美,感受到山水的意境。就像古人在魏晉時期就有一個詞叫「臥遊」,在家裡便能夠遊玩大山大水。

▲ 宋文治 輕舟已過萬重山 1977年 87×60cm

▲ 王鑑 仿李成積雪圖 年代未詳 98.3×39cm

說起婁東畫派就要說到四王,四王在清初的時候大名鼎鼎,其中王時敏、王翬和王鑑、王原祁這四個人既有師生關係,也有朋友關係,還有祖孫關係,屬於中國傳統山水畫史上的一個非常獨特的畫派。

提到這個畫派,我們就要提到董其昌,董其昌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大家,四王中王時敏和王鑑都是他的學生,董其昌在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著名的觀點叫南北宗論,對中國繪畫史影響極大,他按照禪宗劃分南北宗的方法,把中國山水畫分為南北二宗,南宗是以王維為始祖,而北宗則以李思訓為始祖。董其昌推崇平淡天真的南宗畫,他認為南宗畫比較空靈、飄逸、寫意,能夠讓人感受到山水的優雅飄逸氣質。

南宗畫也稱為文人畫。從清代四王開始,中國的文人畫就以山水畫南宗畫為大宗,由於王時敏、王鑑和王原祁都是婁東人,王翬雖然是江蘇常熟人,但也跟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流派叫做婁東畫派。婁東畫派在清代是繪畫的主流,不過到了清代中後期,揚州八怪在民間的知名度比較高,而四王知名度相對比較低,但是我始終認為中國從明末清初開始,中國文人畫便分兩個派別,其中一個是四王為首的畫派,婁東畫派,以山水畫為主;另一個是清代中期的革新派,揚州八怪,以花鳥畫為主。如果再提清代的繪畫史,只提揚州八怪,卻把婁東畫派忘了,這說明對中國清代的美術史的了解和認識是不全面的。這也是我們何香凝美術館舉辦這次展覽的初衷,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以及整體面貌呈現給觀眾,讓大家實實在在地去了解中國古代繪畫史。

「視頻」蔡顯良館長談清代繪畫的主要發展脈絡和兩個重要裡程碑

我們除了辦展之外,還開展了許多藝術的公教活動,比如邀請小朋友參加我們的美術館一些活動或者美術館之夜;舉辦一些培訓,這都是我們與大眾進行交流的一個渠道。我們美術館不能只局限於「美術」這兩個字,應該拓展美的外延,要著重於美來做文章。不光有美術的作品展,還應該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動,比如舉辦詩文歌會,邀請崑曲的名家來做講座;探討聲音之美,邀請主持人來講聲音的藝術。美術館是一個交流的平臺,不能只交流美術作品,只要是美的東西,我們都需要去傳播。

「視頻」蔡顯良館長談美術館不止「美術」

因為深圳是一個特殊的城市,這座城市很年輕,節奏很快。在深圳特區建立初期,可能在審美需求上沒那麼急迫,就像在創業初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休閒。但現在不一樣了,深圳特區已經建立40周年,同時也是全國的先行示範區。先行示範區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發展,還有文化方面的發展。美術館是一個充滿著藝術魅力的地方,能夠培養審美和思考的方式,在深圳的未來文化發展當中,美術館也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文化星空》節目訪談現場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術館經中央批准在深圳興建,1997年4月18日建成開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館名。為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現為中央統戰部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堅持以「特色立館、學術先行」為辦館宗旨,以「何香凝研究為中心,關注女性藝術,弘揚傳統文化,兼容並蓄,面向未來」為發展方向。

何香凝美術館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主體採用灰、白兩色調,典雅莊重。建築風格素樸大方,於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體現著現代感,更體現著何香凝先生一生的品格。

-展覽地址-

何香凝美術館1-8號展廳

-展覽時間-

2020年9月20日(周日)—11月20日(周五)

以婁東為線索,分六個單元主題:華亭血脈、集古大成、金針微度、麓臺精神、麓臺正脈、文治風華,展出包括「四王」「小四王」「後四王」及近代吳湖帆、陸儼少、朱屺瞻、宋文治等藝術家合計68件珍貴作品。希望通過系統的策劃呈現出清初以來,畫史所見「風格與世變」。

此次「家在婁水邊」專題展,匯聚了五十二件古典作品以及十六件近代名家精品,巨軸長卷,時間橫跨自清初到近代約三百多年,從中也折射文人畫史所經歷歷次重要變革。他們的風格是怎樣?他們的筆墨又精湛在何處?吾輩雖薦之,仍需要您親自品鑑,評述。古人云:煙雲供養,可以變化氣質。

相關焦點

  • 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展覽在京舉行
    ,國務院僑辦國外司原副司長連子,何香凝美術館原常務副館長樂正維,何香凝先生的家屬廖慰南,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蔡顯良,上海鳳凰衛視領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黃曉燕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畫院美術館副館長鄭智威主持。
  • 深圳大學美術館館長陳向兵:藝術教育與高校美術館
    》節目共同打造探秘美術館-館長專訪系列節目,邀請各大美術館館長作客全新融媒體演播室。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深圳大學美術館館長陳向兵,在節目中,館長分享了深圳大學美術館背後的故事。高校美術館的特別之處深圳大學美術館跟我們所熟知的深圳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等美術館有所不同。深圳大學美術館是依託於深圳大學的美術館,以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更加側重於教育層面。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不過,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眼中,當代藝術並不應當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它應當滲透進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而成為一種城市行銷的手段。臺南高雄的匹茲堡之夢今年4月,在一份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0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顯示,兩岸四地的城市競爭力綜合排名中,臺灣南部的城市高雄從前一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八名。
  • 來何香凝美術館找童年
    來何香凝美術館找童年 《葫蘆兄弟》美術設計原稿、《千與千尋》動畫美術原稿、《鐵臂阿童木》動畫美術原稿……7月18日起,到何香凝美術館7-8號展廳來尋找童年!每個人的動畫記憶裡,總有幾個印象深刻的主角。但你知道他們都是怎麼誕生的嗎?「生命的幻想 ——中外動畫藝術展」滿足你的好奇!展覽將持續至9月6日。
  • 一個民營美術館館長的焦慮與信念
    >撰文:鍾剛 每次見到深圳木星美術館創辦人、館長Windy,她都會非常坦誠地講述她在做美術館過程當中的遭遇。在木星美術館開館時,我們就邀請了參與建設美術館的勞務工人回來美術館參觀我們的展覽,他們是第一次以觀眾的身份進入他們辛苦勞動過的美術館,他們對美術館和展出的作品,雖然都不太理解,但卻明白藝術可以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他們為之付出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 文化「新地標」 網紅「打卡地」——揚帆起航的湖南美術館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省委宣傳部的親切關懷下,在省文聯的直接領導下,一年多來,湖南美術館以努力進取的姿態、攻堅克難的精神、抓鐵有痕的作為,為湖湘文化溯源續脈、為三湘文藝培根鑄魂,不斷唱響謳歌新時代、禮讚新湖南的主旋律,描繪出一幅幅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精彩畫卷,日益成為「文藝湘軍的新陣地、公共文化的新平臺、文化強省的新名片、湖湘文化的新地標」,逐步成為人們心中的網紅「打卡地」。
  • ...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攝影展於上海寶龍美術館隆重開幕
    《初見:費利斯·比託,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已於2019年9月10日巡展至上海寶龍美術館,於9月20日盛大開幕,寶龍文化執行董事許華琳、上海寶龍美術館副館長呂美儀、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創始人、館長謝子龍、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理事長謝嘉祺、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執行館長盧妮、策展人王溪等出席了本次開幕,開幕儀式過後,由本次展覽策展人王溪親自導覽,帶觀眾一起領略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
  • 「最年輕美術館館長」華麗轉身藝術教育掌燈人
    曾經在2013年,時年31歲的高鵬接任今日美術館館長,成為「最年輕的美術館長」之一;如今,年屆不惑的他告別美術館長的身份,擔任北師大未來設計中心主任。10月16日,高鵬接受記者專訪,講述了深耕美術館行業十年的感受,和他執掌藝術教育後的新目標。
  • 首屆雲端博物館周啟幕,130家博物館&美術館打造「百館直播季」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我們聯動中國最優質、多元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為公眾直播講解精彩的博物館文化與藝術。通過「百館直播季」,我們希望跨越地域、時間、文化,讓每個人都能與人類璀璨的文化藝術平等相遇,給暫時的困難帶來美好與希望。
  • 美術館是「視覺遊樂場」嗎?
    上海登記在冊的美術館有80 多家,每天向公眾推送的大量展覽和活動已經成為城市生活常態。其中最熱門的還是那些在西方美術史名家展、強調視覺快感的網紅消費展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公共教育推廣活動。這些展覽和活動確實產生了一定經濟和社會效益,但並沒有提供新的文化思考和空間,更加談不上對當代文化藝術的貢獻。中國的美術館應該清醒地把握自身定位及在當代的角色轉換,推動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空間」建設。美術館的精神性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認為「美育」可以激發情感,塑造人格。
  • 在廣東順德,安藤忠雄設計了一座美術館
    他也是目前活躍在全球建築界中設計美術館數量最多的一位建築師。安藤忠雄為順德設計一座美術館的決定多少令人有些驚訝,順德的很多頭銜——粵劇發源地、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家電之都——都與當代藝術無甚關聯。不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藝術土壤豐厚,在和美術館落成之前,順德幾乎沒有類似的藝術機構,當地人能在家門口看到的展覽多為書協、美協舉辦的書畫展、攝影展,對國內外最前沿的當代藝術缺乏認知。
  • 館長對話|UCCA館長:如何在上海的辦公樓裡「造」美術館
    近日,UCCA在上海舉辦了「想像力論壇」第一期,UCCA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在論壇舉辦之際接受了澎湃新聞採訪,透露了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的規劃:不同於工業遺址改造而來的美術館,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坐落於上海市區的辦公樓內。和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場館所擁有的「粗獷」相比,當美術館直接嵌入城市空間,將為其賦予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性格。
  • 湖北美術館活動回顧 | 十全十「美」 經典館藏
    這個秋天,一群觀眾匯聚在湖北美術館的展廳,在此即將舉行的是「小康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湖北9+1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的特別活動「館長導覽日」,這期由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先生帶領大家解讀作品背後的故事。
  • 挪中藝術館長對談:疫情後的美術館數位化,你必須行動更快
    亨裡克表示,現在蒙克美術館所面臨最大轉型就是數位化轉型,應將專業關注點放在如何把美術館建設得更加數位化。蒙克美術館官網的數位化設計蒙克美術館前不久剛在東京舉辦了一個展覽,在三個月的展期內共接待了37萬名參觀者。此外,美術館曾打造的數位化展覽在短短幾周的時間內就吸引了650萬名觀眾。
  • ...是連接日中文化的載體——訪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館長河野元昭
    新華社東京5月17日電 專訪:博物館和美術館是連接日中文化的載體——訪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館長河野元昭  新華社記者梁賽玉  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交融一直如大河奔流,而博物館和美術館可以說是連接日中文化的載體,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館長河野元昭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前夕在東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2015中韓日當代藝術展 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
    安永燦(韓)魚田 元生(日)2015年7月2日-7月7日,在著名的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舉辦了高規格的『2015中韓日當代藝術展』。時隔6年後的2014年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東京藝術大學校長宮田亮平等著名的三國代表雕塑家領銜的「藝象青島」在美麗的青島雕塑館成功舉辦,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和青島市城鄉規劃展示中心為東亞三國的藝術交流做出積極的貢獻,增進了地緣、人緣的融合,打造了國際交流的藝術大講堂。
  • 木心美術館慘遭抄襲?館長陳丹青回應:天下建築一大抄
    汪曾祺紀念館被指和木心美術館太過雷同,網友聲稱有抄襲嫌疑? 木心美術館館長陳丹青回應: 「就是很像吧,我笑出來了。」 「木心生前很欣賞汪曾祺老先生。」
  • 如何成為一名博物館/美術館館長
    3.比較看重學歷,更青睞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大型博物館招聘大學畢業生作為實習館長工作場合:博物館,美術館,畫廊,遺址等做博物館館長需要高知識人才,需要他們在自身興趣與專業領域致力研究或教學,內行的知識與自身名譽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機會,如管理更大規模,更有聲望的收藏展品或晉升博物館的高級管理職位。
  • 【館長新聞】吳經國先生一行赴超曠美術館考察交流
    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暨奧林匹克傳承委員會主席、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吳經國先生一行赴超曠美術館考察交流。
  • 沉浸音樂會緣何選址美術館?背後是大虹橋發端文化布局的先手棋
    可是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一場滿含溫情的《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卻在虹橋商務區的金臣•逸飛鳴美術館華麗綻放。當沉浸式音樂會選址美術館,兩者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背後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兩者手牽手結緣?答案是「文化虹橋」。   眾所周知,自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落戶大虹橋地區後,虹橋商務區除了聚焦會展、商務等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外,旅遊與文化等「軟實力」的供給效能提升也成為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