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說:「娶妻娶賢」,講的便是娶妻要擇賢良之輩,其實擇婿,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好的女婿,帶來的不僅是家庭和睦,還有生活上的欣欣向榮,以及給子孫們的榜樣作用。在這一點上,周先生便是如此。
溫州樂清南氏,在當地可謂是一個大家族。從宋代時便遷居至此的南氏一族,綿延近千年,世代經商,家境殷實,然而到了清末時期由於動亂的緣故,南家也逐漸沒落下來。1888年,南仰周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在南仰周出生沒多久,他的父親便因故去世,只留下南仰周三兄弟經營日漸衰落的家業。然而南仰周的兩個哥哥,只顧吃喝玩樂,沒有經商頭腦,使得原本已經敗落的家道更加衰敗。於是,年僅12歲的周於便開始接手家族事業。
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從十二歲開始,他就開始走街串巷,四處叫賣,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逐漸恢復了南家昔日的輝煌。而此時的他也成溫州地區遠近聞名的青年才俊,而此時南仰周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最終經媒人介紹,找到了一位溫柔體貼的妻子。南仰周的婚後生活幸福美滿,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南仰周結婚多年,但因為一直膝下無子而有些不盡人意。
雖然南仰周從未責怪過妻子,但由於婚後兩人一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再加上來自家族和長輩的催促,未生孩子這件事逐漸成了南仰周的妻子的心病,最終導致鬱鬱寡歡而死。痛失愛妻的南仰周也因此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可自拔,他甚至立下決心不會再娶。但他有一對好嶽父嶽母,趙氏的父母,深知南仰周深愛自己的女兒,對女兒很好,也就提議,將趙大小姐的妹妹嫁給南仰周做續弦,為南家傳宗接代。
對於娶妻子妹妹這件事,南仰周內心十分排斥的,可是嶽母隔三差五都跟他提這個事,最終拗不過嶽母的南仰周就勉為其難答應了。就這樣,南正裕娶了妻子的妹妹續弦,在續弦之後,不久二人便誕下了一子,南仰周為他取名南懷瑾。何為懷瑾?「懷瑾握瑜兮,窮不得所示」。可見南仰周對兒子濃濃的期望。
但是南懷瑾一點都不願意讀書,甚至考了倒數第一,連個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拿到。南仰周覺得南懷瑾不適合讀書,便準備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學習木雕。南懷瑾不肯,愛子心切的南仰周請來了當地有名的大師葉公恕給他輔導功課。經過三年刻苦努力,南懷瑾進步神速,終是沒有辜負父親的信任和老師的教誨。成為大眾口裡的國學大師,最終成就了自我。
縱觀南仰周的一生,其實並不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厲害角色。因為至始至終,他都沒有名動天下。可是,從生於微末,到扛起家庭的重擔,為一個支離破碎的大家庭撐起一片爭風擋雨的地方,這份責任和氣魄,又有多少人能夠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