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2020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於日前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演出季將以廣東省直院團為主體,涵蓋全省16個文藝院團、21臺劇目,演出持續至7月中旬,總計進行29場精彩演出。其中,由梅州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將於6月24、25日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
《血色三河》
據了解,廣東省已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階段,為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傳梅州紅色文化品牌,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友誼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聯合演出的《血色三河》將亮相廣州,這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於一體,具有客家特色、廣東氣派、時代氣息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
《血色三河》以三河壩戰役為題材,講述的內容主要是發生在1927年,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之後,起義軍南撤廣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追擊,敵人兵力十倍於我,慘烈的戰鬥一觸即發。共產黨員謝嘯天是客家人,他臨危受命,與共產黨員歐陽朵朵以假扮夫妻的身份先遣到家鄉三河壩徵船以備三河壩一戰。謝嘯天帶著歐陽朵朵中秋之夜回到家中,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兄長國民黨特派專員謝懷烈,謝懷烈是歐陽朵朵在黃埔軍校時的戀人,他此次回鄉的目的也是徵船。劇中人物在理想與信仰、親情與愛情、生死與存亡的抉擇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奮戰的故事,以小見大,充分展現出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反動派之間展開的激烈較量和廣大共產黨員堅守信念、勇於擔當、誓死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此次《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亮相,除了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負責演出外,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也協助創排並共同演出。該劇的題材原型發生在大埔縣三河鎮,該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的演員加入,有著特殊的意義。他們將以一場高水準的視聽盛宴,將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還原於文藝舞臺之上,讓更多的人了解三河壩戰役這段發生在大埔這片紅色熱土上的悲壯歷史。
該劇由梅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指導,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負責演出,不僅是廣東省、梅州市今年文藝創作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梅州市為貫徹落實廣東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會議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振興發展地方文藝工作,宣傳推介客都紅色資源,推動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打造的精品力作。
【全媒體記者】汪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