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經濟戰「疫」錄:約1.2萬家火鍋店外賣復工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夏賓)「等疫情結束,我要吃海底撈,涮毛肚、鴨掌、鵝腸……」微博網友相聲貫口式的評論,有人通過外賣,在家中把它變成了現實。外賣平臺「餓了麼」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範圍已有約1.2萬家火鍋店外賣復工,訂單每周環比增長超30%,成都地區的火鍋「點單王」更是一次性下單了110樣菜品。
外賣正成為火鍋行業復甦的突破口。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外賣佔據5.7%的市場份額。而從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火鍋外賣業務增速高於其他板塊,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目前我們店的外賣單量對比疫情前,已經增長超過三倍。」成都一家小龍坎火鍋店的負責人介紹道。據悉,小龍坎還通過淘寶直播,10分鐘賣出上萬份自熱小火鍋,同比增長1200%。
17年前「非典」暴發,海底撈門店營業額大幅下滑。彼時,海底撈想出了一個辦法——客人沒辦法進店,就給客人送上門。於是便組織店員為客人送餐,為了配送方便,海底撈還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店員再在第二天取回電磁爐。
此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外賣已成為餐飲業的普遍選擇,火鍋自不例外。海底撈、呷哺呷哺、大龍spaceD、撈王等連鎖品牌,電臺巷等此前未開通外賣的網紅火鍋,甚至是街邊的火鍋夫妻店,都可實現火鍋的「到家」服務。
從商家的策略來看,疫情期宅在家中,消費場景發生變化,「小火鍋」具有更大的優勢。海底撈小火鍋外送專注兩人小分量套餐;大龍spaceD推出雙人套餐,還上線大龍spaceD冒菜這樣更適合外賣的品類。
外賣帶給火鍋行業的不僅是多了一個銷售渠道。「餓了麼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已從單純的「到家」「到店」服務,向餐飲企業的後端深化,通過直播及數位化經營分析產品,多維度推動餐飲企業數位化進程。
疫情期間,眾多火鍋品牌試水直播,火鍋品牌的「掌門人」也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小龍象、珮姐老火鍋等品牌的創始人空降直播間與消費者互動,香天下老總通過測評自熱小火鍋,引導網友宅家也能吃火鍋等,持續的直播活動幫助商家給消費者建立起觀看習慣,促使消費者完成線上消費。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服務業發展處副處長鄭海濤說,「我們鼓勵重慶更多火鍋店藉助淘寶、餓了麼等平臺,開通線上直播,開展無接觸式的外賣配送服務,滿足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和居家的居民消費需求。」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當前整個社會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產生了一些新趨勢,新趨勢將帶來新機遇,以促進本地生活行業數位化生態轉型期的到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