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26日訊 接下來,杭州的陣雨或雷雨天氣將會增多,連續高溫趨於緩和。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
餘杭:10枚增雨火箭最終未發射
連日晴熱少雨,餘杭西部山區一些地方出現乾旱情況,有茶農反映部分幼小茶苗也出現了乾枯情況。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現場,工作人員會通過氣象雷達監測來看數據。
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人工增雨操作沒有進行,這樣的情況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家常便飯。」餘杭區氣象局的工作人員一邊收拾設備一邊告訴記者,人工增雨現場作業就是這樣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再看明天的條件吧,也許明天還會再來。」
富陽:人工增雨將持續一周
自8月1日以來,富陽累計降水量僅22.5毫米(以城區站為準)。只有8月4日一天出現降雨。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量,降低森林火險等級,富陽決定於8月25日至8月31日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備選作業地點有三個:富陽1號作業點(富春街道春華村磨刀坎水庫)、富陽2號作業點(胥口鎮巖石嶺水庫)、富陽5號作業點(常安鎮永安山滑翔基地)。
昨天下午一點半,記者來到永安山滑翔基地,富陽區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已將所處位置上報給了杭州市氣象局。當天使用的是BL—1A型人工增雨火箭,射程達8000米,一枚火箭影響範圍可達10平方公裡。每枚火箭箭身都有專屬編碼,可以在省氣象局專屬平臺上追溯來源和去向。
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其方法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雲中播撒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當天使用的增雨火箭,有效成分就是碘化銀。
14點,山頂飄著薄棉絮般的幾絲浮雲。富陽區氣象局副局長勞秀峰說,永安山是山區,加上今天台風外圍雲系影響,降雨條件比較成熟,但是具體能不能達到增雨條件,還要看後續的雷達回波。
14點半,永安山頂,西面有一大片厚厚的雲團。群山影影綽綽中,似乎桐廬一帶已經在下雨。大家在等的,也正是這片雨做的雲。
14點35分,開始裝彈。人工增雨作業,規範化要求很高。每個作業點都要安裝直通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無線監控。永安山這邊一半的天空都已被雲層覆蓋,太陽也躲進了雲裡,山頂涼風習習。現場的增雨作業人員都很受鼓舞:「條件很不錯,應該能給富陽帶來一場好雨。」
14點58分,隨著一聲令下,四枚火箭依次升空。發射後大約十秒鐘,才從雲層裡傳來隱隱的爆炸聲。昨天一共發射了十枚火箭,都發射成功。
「增雨火箭爆炸後,會分裂成無數碎片,每片重量不大於十克,不會對地面造成危害。」工作人員說,一些更大的彈種,則是用自帶回收降落傘的方式進行回收。火箭彈的目標,是定位點左上方的雲團,現在雲團底下應該已經在下雨,等這團雲飄過來,雨也就過來了。
16點左右,開始降雨。新登、洞橋、萬市等富陽西部鄉鎮普降大雨,其中洞橋鎮雨量最大,達50毫米以上。
建德:發射十幾分鐘後下大雨
從8月7日開始,建德市就沒有明顯降雨,一直持續晴熱天氣,多地出現旱情。
昨天,記者從建德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經同意,為緩解旱情和水庫蓄水,即日起到9月10日適時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楊村橋鎮王謝村西源水庫(建德4號作業點)、大同鎮黃壟村(建德7號作業點)、大同鎮上馬村(建德9號作業點)等是這次人工增雨的作業點。
昨天,楊村橋鎮具備降雨條件,當天下午建德市氣象部門發射八枚增雨防雹火箭彈,十幾分鐘後,半徑10公裡以內的輻射範圍出現了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