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沒有杭州小籠包?誰說的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魏水華 吃貨研究所

海南沒有海南雞飯、重慶沒有重慶雞公煲、蘭州沒有蘭州拉麵、杭州沒有杭州小籠包。以上四個,是美食圈著名的地圖梗。

但杭州真的沒有小籠包麼?杭州人的回答是:不啊,我們超愛吃。

小籠包 | flickr Pam Celeridad

01

我叫小籠饅頭

/ 不叫小籠包 /

「小籠」,顧名思義,指小蒸籠蒸製的面點。一般說來,一「客」小籠的份量,要控制在單人胃口以內才符合標準。

比如一籠一個的揚州灌湯小籠、一籠四個的無錫小籠、一籠八個的上海南翔小籠、一籠十個的紹興嵊州小籠,雖然個頭大小有別,但因為裝在同樣的容器裡,都被視作廣義上的「小籠」。

這是小籠 | stock.tuchong

這也是小籠 | stock.tuchong

相反,大蒸籠裡蒸出來的小包子,不管個頭再小,也不能稱為「小籠」。在杭州,這種大籠小包子有另一個名稱「喉口饅頭」——意思是一口吞。

最重要的一點是,「小籠」的後綴必須是饅頭,而不是「包子」。

在蘇錫常、杭嘉湖和上海為核心的太湖平原,當地人說的吳語方言裡,沒有「包子」這個詞。有餡兒的、沒餡兒的統統稱為饅頭。肉饅頭、菜饅頭、生煎饅頭、小籠饅頭……

吳語地區把有餡沒餡的都叫做饅頭 | stock.tuchong

事實上,餛飩、饅頭都是古漢語詞彙,餛飩來自「混沌」,饅頭來自「瞞頭」。蒙古入主中原時與漢語發生碰撞,餛飩、饅頭這種意蘊深厚的漢語詞彙,沒辦法翻譯成蒙古語,但流傳在市井中的民間簡稱「角子」「包子」則可以準確翻譯成蒙語「bansh」(扁食)和「buuz」。

這是後來餃子、包子在中國北方大規模流行的語言基礎,也是作為南宋故地的江南地區,依然堅持使用餛飩、饅頭的文化源流。

所以,正宗的長三角土著,絕不會把「小籠包」三個字連在一起。正經念法應該是「小籠饅頭」。從這個意義上講,北方城市隨處可見的「杭州小籠包」,都是山寨貨無疑。

北方常見的杭州小籠包店 | flickr suuuki mo

02

吳派小籠VS越派小籠

/ 基於地理差異的選擇 /

吳越兩字,在長三角地區常常作為整體出現,但吳文化和越文化,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

■ 吳派小籠

錢塘江為大致分界線,北邊以蘇州為核心的吳地,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良田,這裡崇尚婉約精緻的士紳文化。飲食也追求清淡、清甜的風致,清蒸魚、炒甜豆、鹽水蝦,是蘇州館子裡點單率極高的菜餚。

具體到小籠,吳文化區的蘇州、無錫、上海,大多以不發酵的死面做皮。這是為了能把麵皮擀得更薄,讓餡子呈現若隱若現的半透明狀態。且死面麵皮能捏出更多的褶子,體現精工細作的飲食態度。

吳派小籠用死面做皮 | stock.tuchong

吳派小籠的餡,大多嚴格遵循三肥七瘦的原則,用純豬肉剁制,並加入不同程度的糖、生抽調味,比如無錫小籠,因為加糖多,常常把外地人甜到懷疑人生。

此外,過去的老字號店鋪,還要加入一道「水打法」,把肉湯攪進肉餡裡,這樣做出來的小籠帶著一汪湯汁。但「水打法」費工費力,增加包小籠的難度,還會縮短肉餡的保質期。所以今天的店鋪往往偷懶,用肉皮凍和肉餡混合,也能把肉汁四溢的效果做得七八分。

帶著一汪湯汁的小籠 | stock.tuchong

如今影響力很大的小籠品牌「鼎泰豐」,雖然創始人是山西人,但他遠渡臺灣後,一直在上海老闆的產業裡打工,開始經營「鼎泰豐」時,也受到了上海朋友的指點。所以今天「鼎泰豐」小籠追求十八個以上褶子的態度,正是吳派小籠血脈相承的傳統。但為了工業標準批量出品,「鼎泰豐」小籠棄用水打法,把餡子裡的皮凍和肉糜比例都已經標準化、數據化了。

鼎泰豐的小籠屬於吳派 | flickr Jill Chen

■ 越派小籠

錢塘江以南,是起伏的江南丘陵。在這裡,市井文化對文人士大夫文化形成壓倒性優勢。而飲食方面,則多是濃墨重彩的梅乾菜、腐乳、南醃肉、醬鴨子。

這裡的小籠也秉承了這種市井江湖氣,大多以採用發酵後的發麵為皮,不講究褶子、也不追求半透明的視覺效果。如今很多酒店,為了視覺效果好,很多也會用死麵皮,但路邊小店大多還是用發麵皮。

越派小籠個頭雖小,但暄騰飽滿,最好蒸完後還有肉油從麵皮收口處溢出,油汪汪的,惹人垂涎。

越派小籠暄騰飽滿| stock.tuchong

越派小籠的餡料選擇也有著多元化的特點。除了豬肉之外,還會豐儉由人地選擇香菇、筍丁、荸薺、海米、青菜,用多種食材豐富層次進行餡料的調味,絕不會出現甜到膩人的滋味。

過去越地經濟落後於吳地,富庶程度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以紹興嵊州為代表的山區,過去往往窮得吃不起肉,所以還衍生出了豆腐小籠:以便宜的豆腐混合肉末,作為小籠內餡。利用豆腐吸味的特性,只耗費一點點的豬肉,就能做出更多小籠。

豆腐小籠 | 作者 攝

當時的人沒有想到,生活困窘下無心插柳的豆腐餡,居然能成為今天小籠的一大門類。

03

杭州小籠

/ 兼容並包的存在 /

夾在吳越兩種文化邊界線上的「後進分子」杭州,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

杭州人的餐桌永遠都是分裂的,一桌子菜,一半是標榜清淡致遠的吳菜、一半又離不開濃墨重彩的越菜。清淡的魚頭豆腐湯和重口味的蒸雙臭齊飛,在杭州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搭配。

具體到小籠,杭州也展現出極大的包容性。無論是精工細作的吳派小籠,還是市井煙火的越派小籠,都能在這裡找到容身之地。

在杭州,吳派和越派小籠都被這座城市接納 | stock.tuchong

同時,在這裡,江南的「小籠饅頭」被北方的同學們稱為「小籠包」,也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理解。北方之所以流行「杭州小籠包」,而不是無錫、蘇州、上海、紹興小籠包,大概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

別說了,肚子餓了……我現在下江南還來得及嗎!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作 者 名 片

你 可 能 感 興 趣 的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原標題:《杭州沒有杭州小籠包?誰說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招牌掛滿全國的「杭州小籠包」,原產地居然不是杭州而是紹興?
    說起浙江的小吃,「杭州小籠包」可謂是名聲在外,在國內任一城市都能看到掛著「杭州小籠包」招牌的小吃店。在外地朋友的眼中,這些「杭州小籠包」就是杭州的特色小吃之一了。 從味道上來講可能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最明顯的特點便是那些小籠包的「皮」,杭州本地的小籠包是類似於湯包的,皮很薄,而「杭州小籠包」裡的卻是皮比較厚。
  • 杭州小籠包,其實不源於杭州!真正發源地原來是這個地方?
    薄透鬆軟的外皮、香濃多汁的餡料,每天早晨,一屜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就能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作為中國的一種常見的早餐,杭州小籠包溫暖了幾億中國人的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遍布全國街頭巷尾的「杭州小籠包」並非源自於杭州,它的真正發源地是浙江紹興嵊州。
  • 為什麼小區門口總能找到一家「杭州小籠包」?
    因為很有可能,這個詞就是你早上剛在小區門口吃過的「杭州小籠包」,而杭州根本就沒有杭州小籠包。它是你的「杭州印象」之一嗎?「講真味道不賴,問題是在我老家,真的沒有這種小籠包啊。」早些年,不知道有多少去外地辦事遊玩的杭州人,被當地朋友問得一愣一愣的。因為那些問題,正是關於他們從沒聽說過的杭州小籠包。
  • 除了杭州小籠包你還知道哪些杭州的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宋詞中的柳永這樣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之都,古往今來錢塘繁盛。「杭州舊稱錢塘、臨安,是南宋的都城,富有的南宋在這裡推動了絲綢文化、茶文化、良渚文化,繁榮的煙火氣息和人文氣息至今仍留在今天的宋城。杭州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城市,看著西湖美景,聽著吳儂軟語的杭州話,品讀著杭州的特色美食,真是人生一大樂趣。下面就和小人物一起來看看杭州的一些美食吧。
  • 無錫人上海人杭州人吵起來了:小籠包哪家強?
    不同地名下的小籠包顧名思義,小籠包是用小蒸籠蒸製的小包子。一般大包都用大蒸籠,而小籠蒸製的小包子自然更加精緻、細膩。小籠包一般一籠蒸10隻,計劃經濟時代,4隻小籠收一兩糧票,一籠就是二兩半。大包則是一兩一隻。
  • 揭秘正宗杭州小籠包製作(商用)……小籠包子做作方法(第三集)
    小籠包子上集講做制小籠包肉餡,今天這集講小籠包製作,包括發好麵團的放鹼技巧,小籠包包製,蒸製三部分。揉搓麵團專用小籠包機器水開上汽水後蒸製最小15分鐘左右,如是取樣小塊確認放的鹼適合度。關於小籠包用鹼和面問題,比較複雜,需要多次從實踐中摸索總經驗(有興趣條友可私下聯繫我,將一一回復)。二:小籠包做作:準備好上次做好肉餡,從和好麵團中用刮刀取出一部分團面,揉搓成條狀(成人大母指大小),然後摘成5釐米長小劑子。再包包子一樣包起來。只是小籠包子沒有小褶皺。
  • 你吃的小籠包不是正宗的!這才是真正杭州美食,第4種馬雲也愛吃
    01 杭州小籠儘管「杭州小籠包」幾乎是各地人們的早點標配,但卻無法得到杭州人的認可。許多杭州人到了外地,看到各類早點鋪用著不同的蒸籠、不同的面卻頂著一樣的黑體字招牌「杭州小籠包」,內心都在憤懣地吶喊:「這才不是杭州小籠包!」。
  • 片兒川,記憶中的杭州味道
    六年前,剛回鄭州時,發現滿大街都是賣「杭州小籠包」的店,心裡就納悶:杭州有蔥包燴、東坡肉、西湖醋魚、宋嫂魚羹等等,可從沒聽說小籠包也很有名啊!可能因為老闆覺得知道嵊州的人太少,就借了杭州的名氣,才有了「杭州小籠包」的叫法。2015年,重回杭州遊玩,居然在靈隱寺周邊也發現了「杭州小籠包」的招牌,心裡不禁一笑。這沒有確切起源的一味小籠包,竟然在遍地開花之後,開始「認祖歸宗」了。
  • 杭州特色小吃有哪些?第五種你肯定沒有吃過
    杭州特色小吃有哪些?這是很多頭次來到杭州的人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現在的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吃這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當去到一個地方都想要去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來到杭州自然也不例外。杭州的小吃多到數不勝數,下面就來介紹幾種比較受歡迎的。
  • 逛吃狂吃杭州,這3樣美食不要錯過,別去河坊街吃美食了
    1.東坡肉傳說東坡肉是蘇東坡做出來的,誕生是在四川眉山,中間流轉到很多的地方,都沒有什麼大的反響,卻唯獨在浙江杭州開始聞名全國,所以東坡肉和杭州確實有著莫大的淵源。到如今,很多城市都能找到東坡肉的身影,但是如果你想要正宗且經典的紅燒肉,就一定要去杭州。
  • 杭州的10種小吃,就有3種是網紅美食,門口天天排長隊,味道一般
    杭州很美,不僅有美麗的西湖,還有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杭州宋城,南潯古鎮,天安島湖風景區等。除了旅遊景點之外,杭州的美食也很出名,尤其是杭州的一些小吃,如果去了杭州不吃這10種小吃真的是白去了。吃過3種以上的,才算是真正的吃貨!在這10種小吃中,有3種是網紅美食,門口天天排長隊。
  • 杭州這地方的餐廳排瘋了,真有那麼好吃?
    杭州這地方的餐廳排瘋了,真有那麼好吃?在杭州,吃什麼、上哪吃、怎麼吃,盡在「杭州吃貨」。當天中午招牌湯包和小籠包是必點的,有同事感慨,「這家店只有湯包和小籠包還不錯。」旁邊桌的朋友也暗戳戳地說,「他就是衝著小籠包來的,其他的都沒什麼興趣。」有位吃貨小夥伴評價說,「因為口味偏甜,相信北方人會非常抗拒。」除此之外,其他的產品,真的是吃了個「寂寞」,給你們拔草了。
  • 美食情報|誰說杭州城西沒有日料放題,這家不但沒有時間限制,吃完還...
    今年杭州的日料放題餐廳一家接一家的開業,可是很多吃貨說,杭州城西一直沒有大型的日料放題,想過癮就要趕很遠的路。其實並非如此,在西溪龍湖天街購物中心,就有一家名叫「虹料理」的日料自助餐廳。首次入駐杭州西溪龍湖的虹料理面積有800平方米,190個座位,20個榻榻米包廂,以及部分卡座。在整體裝修風格上,虹料理大量採用木質結構分隔空間,豐富視覺,以舒適風雅的純日式榻榻米包廂,為客人搭建隱秘性和安全性極強的就餐環境,有清淨自然的日式風情。
  • 在杭州一分鐘能做什麼?明天12點央視的流量要鎖定這裡!
    數字經濟,是杭州的一張金名片。明天中午12點,央視新聞會在湖濱步行街上搭設直播間,開啟一場新媒體訪談。四路直播記者深入杭州的不同行業,去發現1分鐘時間裡,他們的工作狀態。# 杭州湖濱街區在成片灰磚秀瓦之間藏身著非常多美食不得不說的就是1913年創建的知味觀了有這樣的一句話
  • 杭州旁邊有個深藏不露的美食小城,憑藉小籠包斬獲「全球第一好吃」
    小紅書©️ 自然而然它有著「全天下最溫柔的小籠「,是杭州小籠的發源地,比杭州的小籠包更好吃更地道。它藏於浙江紹興,這座名為嵊州的小城,從杭州自駕僅需2h不到就能直達。在2021剛開始的日子裡,找個空閒的時間去逛吃吧。
  • 再入臺客藍又見小籠包
    臺客藍品牌標誌臺客藍不是做餐飲的,但它又與小籠包有深深的聯繫,臺客藍因小籠包而聞名,也由於小籠包而立足於文創領域,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此小籠包非彼小籠包了,是的,臺客藍的小籠包是陶瓷製品各式小籠包,數量不一供客人挑選
  • 滿城飛絮 誰是杭州行道樹排名第一?
    其中一位費小姐在杭州工作三年了,陪著上海過來的朋友一起遊西湖,她笑著說天氣不錯,就是「風太大了,拍照不好拍」。「柳絮也蠻多的。」她的朋友說,「不過大家都戴著口罩,就還好。」繞回到南山路上,美院門口的空地上堆著四堆梧桐絮,旁邊正在清掃的大叔是美院的工作人員,校門口這片空地是他們負責保潔的,昨天輪到他做下午班,掃出來的梧桐絮也已經裝滿了3個大垃圾桶。
  • 第二十一屆中國(杭州)美食節盛大啟幕
    正宗的杭州小籠包、傳統好味道的法根糕點、富陽龍門的油麵筋、臨安的汪記山核桃、建德的麻餈……品質杭城,美食天堂,生活因美食而更美好。9月17日,以「網紅之城,美食天堂」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杭州)美食節在杭州盛大啟幕,旨在集合多類型美食產業業態,旨在展現杭州餐飲的深厚歷史底蘊及多元化發展,深化「世界美食名城」建設,弘揚杭幫菜文化,共同打造一場新消費模式下的美食嘉年華。
  • 池昌旭帥氣亮相杭州粉絲會 想學中文想發微博
    原標題:池昌旭想學中文想發微博   最近,韓國一線明星扎堆來杭州。繼前段時間的金秀賢、宋再臨、bigbang、Jessica之後,因韓劇《治癒者》圈了無數粉絲的池昌旭昨天也來到杭州,為某服裝品牌代言並開粉絲見面會。
  • 黃奇帆說的這件大事 全國都在學杭州 但是……
    在這一傳統外貿進化過程中,浙江有沒有機會培育出國內的跨境電商第一城?目前,浙江省內電商發展最快的杭州距離這一目標又有多遠?今天,就來聊聊跨境電商這個大買賣。在深圳、廣州、杭州、寧波等地,越來越多人正投身跨境電商出口。那麼,在這些城市中,誰發展最快?誰才是中國跨境電商第一城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得從兩個城市的跨境電商發展史說起。深圳、杭州,可以說是中國跨境電商的「雙子星」,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北喬峰南慕容」,他們在中國跨境電商方面各有所長,並各自影響著國內跨境電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