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蜜糖,彼之砒霜,重口遊戲不完全盤點

2021-02-07 遊戲篝火營地

Cult 片這種不用顧忌市場需求,全憑作者才氣揮灑的小眾狂歡產物,總是帶著一層強烈的個人色彩。用恐怖、暴力、性等元素,和歌舞昇平的主流審美區分開來。電影如此,遊戲亦是。有的把「重口」寫在臉上,滿屏的斷肢殘骸、血肉橫飛;有的看似正常故事,卻總會在不經意間漏出詭異設定。正所謂吾之蜜糖,彼之砒霜。一些愛好者甘之如飴的惡趣味,在普羅大眾那別說欣賞了,能忍著強烈不適堅持打完都算不錯了。


接下來,就給大家盤盤遊戲界那些十分爛俗又極盡誇張,超越底線的「蜜糖」們吧。


一些不忍直視的畫面


人的噁心感根源來自於基因本能的趨利避害,任何可能對「生命」造成損害的暗示,都會讓人心生厭惡。其中最直觀的,莫過對人體直接的破壞了。


遊戲作為一種強調對抗與戰鬥的娛樂方式,「暴力」元素總是難以避免的。而在一遍又一遍的視覺轟炸下,砍手斷頭等橋段已經很難說是重口。有的甚至成了基本元素,如果沒有那反倒顯得被閹割了,但總有那麼些「凸出分子」試圖用更上一層樓的暴力來詮釋自己的與眾不同。


《真人快打》


暴力在別處是渲染真實性的一種元素,到了《真人快打》這成了吃飯的手藝。硬扯脊椎、生拉腸頭,刺眼睛、捅下體,這些令人咂舌的刺激畫面,放在《真人快打》裡也就是個報菜名(內臟版)水準。雖然不願承認,但殘暴的終結技確實是他們的核心賣點之一。每次新作出來,玩家會不約而同地聚焦到「這次終結技又有什麼新花樣?」上。為此負責終結動畫的工作人員會翻來覆去地研究各種暴力手法,以求能夠想出更加天馬行空的終結技。你很難想像他們平時討論工作時,嘴裡會輕易地說出:「如何確保脊柱從身體其它部位被拔出時,玩家能感受到爆裂的感覺」。



《惡靈附身》


如果說《真人快打》的展示重點在於施暴的「過程」,那《惡靈附身》則更喜歡把注意力落在暴力的「結果」上,讓玩家不自覺地去想像造成這一結果的恐怖過程。用人手做出的玫瑰花、陳列在展架上的人體標本、堆在一處不知多久的斷肢殘骸。人體藝術家所創造的作品,就是用來渲染恐怖和詭異氣氛的。另一方面,怪物設計致力於把不協調的畸形感融入到人體裡去。依稀可辨的人類特徵,配上高度異化腐爛的肉體,就製造出了人頭蜘蛛、連體嬰兒、堆積人肉等看著就發怵的玩意兒,陌生的熟悉感是其設計核心。



《俠盜獵魔》


《俠盜獵魔》的核心玩法很直白,就是用各種殘忍的手段去殺死敵人。而與《真人快打》誇張戲謔手法不同的是,《俠盜獵魔》在極盡所能地把殺人和現實聯繫起來。


一群死刑犯被送到一座布滿攝像機的廢城裡自相殘殺,僅僅是供有錢人用來滿足自己變態的殺戮欲望。暗殺敵人的手法極其殘忍又真實,他們依據暗殺等級來提升殘忍程度。比如同樣是用鋼筆殺人,1 級是將鋼筆插入脖頸、2 級是從下巴捅穿口腔、3 級就是一陣亂戳直至面目全非。塑膠袋、碎玻璃、針筒等隨處可見的現實物品,都是遊戲虐殺手段之一。《俠盜獵魔》放在現在的話,大概會有個駭人的諢名 ——《殺人模擬器》。



《喋血街頭》


相比《喋血街頭》本名,它的另一個名字更廣為人知 ——《奪命郵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比《俠盜獵魔》更惡劣,《俠盜獵魔》好歹主人公還是為了生存而戰,殺的都是些變態死刑犯。而本作任務可以說是人畜無害,拿牛奶、送貨、搬磚。如果你願意,可以不殺人。當然,如果不殺人,這遊戲就沒什麼都沒有了。因為這遊戲的唯一樂趣就在於,去儘可能地去傷害每一個你見到的路人。遊戲提供了多種手段來幫助你達成目的,鐵鏟、汽油、吸塵器,除了這些「常規」武器外,還可以在人身上撒尿,指揮動物去吃人,沒有人會放著這麼多殺人玩意兒不用的。遊戲不俗的銷量也從側面反應出,確實有相當數量的玩家需要發洩負面情緒到無辜的 NPC 身上。而本作唯一能回饋給玩家的獎勵,就是散落的四肢、瀰漫的尖叫了。




《冷鮮肉》


不去專門查詢的話,我很難想像這款氣質驚悚的 roguelike 遊戲是國人作品。在《冷鮮肉》中,玩家需要通過不斷擊殺怪物,用它們殘缺不堪的血肉來替換人類部位。每個怪物都有頭、身體、腿三個部位可以被拆下來安在自己身上。這些部位會根據遊戲的進行不斷腐敗,要麼你換上新的,要麼放進冰箱裡「保鮮」。《冷鮮肉》的畫面類似於《饑荒》那樣的卡通風格,但詭異的肢體拼合體總是會用塞滿口腔的眼珠子、密密麻麻的乳首、生長到一半的手臂來提醒你,它的與眾不同。



《內臟清潔工》


還有那麼些重口作品,他們的表現形式不算暴力,也不用打打殺殺,從某種角度來說甚至算在做「好事」。


給英雄好漢們「擦屁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本作給了我們機會。扮演清潔工,用拖把、垃圾桶、焚化爐來清理滿地的血液和碎肢屍塊。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吧:暗紅色的房間遍布待清理的血塊,你小心翼翼的捧著屍塊前往焚化爐。屍塊不注意掉在地上摔成攤血漿,去拿拖把,回頭發現把血踩得到處都是。趕緊用拖把去擦,結果要不了多久就發現拖把本身也成血漿製造者了。好吧,先去洗拖把,洗完準備繼續,轉過身就打翻了水桶...哦不,血桶。



《廁所模擬器》


本作的重口味是純粹的,不含其它任何遊戲元素。我們在遊戲中只能做兩件事:按 E 拉屎 or 按 Q 撒尿。


本該用以提升遊戲體驗的物理引擎和逼真畫面,到了廁所的方寸之間,就變得很「魔幻」。屎很有彈性,會從馬桶中彈「飛」出來;屎可以一直拉,拉到整個廁所都是;馬桶裡的水也可以溢出來,讓廁所變泳池。遊戲「貼心」地準備了第一人稱視角,一些驚悚又刺激的畫面只有這個視角才能體會得到。那種抬頭看明月,低頭照溝渠的體驗.真是不可描述。



《血腥外科醫生》&《爛口腔大作戰》


光是聽名字就知道這倆不是什麼善茬。無節操的玩法配上噁心的畫面,專供特殊人群享用。這邊《血腥外科醫生》在用披薩圓鋸給病人開刀、點心夾取異物、打火機燙平傷口,出血太多就用吸塵器吸一下,骨頭壞了用電鋸弄碎就好。病人症狀通常都是什麼牙刷掉到心臟裡、蟲子在身體中亂爬、食人魚鑽進肚子等暗黑病狀。另一邊的《爛口腔大作戰》則要面對帶著唾沫星子的一口爛牙,耐心清洗上面的病菌。真是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惡臭,醜陋的外形就算最後修復好了你也很難說不噁心。


這類獵奇的小遊戲還有很多,給大家一個名單:《蚯蚓飯》《草泥馬兄貴》《進攻地球》《憤怒的公牛》《Genital Jousting》,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幾個不容細想的故事


歐美遊戲的暴力爽快,通常體現在轟飛他人或者打爛怪物身上。而在日式 GALGAME 中,受暴對象的卻往往是主人翁自己或者心上人。性、獵奇、血腥、陰暗,是它們的共同標籤。2D 插圖雖然不比 3D 建模那樣富有衝擊力,但文字創造的想像空間,同樣是動作遊戲難以企及的。讓人頭皮發麻的不是直觀的畫面,而是令人咂舌的劇情設定。


《3days》


「3 days」,顧名思義就是三天。遊戲的重口之處就在於,它推進劇情的方式。不看攻略,悶頭亂撞的話,你大概會以為遊戲 BUG 了,因為遊戲的劇情一直在 3 天裡重複。要想打破輪迴,就需要主動求死。不斷看著喜歡的人被殺。剖腹、肢解、虐殺,一遍又一遍。只有當你解鎖了足夠多的死亡結局時,劇情才能正常繼續下去。而後面等待著玩家的,是更多的花式死亡。



《Euphoria》


男的當「開鎖者」,女的做「鑰匙孔」,必須要進行「開鎖」動作才能繼續劇情。在這樣一個鬼畜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本作的重口元素就不難想像了。重口內容大部分都集中在對女性的身體凌辱和破壞上,各種你能想像到的裡番元素都會有。在放棄道德底線的情況下,重口程度可以說是「變態」,擠爆頭、削人棍、從眼窩劃眼球。而隨著劇情推進,會發現這世界觀的陰暗之處,比看到的還要多得多。在 H 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 H 你。



《蟲愛少女》


人獸,放在大部分地方都是禁忌的存在,恰恰是一條通往重口味的捷徑,但凡沾點邊的,那味道都不會輕。在眾多跨物種「交流」中,蟲子是最噁心的一種。特殊的生活習性和身體構造讓讓昆蟲成為了骯髒不潔、腐爛異化的代名詞;另一邊的柔弱少女卻是人類裡最潔白無暇的美好寓意,當這兩者以繁殖培育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時,你很難不去想像一個恐怖的未來。



《沙耶之歌》


作為重口味名作,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在虛淵玄描繪的世界裡,遊戲主人公因車禍導致認知障礙。正常世界和人類在他眼中成了腐肉臟器的噁心集合體。只有沙耶,原本是血肉怪物的它,在主人公眼裡成了汙穢世間唯一的潔白存在。哪怕後來他知道了真相,依然深愛著她,為了沙耶他寧願放棄人類的身份。沙耶為了回饋這份愛意,犧牲了自己,把他眼中充滿汙穢的現實給「淨化」成了美好的未來。



《sweet pool》


不要以為只有女性才是受害者,百無禁忌的重口味同樣也沒放過 BL 題材。由虛淵玄的徒弟淵井鏑操刀的劇本,有著男版《沙耶之歌》的名號。劇情設定是這樣,有一個宗教教主把自己的肉分給教眾吃,吃了肉的人,身體會被改造。因為女性身體構造會妨礙這種改造,所以只會僅寄生於男性體內。所謂的改造,就是把宿主改造成「雌體」或者「雄體」,被改造成雌體的男性,會擁有了「懷孕」的能力。他們彼此會釋放強烈的荷爾蒙吸引異性,進行交配。「雌體」會產出肉塊,這個肉塊如果被吃,就會繼續之前所說的繁衍循環。大部分遊戲畫面都由俊男和他們的肉塊所佔據,倒是挺符合「史上最獵奇的女性向遊戲」的宣傳口號。



結語


重口愛好者其實很好理解,就和喜歡玩過山車、蹦極的人一樣,體驗的就是駕馭禁忌的快感。不論是威脅生命存續的感官刺激,還是踏破倫理道德的心理刺激。但要玩家買單的一切前提,是遊戲主體內容足夠紮實好玩,否則只會淪落為單純賣弄重口的三流作品。可以因飽受爭議一時走紅,但無法靠博眼球永保常青。不少玩法貧瘠的重口系列都很久沒有續作消息了,有些跳票幾年都無法發售。那些作品被愛好者奉為經典的理由,往往都是重口之外的。



End




相關焦點

  •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原創首發吾之蜜糖,彼之砒霜,這是一句飽含辯證思維的一句話,大意就是:在我眼中視若珍貴的蜜糖,在彼眼中卻被視為堪比毒藥的砒霜。延伸一點來說就是: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切入點不同,自身經驗和體悟也不盡相同,由此而產生出對所觀事物相異的千差萬別的結論。
  • 程式設計師評雙十一: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中國聯通CDN分發情況  事實上, 每年的雙十一狂歡節都少不了CDN的助陣。分析CDN峰值,甚至可以直接但映出用戶購買習慣。雲計算增強IT彈性  為了保證雙十一期間伺服器不宕機,讓消費者更好地享受剁手體驗,電商平臺的IT部門一般都會在雙十一到來之前做現網壓力測試,做出大量的系統預留。從近年的用戶體驗來講, 雙十一的IT保障確實做的越來越好了。
  • 職場幸福的參照系,你終究不是我,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多年前(2000年前),在富士康現場工作,此時富士康是高速成長期,只要表現良好,一般過不了多久都會升為線長、組長、也有升為課長的。一位工友是銑工,技術紮實,工作勤奮,每次考績都被評為優等,但不擅交流,屬於內向型員工。
  •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這類號對我來說,沒有什麼閱讀價值,我個人不需要這些內容,而且對於別人如何處理與其朋友關係這類話題沒啥興趣,但是毫無疑問,它是個優質號: 第一,它是原創的。 這是一個內容創作者是否優質的前提。 內容這玩意兒,對於不同人來說價值差異太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訴求。 應了一句話: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雖然兩個人都沒有回出回應,但是火眼晶晶的媒體和粉絲四處找證據,比如:楊冪最近的妝容充滿了靈氣,一看就是被愛情滋潤的;一前一後發布海南三亞的照片;兩個人半夜沒事發動態,說「你好」;兩個人先後發過黑框照片;疑似楊冪和魏大勳的遊戲帳號,兩個人七夕組團打遊戲;……似乎一切都有痕跡,所有的線索都在說明——他倆談戀愛了。
  •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很容易和奇葩一見鍾情的4個星座女
    也許別人認為的奇葩,在有些人眼裡就是迷人的存在;也許大家公認的美女帥哥,在有些人眼裡就一錢不值。下面這四個星座,她們的審美獨特,角度刁鑽,很容易愛上別人眼中的奇葩,一起看看。1、水瓶座水瓶座聰明敏銳,但骨子裡卻有一種叛逆精神,對於那些隨處可見的大路貨不屑一顧,只喜歡卓爾不群,獨具特色的人。
  •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華胥引》中鶯哥因他從殺手變成小女生
    看過《華胥引》,我們為宋凝不值,罵沈岸渣男,本不想為沈岸辯駁,但是看了第二個故事《十三月》之後,才發現還有比沈岸更讓人不齒的人。如果說《浮生盡》宋凝與沈岸的一生給人的感覺是不平與憤恨,那麼《十三月》中鶯哥與容垣則是讓人不甘與心疼。
  • 彼之蜜糖吾之愛情:1000種人的1000種愛情
    彼之蜜糖吾之愛情:1000種人的1000種愛情近日熱播的妻子去旅行的真人秀節目,可謂是賺足了話題點和熱度。四組不同的家庭的妻子結伴去旅行,女人在一起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關於老公的孩子的,回憶曾經的愛情,吐槽自家老公的。
  • 《清平樂》:原著小說裡「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徽柔結局如何?
    一、汝之蜜糖作為堂堂一代大宋公主,小說中的福康公主徽柔,是宋仁宗趙禎的長女帝姬,她的生母是苗淑儀,她的嫡母是大宋當朝曹皇后。偌大的皇宮裡,都是她可以自由來去的地方。她的父親宋仁宗趙禎對她極其寵愛。生活的蜜糖可以說甜到掉牙了,還有什麼是不滿足的呢?二、吾之砒霜然而,人們沒有完全設身處地地站在福康公主徽柔的角度,是沒辦法領會在蜜罐子慢慢被砒霜毒死地窒息和痛苦的。沒錯,她福康公主徽柔是大宋朝第一公主,錦衣玉食,物質生活極好,要什麼就有什麼。
  • 狗市,狗事,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事件很簡單,可人們得看法卻各不相同,甚至於在網上開撕。一些人認為,走大街上都能發生意外,誰也沒想到狗會撞人。有一些人則是對狗恨之入骨,因為它們幹擾了別人的正常生活,就盼著出臺法規禁止養狗。我們不是聖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很正常,但是,不管愛狗人士怎麼義憤填膺,也該對自己養的狗負責,說句招黑的話,很多人是拿著狗當成孩子養的。
  • 《甄嬛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深度解析甄嬛傳
    曾有人說過,1萬個人就有1萬種江湖,這個江湖,男人跟女人之間從來都是不一樣的。甄嬛傳裡的人物這麼多,並且個性如此鮮明,我想這也是吸引著大家,為什麼要去看這部電視劇的原因吧。皇宮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操控了這麼多人的命運,扼住了生死的喉嚨,有的人活了下來,而有的人會被直接斬殺。
  • 《我的英雄學院 第4季》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小英雄很棒,但我不看了
    只是想到個事情,你說平哥一畫漫畫的,這些東西,他真的就不清楚嘛。退一步來說,就算他不清楚,他還要漫畫編輯呢,責任編輯主編呢,身為小臺柱,肯定不會任由瞎畫。這些東西,我覺得他們比觀眾,也就我們這些外行更加清楚,但還是毅然決然的這樣畫了。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原先奔著熱血漫而來的,因為看的迷之又迷,退掉了一部分。但這完全不重要。
  • 粉紅藥片 ▎彼之砒霜 吾之蜜糖
    ☞不關注當心倫家拿掉你的咪咪頭哦☜☞微信號:Midnight_SK
  • 《秘密》安之砒霜,趙之蜜糖
    趙敏赫&白智熙財閥二代與平民女友,可惜趙還是一個沒錢活不下的軟弱大男孩,不敢違背婚約又難以割捨白,間接導致了白和孩子的死。他的愛情和悲痛,在父親和朋友眼中如同是一場鬧劇,無非是丟掉了一個玩具,振作起來才是正事。閣樓哭泣、吞藥自殺、警局殺姜、被罰至無人島,最終只能賣了手錶和鞋子換錢偷偷給白母,白的死留給他的是滿懷的愧疚和仇恨,實際上,愛情已死。
  • 豆汁兒:外地人之砒霜,北京人之蜜糖
    豆汁兒之妙,在於燙4|到北京,不喝豆汁兒非好漢壯士,讓我們幹了這一碗豆汁兒!北京豆汁店推薦1|風靡京城的豆汁兒北京人之蜜糖,外地人之砒霜豆汁兒裡面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分,夏日解暑,冬日驅寒,四季皆宜。舊時北京人把它浸在冰裡解暑,咽喉腫脹一碗就能消除。
  • 虎撲:彼之流量,我之砒霜
    如果走到這一步,那麼今天的流量不僅毫無意義,更像是一劑砒霜。  虎撲的「不吹不黑」  「不吹不黑,新歌什麼水平?」  7月25日,在微博擁有近3300萬粉絲的歌手吳亦凡表示將針對虎撲體育網「不搞體育來搞我」的行為製作diss track(說唱回擊)之後,微博粉絲僅60萬的虎撲步行街以一貫的戲謔風格回應道。
  • 《咖啡王子1號店》韓劇,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韓劇,是女人的蜜糖,男人的砒霜。⒈最近陷入了韓劇漩渦。是一部很早就看過的劇,《咖啡王子一號店》。幾乎每半年就會看一次。因為懷孕帶小孩已經有三年沒有時間刷劇,這次有時間,偶然想起,一口氣刷了4遍(自己說出來都覺得好丟人)。現在幾乎不用字幕也能看懂。還不停的在百度、豆瓣、貼吧、微博搜索關鍵字:咖啡王子一號店/孔侑。
  • 郭德綱的教育之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2但是,教育方法是很難定義,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教育不能脫離環境,更不能脫離天性! 郭德綱紅遍大江南北,而且樹敵無數。看得出他很尊敬父親,很愛父親,但不親近。搬出家後,日常也不聯繫。上班在外,也幾乎不會想家,電話也是幾個月才打一次,日常也不聯繫,遇到困難從不聯繫家裡,遇上開心的事也不會想著跟家人分享,遇到坎坷總是有一種孤注一擲,因為自認為身後無人,只是盡一點為人子女該有的孝道。 我們不懷疑郭德綱對兒子的愛。也不懷疑父母對我們的愛,但是愛不愛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當從來不是劃等號的。
  • 陳凱歌:原配的痛洪晃的曾經,倪萍的砒霜陳紅的蜜糖
    陳凱歌把吐槽自己的up主大面積舉報,招致更多質疑,認為他活在過去的榮光裡走不出來,頑固又守舊。這不正是他對李成儒的評價嗎?平心而論,陳凱歌是一名優秀的導演,只是身上帶著時代的烙印。除了公認最好的《霸王別姬》,《道士下山》和《妖貓傳》也非常不錯。陳凱歌的電影,第一遍可能不知所云,第二遍第三遍,沉下心來看,其實寓意深遠,非常大氣。
  • 農村人玩抖音,彼之毒藥還是我之蜜糖?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抖音,於農村小夥伴又何嘗不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單是因使用者的不同就呈現出光怪陸離的紛煩場景:虛擲時光,沉溺其中,短短15秒的短視頻,一刷就是幾個小時,根本停不下來,將寶貴的青春年華就這樣白白的浪費而去!萎靡不振者,將抖音作為放逐心志的牧場。無所用心,不知進取,用廉價的愉悅刺激自己麻木的身體,用瞬間的快樂逃避自己應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