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人的踅面情結

2021-02-11 洽川飛夢

地道的合陽人,都有著濃厚的踅面情結。不論是男女老少,幾天不吃踅面就覺得少了點什麼,特別是常年出門在外的人,總忘不了家鄉的踅面,即便是出門幾天,回到合陽的第一件事也是先喋一碗踅面,心裡方才舒坦。

合陽人吃踅(xue)面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相傳漢淮陰侯韓信木罌渡軍破魏時,請當地老百姓幫忙,趕製出一種以蕎面作原料的溥麵餅,這種麵餅攜帶方便,吃時便捷,只要在開水中一涮,再調上鹽、醋、辣子即可,的確不失為行軍打仗用的快餐食品,可稱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方便麵」。後來又經過不知多少代人的改進,加入了「豬油辣子魚兒粉,花椒酸醋生蔥花」,使踅面這一食品發展成為合陽獨有的地方風味小吃。

外地人初識踅面,一般嫌蕎面黑乎乎的,不好看,又怕沒熟,更對紅油辣椒望而生畏,但若吃上一碗,頓覺筋道有嚼,肚裡暖和,口留辣香,有滋有味,才知道合陽人為何對踅面情有獨鍾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方小吃離不開水土,要吃正宗的踅面還得到合陽。踅面的製作工序分為磨麵、和面、攤面、切面、調食五道,與禮泉趙鎮的烙面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踅面用料是蕎面。過去賣踅面者講究自己動手,揀淨蕎麥淘洗好磨成蕎面。和面用大陶盆,一次要和幾十斤,蕎麵粉裡舀上水,用粗木棍順時針方向攪拌,這道工序最關鍵,必須攪拌均勻,稀稠得當。麵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才會好。

攤面專用鐵鏊,中心略凸,直徑二尺多,重幾十斤。舀一勺和好的麵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劃開、攤平、攤勻。據說「踅面」之「踅」,取其「踅來踅去」之意而得名。

蕎麵糊「踅」在鏊裡,鏊底用穰火,一面受熱變硬,即翻過來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疊在一起,折成四折,講究切功,用長刀切成細絲,須切得寬窄和麵餅薄厚一樣,四稜見線,才顯功夫。切好的面絲碼在木箱裡備用。

食時,把鍋中水燒開,放少許鹽,以防面入鍋裡變粘。把切好的踅面投入水鍋中,用筷子一攪,便可撈起。面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熟,沸湯中一燙,或幹或湯,悉聽尊便。吃幹時調上大油(白油)、大油辣子(紅油)、清油辣子、鹽、醋,蘸一點花椒麵,撒一點蔥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稀則要另調臊子湯的。吃踅面,大油絕不可少,蕎面調上大油,軟和又好吃。

踅面因食用方便,味美價廉,尤以酸辣出頭,適合北方人口味而成為合陽「第一小吃」。不僅是四時八節、婚娶喪葬時筵席上的必備之食,也是老百姓平常生活裡的食用之物。合陽人不分男女老少,上會趕集,都喜歡吃一碗踅面,吃得滿嘴紅油,煞是羨人,即使是大姑娘小媳婦,絲毫也不覺得難為情,反倒覺得這才把踅面的味兒道吃出來咧。逢年過節,不少人都要做幾十斤,用來招待親朋好友。

踅面一年四季都能進食,「夏吃解乏困,冬食驅冷寒」,常吃可以降血脂,平血壓,治便秘,調胃潤腸,既治病,又保健。

相關焦點

  • 陝西美食 合陽踅面
    品質生活 盡在好管家 黃河以她寬廣和無私,奉獻給合陽人一塊寶地,這就是著名的洽川,作為黃河灘涂的這片溼地,給了當地豐潤的氣候,提供給人們無盡的寶藏。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水產養殖,讓當地人受益無盡。
  • 【虹媒文藝】合陽所有人都吃過的美食,尤其在夏天~~~
    這之後,經過不斷改進,尤其是辣椒傳入神州並被用作佐料等,逐漸形成如今的合陽地方小吃——踅面。普遍或約定俗成認為,最地道並被視為正宗的合陽踅面,出自號稱「合陽首鎮」的坊鎮。而坊鎮踅面從選料、做工到口感、味道、品質最佳者,則首推被譽為「踅面狀元」的坊鎮坊東村人田茂林。2015年5月28日渭南市政府發文公布,合陽踅面製作技藝列入渭南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 合陽踅面:吃起來又熱又辣,非常的美味,喜歡吃麵食的可以試試
    合陽踅面:吃起來又熱又辣,非常的美味,喜歡吃麵食的可以試試大家好,這裡是天天吃一道,道道不嫌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一道美食很簡單,只需輕鬆幾步,就能在家裡吃上大餐,而且營養又健康,大家跟著我的步驟,一起操作起來吧。
  • 合陽坊鎮:「好人」踅面愛心理髮助戰疫
    合陽文明網訊(編輯正風 通訊員廉軍豔)當前,正處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為了守護轄區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坊鎮鎮村幹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放棄春節休假,連續堅守工作崗位已二十餘日,一直持續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
  • 支教情懷:離別合陽時再來吃碗坊鎮踅面
    邱丞麟 供圖  五年之前,我成功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從山東到陝西,相距一千多千米,我從一個海濱小鎮來到廣闊三秦大地;五年之後,我因自己是中國青年志願者研究生支教團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從楊凌到合陽,我早已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家鄉。
  • 【金水文學】我的家鄉 ,美麗合陽
    我的家鄉 ,美麗合陽                             文/周潔    戀家是每個人從古至今就流淌在血液裡的一種情懷。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會念「說一說俺的家鄉多美好。」長大後走遍天下。始終都覺得家鄉最美,故鄉人最親。
  • 陝西特產踅面怎麼做?陝西風味小吃?陝西特色美食麟遊血條面做法 ​
    黃師傅把紅紅的辣椒油、辣椒、花椒、大油等多種調料澆在上面,這樣一碗色味俱佳的踅面就做好了。合陽澄縣一帶的農民很喜歡吃踅面,特別是老人們每逢趕集上會的日子,他們總要吃上一碗踅面解解饞,這是幾十年的老習慣了。
  • 【合陽·隨手拍】2020.12.26合陽這些事
    ~隨手拍合陽
  • 【合陽·隨手拍】2019.9.8合陽這些事
    ~隨手拍合陽~歡迎投稿爆料~人人都是攝影師小編PS:現在農村的小院真是不比城裡的別墅差,房子很寬敞,住著不會覺得擠,環境和空氣也好,而且還能照顧得到父母,真是讓人羨慕啊!小編PS:花饃,老人都稱它是吉祥物,婚嫁必需用的。合陽各個地方的婚嫁花饃也是各有講究,希望這種花饃技藝可以更好的傳承下去1
  • 【合陽·隨手拍】2017.9.16合陽這些事
    ~隨手拍合陽~歡迎投稿爆料~小編PS :合陽老人都有一個愛好,愛看戲。鄉下唱戲,絕對真實。戲班人,真真切切地在臺上唱念做打,一舉一動,看得一清二楚。小編PS :合陽孟莊的酥梨,曾榮獲楊凌博覽會金獎。孟莊是遠近聞名的酥梨基地,氣候有利果品生長,酥梨喜獲大豐收,碩果纍纍,喜不勝收,全年各地客商不斷,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各國。
  • 王子輝專欄 | 伊尹故裡在合陽
    這位宰相廚師或廚師宰相,乃是陝西合陽夏陽地方人。古書中說,伊尹未發跡時『耕於有莘之野』。『有莘』,是當時一個小國,其地舊日民間相傳即在今夏陽。好多年前,我舌耕合陽,曾遊夏陽,還見過刻有『伊尹耕處』字樣的石碑」。看到楊春霖教授文章後,又查了當時出版的《河南菜譜》序言裡提出「伊尹是河南陳留人」的說法後,兩相對照,分歧明顯。
  • 你知道合陽2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有什麼?
    合陽提線木偶戲劇目豐富,最受群眾歡迎的是「三箱(廂)」(《百寶箱》《囊哉裝箱》《西廂記》)「二樓」(《謫仙樓》《鴛鴦樓》)「雙釵」(《金琬釵》《雙鳳釵》)以及《蝴蝶杯》等。合陽提線木偶戲具有獨特的聲腔,悲壯蒼涼,委婉細膩,頗具秦地風韻。合陽提線木偶戲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金水文學】一碗吃不厭的合陽美食——西紅柿泡饃
    這是9月11日慕名與《洽川周刊》主編趙向群先生數次相約、因忙失約終利用星期天履約,品嘗隔窗吹喇叭---名聲在外的中華烹飪鼻祖合陽伊尹故裡馳名傳統美食一絕----合陽四季青大酒店小吃一條街李家燒烤特色美食西紅柿泡饃的感受,而這只是李家燒烤李振江師傅的西紅柿泡饃系列之一絕也。
  • 陝西合陽公安偵破罕見殺人碎屍案紀實
    守安有責的陝西合陽警方鏖戰60餘天,成功偵破了這起殺妻分屍的家庭慘案。是誰導演了這幕令人痛心的家庭悲劇?報案:黃河岸邊現大案 化肥袋內裝屍塊俗語講,人勤春早。新春剛過,坐落於黃河岸邊的合陽百良榆林村,樸實勤勞的人們便走進蓮池,播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