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的《德雲鬥笑社》上線四期了,這檔德雲社的團綜節目給期盼許久的觀眾,帶來了新的歡笑。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之後,說學逗唱的哥哥們憑藉這檔真人秀成功脫穎而出。
開播不久就獲豆瓣8.0的高分,和b站上新的《說唱新世代》一樣,這檔《德雲鬥笑社》也同樣出自嚴敏團隊之手。節目好看好笑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極挑」風。所以,為何萬物皆可「極挑」?
先看相聲怎麼鬥笑?
首先節目定義為喜劇廠牌真人秀,由德雲社班主郭德綱對社內的九位成員進行內部考核,每期通過任務挑戰、相聲創作,進行重組搭檔和末位淘汰,最終在九人中選出一位德雲「新一哥」。
從整體設計來看,這檔德雲社團綜還是以比賽的形式推動劇情,通過相聲競演的方式累計積分,進行名次排位,最終末位淘汰演員。
每期競演的得分主要由郭德綱、于謙代表的「專業評審」和42位觀眾代表的「大眾評審」投票組成。在競演過程中,郭德綱每計一票代表扣一分,于謙則相反。兩人從專業角度評判演員實力,觀眾則更多的偏向於人氣。從本質上看,和眾多選秀節目也無差別。
在每期相聲競演之前,演員們都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任務挑戰來獲得優先選擇搭檔的權利,任務挑戰就是圍繞著主題的真人秀遊戲,比如金手指追逐戰,就是大魚吃小魚,比數字大小的簡單遊戲。
但是每期的合作搭檔都是大家自由選擇。儘管九個人中有原生搭檔如孟鶴堂周九良等,但是每期的相聲搭檔都具有隨機性,有的會參與到群口相聲,有的直接獲得和郭德綱搭檔的機會。
所以節目看點除了精彩的相聲表演以外,還有不斷重組的人物關係。以往臺上的相聲搭檔被打亂重組,可以看到不同師兄弟之間的配合和化學反應,有的也是線下不曾見過的演出形式。
觀眾在這檔團綜裡,不僅能看到演員們準備相聲、臺前幕後的真實狀態,也能看到他們在真人秀遊戲環節中的真實個性。不論觀眾是否真的是相聲迷,都能通過這檔節目進一步了解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也更能了解相聲這一文化形式。
相聲包裝下的「極挑」
節目構成和規則現已簡單明了,但到底為何有明顯的「極挑」風格呢?從節目製作的角度來講,導演嚴敏的風格主要突出兩大特點:靈活的規則和反轉的結局,這兩點都直接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真人秀中的戲劇張力。
節目上線四期,還是當屬首期節目裡的戲劇張力最大。一前一後的劇情設計能自然的激發出演員在不同場景下的狀態和反應。家宴開始的選座環節首先就立住了德雲社長幼有序的文化,通過吃麵這一環節的設計,指出來各個演員的現有問題。
到了最後的相聲競演環節,通過一道門劃分出兩個場域,給演員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郭德綱和嶽雲鵬坐在臺下,于謙帶領觀眾坐在「第二現場」觀看表演,演員錯愕的臨場反應帶來最真實的戲劇效果。
既點明了德雲社從最初只有一兩個觀眾起,到如今的發展歷程,也通過一前一後的兩個場景,將郭德綱、于謙兩位評審的不同功能交代給觀眾。
到後面二三期的劇情設計,都不如首期節目來的更為驚喜和巧妙。「金手指」 的點撥、「打團架」的配合都是為了戲劇而戲劇,演員都在場域裡配合著演出,反而失去了反轉的效果和出人意料的驚喜。
其實除了戲劇張力外,節目做的較好的還是注重了戲劇的完整性。大的故事在說德雲社內部考核選出「新一哥」,每期又有單獨的故事,比如第一期立住德雲社的文化,講述了家門規矩也追溯了德雲社歷史。
到第三期就在講團結的故事。講述的方式除了依託於德雲社相聲文化以外,還進行了戲劇上的創作,比如開場就上演了一場郭家班、於家班打群架的戲碼。
除了故事裡的人物以外,節目新增了一位「說書人」的角色,閻鶴祥通過說評書的方式在節目的首尾出現,進行故事的串聯,這是綜藝裡不多見的手法。既總結完善了敘事,同時也很好的嫁接在相聲文化之上,讓節目風格更加明顯。
好看之餘有問題嗎?
雖說節目因規則和劇情設計有不少看點,相聲演員們本身又有很好的喜劇節奏,能夠在真人秀中貢獻出好笑的內容。但是節目還是有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存在。
最基礎的就在於戲劇的張力有時候很難發揮出來。由於「極挑」的方法論講究人物在遊戲設置和劇情設置下能夠釋放出不同的狀態,但是照搬換了主體之後,有時候也很難完全成功。
原因一是德雲社有極強的文化體系,講求尊卑有序、以「禮」為先往往和「極挑」中的「冒犯」產生矛盾。比如他們始終在師兄弟的禁錮之下,郭德綱、于謙作為兩座無法逾越的大山,始終橫亙每期的任務挑戰中。
所以演員們還沒在遊戲裡玩得開,就會自然的迅速收緊。同時為了節目的戲劇性,郭德綱有時會和導演嚴敏的角色重複,他會代替嚴敏來發布指令,但很難收穫同樣的戲劇效果。
在《極限挑戰》裡,嚴敏是孫紅雷、黃渤、黃磊一眾六人的對立面,通過遊戲的發布和設計「捉弄」嘉賓,同時也反被嘉賓「拿捏」,最終節目的戲劇效果是一張一弛,相互牽制所帶來的。
但郭德綱作為班主,時刻掌握威嚴和權利,雖然在節目裡試圖通過戲劇形式讓演員們玩起來,但是卻很難有好笑的空間和真實的動力。比如第二期指定秦霄賢是金手指後,讓師兄弟們反覆跳水,就沒有理想中的喜劇效果。
原因二是「極挑」的遊戲精神在於「未知的結局」。但是在德雲社的這套文化裡,一切結果還是由郭德綱決定,這是無法改變的規則,所以很難再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愛徒」始終沒有走下神壇,小輩們往往游離在邊緣。
當然,這些問題也都是在現在的製作體系之中無法解決的,也是節目組在規則之下妥協的部分,本身沒有影響節目的整體看點。
對於一檔真人秀節目來說,《德雲鬥笑社》既開拓了新團綜的打開方式,同時也重新開啟了喜劇題材的另一種模式,是當下市場裡品質與流量兼備的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