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吳濟海)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臺灣書店業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據悉,本次書展由大陸華藝出版社主辦,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天龍書局、萬有樓股份有限公司、麗文文化事業機構等臺灣圖書經營機構協辦。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北天龍書局負責人沈榮裕介紹,本屆書展圖書全部由臺灣高校師生展前甄選,做到了教師想要,學生想讀。參展圖書來自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廣西師大出版社等大陸知名出版機構,很受臺灣高校師生歡迎。書展結束後,參展圖書將免費贈送給臺灣高校圖書館收藏,以豐富館藏、擴大簡體字圖書品種和數量。

  在臺北「書店街」重慶南路,天龍書局已在此耕耘數十載。十多年前,書局開始轉型,以銷售大陸簡體字書籍為主營業務。沈榮裕說,2008年至今,天龍書局進口大陸圖書近1000萬本。早年文史古籍、中醫藥類圖書很受臺灣讀者歡迎,近年來英語教輔、理工類圖書更受青睞,尤其是人工智慧、計算機編程等前沿科技圖書,銷路很好。

  今年7月,天龍書局與浙江新華書店集團籤署合作協議,書局採用浙江新華書店集團提供的資料庫系統,用大數據技術統計、分析會員的購書習慣並推薦購買新書書目。「大數據管理的效果很好,銷售額提升明顯。以前一個禮拜我們進貨100多箱書,現在上升到200多箱。」沈榮裕說。

  一位天龍書局的老顧客謝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經常來店裡購買大陸新出的IT類圖書。「大陸人力資源雄厚,科研水平高,外國科技類的最新學術成果很快就能引進並翻譯出版,書的價格還比臺灣便宜。兩岸同文同種,我閱讀簡體字沒有障礙。這些優勢都吸引我經常購買大陸圖書。」

  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許慶祥表示,臺灣市場較小,專業程度高的書籍出版不易。「銷路可能只有300本,但出版社至少要印2000本才能回本。市場狹小導致許多學術著作無法在臺出版。但大陸市場廣闊,學術類圖書的銷路好得多。大陸出書,臺灣售書,雙方互補,互利共贏。大陸圖書填補了臺灣市場的空白,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兩岸讀者對知識的渴求都一樣。大陸有這麼好的書到臺灣來,我們和讀者都很興奮。我的書店來到重慶南路已有43年,這幾年書店業不景氣,許多書店轉型或關門,是讀者的熱情支持著我堅持下來。」沈榮裕說,由於簡體字圖書受到臺灣讀者歡迎,天龍書局營收「逆勢上揚」,他期待用更多優質的大陸圖書增進兩岸民眾了解,回報臺灣讀者厚愛。

相關焦點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發展進步是臺灣的重大機遇
    海外網1月13日電 1月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表示,我們已經連續好幾次發布會涉及到相關問題。
  • 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16:49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從雜誌望出去,看到的臺灣書店風景丨雜誌*書店 1
    在此之前,我只有一本《小日子》26期,講述臺灣書店的故事,當時因為人在大陸,淘寶各處都找不到,心焦極了。後來,機緣巧合,當時的有位做遊戲相關行業的朋友得知我在尋找這本雜誌,就大方贈予我了。雖然過去了兩三年,但是還是想和這位朋友再說幾聲感謝。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 2
    《旺報》「兩岸徵文」園地開闢以來,提供了兩岸讀者深入了解彼此的交流平臺,普受讀者青睞。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是廣大臺胞的重大利好。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拜博戰投臺灣行·第六天
    黎昌仁一行與美生牙醫團隊合影留念6天時間裡,黎昌仁一行足跡留在臺北、高雄、臺南、臺中、彰化、新竹等地,對美生牙醫團隊、ABC牙醫聯盟、還有臺北醫學大學、欣向美牙醫診所、民德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維藝美學醫美診所、博世牙醫診所等臺灣著名口腔醫療企業進行參觀學習,與一眾成功企業家、行業內權威專家就經營管理、醫療創新、培訓體系等方面內容進行深入探討,雙方均獲益良多。
  • 臺塑董事長王永慶:臺灣和大陸是家內人
    王永慶16歲就離開臺南老家開米店謀生,38歲時創辦臺灣塑膠公司,成為一生的轉折點。今天,臺塑關係企業旗下計有臺塑、南亞、臺化等20餘家企業,在島內外多地設廠,是島內最大的民營企業,對臺灣經濟發展貢獻良多。回憶創業數十年的箇中滋味,王永慶說,當年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人是很辛苦的,「用功才可以吃飽三頓飯。
  • 《美麗人生》感謝評論 獲益良多
    看了大家都評論,獲益良多,假如僅僅是我說的上面這幾點,電影估計還達不到神片的標準。影片中,有很多伏筆和暗示,都是我看電影的時候沒有注意的,例如,在集中營,和醫生的對話,有很多觀點,其中一個觀點我甚是認同。醫生用謎語的方式暗示基多,他無能為力幫助他們逃出去,他想了很久,晚上睡不著覺,但還是沒有辦法。然後基多領會到了,只能靠自己。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開幕式上,劉泰(右)向參展高校贈書。現在很多書臺灣都不出了,大陸的出版物彌補了空白。」10月11日,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會標下,大陸出版的各類書籍散發出滿室書香,「第二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在臺北宣布開幕。
  • 臺灣書商: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
    近日,記者來到臺北的這家天龍書店看到,書店裡布滿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各類書籍,儘管已是晚飯時分,書店裡仍有多位顧客在此選購書籍。【同期】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裕大陸本身書出得很快,書種又多,印刷又漂亮,所以一般讀者基本上一個禮拜不止來兩天、三天,甚至有的每天來,因為現在大陸出的新書很快,而且我們一個禮拜都是進兩百多箱的書。【解說】沈榮裕介紹,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他已經從大陸引進圖書超過千萬本。
  • 臺灣工業總會白皮書公布!疫情期間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想「離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倪浩】臺灣經濟的重心到底維繫在哪裡?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中美衝突以及疫情爆發因素,進一步強化臺灣產業「全球多元化布局」的衝動。但臺灣最大工業行業組織臺灣工業總會近日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兩岸經濟深度融合使得臺灣已無法割捨大陸。尤其疫情以來,大陸對臺灣經濟模式的影響進一步凸顯。
  • 大陸圖書走進臺灣校園
    深圳特區報訊 (駐臺記者 林捷興) 「2016大陸優秀圖書校園巡迴展」12日上午在臺北開幕,即日起至年底,將有200餘家大陸出版機構的優秀圖書在臺灣十餘所大專院校巡展。 據了解,目前大陸售臺簡體字圖書有一半以上讀者來自臺灣的大學校園,以文史哲類圖書為主。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雁默:淘寶臺灣掏空臺灣?想買東西早就去大陸淘寶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淘寶臺灣」被臺灣當局視為陸資被整,有大陸讀者認為這樣正好啊,臺灣要自我封鎖,放著這麼好的平臺不用,損失的只能是自己。筆者身處臺灣,再次可以提供讀者三種視角:政治視角,臺灣電商視角,買家賣家視角,來看看淘寶臺灣被逼撤資的影響。
  •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2012年10月25日 10: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媒:萬一真的激怒大陸,對臺灣來個經濟封鎖,臺灣吃得消嗎?
    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將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將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劃機遇,見證並推動兩岸產業不斷走向深化。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愈來愈大。
  • 大陸歌曲頻頻「攻陷」臺灣 《我們不一樣》在臺灣奪冠!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年像騰格爾、王菲、那英、胡彥斌在臺灣都很受歡迎。與《我們不一樣》具有相同走紅經歷,大陸歌手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在臺灣健身房、便利店等公共場所也是「幾乎天天聽到」,這些大陸熱門歌曲都持續搶佔著臺灣KTV排行榜。
  • 綠營「媚日仇中」撕裂臺灣社會——戚嘉林談八田與一銅像斷頭事件
    原標題:綠操弄「媚日仇中」,臺灣社會已被撕裂  八田與一銅像斷頭案,被島內某些媒體形容為「震驚臺灣社會」,臺當局從上到下表現得相當緊張,NHK、共同社、《產經新聞》、《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也予以高度關注。針對這個大陸讀者不太了解的歷史人物和新聞事件,記者採訪了著有《臺灣史》、對日據史有深入研究的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