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是一部大膽的作品。它有著稀缺的類型元素,而且較為成功地將動作和愛情,大歷史與小人物,嚴肅題材與喜劇氛圍巧妙拼接,整體成色不俗,有著黑馬的潛質。
從片名就可以看出影片的故事主線和敘事基調。東北地域文化,且有著一定的時間界限,80年代初的東北大廠裡,無論是服化道,亦或人物性格,都會喚起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但更重要的是,這部帶有歷史印痕的電影同樣能激發現代年輕人的審美期待。
影片男主角劉海柱是典型的硬核東北爺們,人狠話不多,遇到邪門歪道,立刻拍案而起。但這樣一個糙漢子,遇到動心的女孩,立即手腳不聽使喚,舌頭也似乎打了結,吞吞吐吐,磨磨唧唧,和之前的威風判若兩人,多了幾分可愛。
圍繞這位「孤膽」英雄,影片從動作和愛情兩大類型元素中不斷深挖。影片僅僅開場13分鐘左右就出現了炫目奪人的動作場面。
劉海柱深入虎穴,以一擋十。這段動作戲頗有點韓國經典影片《老男孩》的影子。封閉狹長、陰暗逼仄的走道裡,劉海柱和偷廠區自行車的反派組織成員一陣混戰。
整個動作場面由幾個漂亮的長鏡頭組成,隨著劉海柱的動作,畫面不斷後拉,始終保持著刺激的中景別,凸顯人物之間的動作程度,也能讓觀眾在暗光環境下看到角色的面部表情。
這段驚豔十足的動作戲很快為影片打下了硬核的基調。加上幾個輕巧的轉場,從走道突然打進隔壁的房間,只聞聲響,不看動作,不直接呈現打鬥,而是用聲音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力。
另外還通過害怕到鑽入桌底的小混混來表現動作場面的激烈,以及男主角劉海柱的強悍。
不過幾分鐘的動作場面,導演調動了多個電影感官元素,刺激大眾的觀賞體驗,讓影片體現出高素質的整體效果。不僅在動作場面上,導演周潤澤對於文本層次感的追求還體現在了愛情戲上。
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情感戲發生在錄像廳內。男主角劉海柱終於找到了機會和女神「近距離接觸」。電視上一開始播放著含蓄的國產愛情片,電視上的男女主角相互試探,就像熒幕外的劉海柱和女神的關係一樣。
電視上談情說愛,電視外眉目傳情,筆記本示愛告白。就當兩人的交談進入新的階段時,錄像帶突然出了「故障」,老闆「貼心」地換上了一部港片,由周潤發主演的,令他名噪一時的《愛欲狂潮》。
這部影片講述了面對生活壓力,男主角與愛侶在夜晚進行刺激狂歡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無疑就是電視機外,劉海柱與女主角的內心寫照,雖然情慾被點燃,兩人都希望關係有突破,但特殊的現實和歷史環境,讓他們不得不壓抑內心的情感,最後只能逃離錄像廳。
電視上的老港片與男女主角的情慾噴張與壓抑相得益彰,既表現了時代特徵又豐富了人物心理層次。電視機內外形成的影像文本之間的互文對應關係,還增加了人物情感以及劇情的衝突,不至於讓觀眾陷入觀影疲勞期,始終保持對銀幕的關注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還嘗試在正劇中融入一些喜劇元素,但又避免浮誇的搞笑。而帶有一點黑幫元素的故事與人物設計,也是國產影片中較為稀缺的類型電影,多種類型元素在影片中得到了較為自洽的融合,讓《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有了點黑幫動作片的「內味」。
影片對於類型元素的探索與打磨,為成片質量提供了保障,算是給影迷送上了小小的驚喜。
除了類型元素的驚喜,影片在人物塑造和時代群像的描繪上同樣頗為出彩。影片的核心無疑是男主角劉海柱,他從「好鬥」到「說理」,最終又被逼迫使用武力,但卻「手下留情」。
遠離暴力,離開黑暗,走入光明,人物的成長路徑與弧光轉折是影片的敘事主線。而影片對於劉海柱的刻畫,在動作戲和愛情戲兩個維度來回穿插,從多個側面表現了他的微妙轉變,以及對自我的全新認知。
劉海柱的轉變還突破了時代的界限,對當今的年輕人具有現實意義。衝冠一怒為紅顏,路見不平一聲吼,對於現在的社會現實環境來說,純粹依靠暴力明顯行不通。
劉海柱在時代和制度的限制下,也逐漸明白了這一點。用聰明的方法表現熱血男兒的氣度,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更值得學習和體味。方式和方法永遠比立即行動更為重要,相信大家在看完影片後會深有體會。
另外,《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還原了80年代的東北人物群像,特別是老工業基地船廠內部的人際與組織關係。而劉海柱恰好就處於這群人物的中心,劉海柱與其他群像人物之間的互動,以及隨之而來的相互改變,將我們帶入到了那個熱血激情的年代,表現了極具個性的人物角色在大時代下的自我認同,成功將宏大歷史與個人書寫融合自洽。
另外,影片對於類型的打磨糅合,也擴寬了影迷的審美範圍,無論是普通影迷,亦或資深書迷,都能從影片中獲得愉悅感。作為一部電影,帶給大眾快樂,加上一點思考,這就是最成功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