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女頻,似乎很流行那種「甜蜜得有些淺薄」的甜寵類小說。在這種甜膩膩的潮流中,晉江文學城作者「馬桶上的小孩」創作的《帝王之友》仿佛一股清流。在筆者看來,這是一部頗有思想深度,並且經得起咀嚼的歷史言情小說,塑造了一對激情與基情交雜,熱血與搞笑並存的君臣組合。
小說的背景設置在了一個架空的王朝大鄴。這個王朝已經到了氣數將盡的時候,外有強大突厥虎視眈眈,內有世家與皇權的矛盾愈演愈烈。在這種背景下,小皇帝殷胥重生回到了過去,希望能夠及早採取措施,挽救國家命運,守護大好河山。單從立意來說,《帝王之友》就已經與大部分言情小說有所不同,生於亂世不是為了成就一對男女的「傾城之戀」,而是為了挽救國家和人民於危亡!
回到過去的殷胥要面對的除了挽救國家這種「正經事」,還有如何對待最好的朋友崔季明的「愛慕」問題。上輩子國破戰敗臨死之際,好友含糊的一次告白讓小皇帝一直糾結到重生。諸多糾結後,殷胥下定決心「直面真我」去搞基,誰知卻更加被女扮男裝的崔季明敬而遠之……
男女主的感情發展可謂好事多磨。
女主崔季明是五大世家之崔家的嫡孫、大元帥的外孫,風流公子,百戰將軍。而且,最關鍵的是,她是個穿越者!她沒有什麼「白馬銀槍」的英姿颯爽,倒有軍營裡日日苦練灰頭土臉的辛苦和在戰場以命相搏生死一瞬的危險。與其他小說裡的「娘兮兮」的女扮男裝不同,崔季明是一個可以以假亂真的「漢子」。本身外貌就是胡漢混血,五官深邃,性格上又嘴賤流氓,男友力爆棚!
說實話,《帝王之友》的女主設定其實並不需要是穿越者。小說中,女主的成長、選擇、發展和穿越者的身份並沒有太大關係。她也沒有利用穿越者的優勢開「外掛」,沒有做玻璃、做肥皂、做水泥,更沒有發明火藥、練特種兵。筆者認為,穿越者這個身份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崔季明這個人物的魅力,她的獨立自由對於現代人來說不算特別,但如果身為古人的話才尤其讓人佩服。
前半部分,女主的嘴賤雖然提供了很多笑果,但也油滑囉嗦得令人心煩。女主最有魅力的時候反倒在小說的後半部分。當大鄴王朝烽煙四起時,崔季明迅速成長了起來,與愛人共同守護這如畫江山。她的軍事素質和指揮謀略、領袖魅力盡顯無遺,令人心折。更難得的是,不同於以往小說中的女將軍一般最後總要解甲歸田,武裝換紅妝,崔季明真正熱愛作為軍人的自己,最後也得以保留軍人身份。
大多數這類型的「女強」言情小說都比較著重於主角的升級劇情,而感情戲非常薄弱,甚至偏向無cp;也有一些感情線倒是不弱,但是劇情卻寫得生硬套路化,難得有女作者的這類型小說能夠兼具劇情線和感情線,而《帝王之友》做到了。
劇情線上,大鄴王朝的危機不僅是「老生常談」的外敵蠻夷的威脅,還有新的內部政治問題。作者在書中探討了歷史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沒有經過南北朝時期的動亂蓬勃發展、實力愈來愈盛的世家與王權之間的矛盾怎麼辦?
儘管集權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但世家大族並不肯認命,於是他們搗鼓出了羅馬式民主的中國變種——所謂的「行歸於周」來分裂國家。這條線使得小說中的亂世更加複雜、更有厚度。小說的高潮在殷胥的父皇死後,皇子爭奪皇位、世家謀求共治、外敵突厥入侵,矛盾爆發,英才輩出,各種觀念交鋒。作者以深厚的知識底蘊和無與倫比的大局觀將這個亂局描述的條理清晰,人物鮮明、謀略精彩。
最有意思的是,因為重生的殷胥的插手,蝴蝶扇動翅膀,歷史發生了改變。前世的殷胥,因為「看起來愚蠢」被皇后收養,而這世因為重生「偶露鋒芒」被皇帝指給了前皇后薛妃。又比如,因為殷胥搶先聯繫上了隱藏在宮中的暗衛,讓言玉提早投奔突厥和外敵合作。再比如,殷胥想殺死後來的「權宦」俱泰沒能成功,導致俱泰被趕出宮反而成為監視突厥的間諜,另有一番造化……
這些變化不僅有好的改變也有控制外的壞的改變,這才是歷史的魅力。
在感情線上,殷胥和崔季明的形象都非常鮮明,他們的愛情也生動有趣。嘴賤流氓的「假漢子」女主自不必說,男主殷胥也十分可愛。雖然是末代皇帝,但殷胥並不是一個缺少智慧和勇氣的人,他的悲劇在於生錯了時代。對外,他敏於好學、寡言多智,是個有想法有主見的政治家。重回過去的他不僅要應付複雜多變的政治局面,要在多疑的父皇眼下發展自己的勢力,還要暗中推動有利於國家的政策實施。這個過程中,作者逐漸展現出殷胥的政治觀,比如那句「帝王不是道德的模範,而應該是理智的精英」,讓殷胥的形象更加豐滿。但,面對女主時,殷胥卻是另一幅樣子了。他會因為崔季明的調戲臉紅、會被她擠兌得窘迫、會因為分別而思念、會因思念而急切、會在重逢後膩在一起,還會因為吃醋而耍脾氣。在愛的人面前像個無賴的小孩子!
無口面癱的重生帝王,遇上嘴賤流氓的女將軍,不僅要磕磕巴巴笨拙地談戀愛,還要一起為挽救國家而奮鬥。男女主在危難面前同心協力,一個在朝穩定朝政,一個在外收復失地,感情卻在縫隙中肆意生長:見不到時想念的心情像火一般烈,見到了彼此相視一笑又像對老夫妻。
兩人相處時的溫馨就如書中所寫:
崔季明沒料到是他,面上生機勃勃,高興地將長槍一扔,快步走過來:「你怎麼來了呀!宮裡忙不忙?哎喲敢情連口熱飯沒有到我這兒來蹭了?怎麼你二十三了還躥一躥啊,我上次見你還沒高呢。」
她小跑過來,面上都有了些薄汗,用力拍了拍他:「走走,我讓下人下了麵條,你吃不吃?給你臥倆雞蛋?」
崔季明說罷,又覺得讓皇帝進家裡吃兩碗麵條不大好,拿眼睛去瞧他。
殷胥道:「不要蔥花。」
「哎,得嘞!客官咱裡頭請——」崔季明一把拽住他手腕,笑著大步朝內院走去。
無論如何,殷胥都沒想到這帥府在主子突擊回家時,竟然連個飯廳都收拾不出來,下起雪的廊下,一張小桌放碗,兩張小凳。那凳子實在太矮,大鄴頂點的兩個人蜷著腿捧碗吸麵條。
崔季明大汗淋漓地打開兩個小陶罐,一個是牛肉醬,一個是辣椒醬。她用筷子掘出一坨扔進碗裡,攪了攪碗裡的辣湯:「我知道你不吃辣,不過這個真的好吃,你不來點?」
殷胥是一點辣都沾不得的,搖頭道:「你別吃這麼急,都進了家,又沒人跟你搶。」
「哎喲我就不愛跟你這種吃飯沒有激情的人坐一塊兒,慢條斯理跟貓吃食兒似的,看著你我飯都吃不香。」崔季明辣得吸了一口冬風:「你都不知道朔方的飯真他媽難吃啊,外頭小吃倒還不錯,軍營裡頭簡直就是做豬食,要不是有這些醬,我日子都過不下去。走到哪兒,帶刀、帶印,然後就是這兩個小罐。」
殷胥戳了一下碗底,果然臥了兩個荷包蛋。崔季明還真跟雞蛋是什麼好東西似的,讓廚子給藏在了下頭,他身體狀況不好,飯量也比不了眼前的人,為難道:「我吃不了,給你吧。」
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舒婷的《致橡樹》一直在我耳中環繞: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夫妻相處模式吧。
除了主角有自己的可愛個性外,《帝王之友》的每個配角也如有鮮活的生命一般,各不相同,各有缺點,卻也是那樣得討人喜歡。
比如,本土女強人「薛妃」,少年夫妻,卻非良人,被關了十幾年,歷經滄桑,她依然能夠隨性不羈、肆意怒罵。「振衣笑赴千塵浪,濯足醉踏萬裡流。」這就是她,不囿於情愛,不耽於權勢,與便宜兒子殷胥相扶持,終於實現年輕時候「為國為民」的壯志。
再比如女主的兩個妹妹,大妹妹心思靈巧,以女子之姿叱吒於商場,是個嘴硬心軟的「管家婆」。小妹妹心思單純,自幼學棋馳騁於棋盤,打敗那些瞧不起女人下棋的人。
小說中還有很多這樣出色的女性,作者沒有讓她們困於內宅,為男人的寵愛爭鬥,而是讓她們展現了不同的個性和才華,令人心折!當然,作者進行了層層鋪墊,這個國家本來就是一個來自現代的穿越者建立的,女性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除了女子,男子也不都只會爭權奪利!比如澤、修、兆等一眾皇子,個個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和政治立場,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露出討人喜歡的小個性來。當他們直面了血淋淋的殘酷現實、歷經了最撕心裂肺的成長之痛,雖然曾經刀劍相向、生死相博,但終於長成可以站在一起,為了家國夢、為了天下百姓擎起一方天空的男子。
俱泰,他的一生都在刀光劍影的泥濘中艱難前行。他是一個侏儒,卻打拼成了富商,有妻有兒,坐擁萬貫。可是亂世動蕩,遭遇流匪,妻兒盡亡,財富全失,而他自己被賣作以自身缺憾來逗別人開心的侏儒小人兒。他沒有選擇,三千年階級固化,人命可謂草芥。前世,他抓住了機會,控制了一個沒權沒勢的皇子,踩上權力的巔峰。這一世,即使被殷胥算計,處境艱難,依然極力表現自己的價值,成為了監視突厥的間諜,立下汗馬功勞,堂堂正正地走上政治舞臺。也許這就是大堅毅者,忍常人不能忍之屈辱;也許這就是識時務者,想盡一切辦法以留青山。
言玉,這個最悲催的男二。本是先帝幼子,卻因為皇位爭奪,幼年身殘,母子別離,無家無國,他的一生,註定是個悲劇。他憎恨皇族統治,和行歸於周合作,希望使天下有臣無君。他或許知道,即便是號稱分權並治的行歸於周,也是集權的一塊遮羞布,內鬥起來一樣你死我活,但他無路可走。言玉,心靈上一直是弱者。崔季明曾經成為他陰鬱的一生裡唯一的陽光,但這陽光也終將離他遠去。
……
這部小說不是沒有缺點,雖然語言犀利風趣,沒有一般正劇的壓抑沉悶枯燥,但由於前文花費了大量筆墨來交代歷史背景與人物關係,架構太大,有點繁冗。
不過筆者認為,《帝王之友》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歷史言情小說,它寫出了自由獨立的平等愛情,寫出了各有特色的人物群像,寫出了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更寫出了家國天下的激昂情懷!
[本期榜評執筆人為粉絲評論家「風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