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無忌君
文 | 劉章號
世界上,最公平和最不公平的,都是時間。
別人偷不走它,而你卻也留不住它。
但是白酒可以。
白酒是時間留給我們的最大恩賜,愈陳,愈香。
洋河顯然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能以極大的耐心,慢慢等待一瓶好酒的產出。洋河的投資者同樣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能以穩健的投資心態,迎來洋河股價重回巔峰,分享洋河成長的價值紅利。
21日晚間,洋河股份三季報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86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季度的收入下滑幅度較半年報已明顯收窄,上半年營收下滑16%,前三季度僅下滑10.35%;同時淨利潤實現由負轉正,上半年淨利潤下滑3%,前三季度同比增長0.55%。
此前市場早已猜出洋河股份或將於三季度迎來業績拐點,股價在上周迎來接近2個漲停板,本周持續上揚。
之所以股價業績同頻共振,正源於市場對洋河股份從去年年中以來的一系列主動調整的認可,特別是近期夢之藍M6+在江蘇省內形成消費流行性和雙溝的全國化品牌布局進展順利更加驗證了這一判斷。
業績拐點已現,「茅五洋」地位企穩
白酒上市公司中首份三季報的出爐,引發了市場和投資者的熱議,特別這還是頭部白酒企業洋河股份的三季報。
事實上我們從洋河股份三季報中也發現了諸多亮點,從多個維度顯現出洋河股份正走出2019年「低谷期」,迎來新的「黃金增長階段」。
第一,Q3營收、淨利潤同比雙雙大漲,增長根基已築牢。
三季報顯示,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54.85億元,同比增長7.57%,顯然,今年第三季度洋河股份不但逆風翻盤,而且遠超去年同期表現,營收增幅可見一斑。
同時,淨利潤指標上,第三季單季度淨利潤17.85億元,同比增長14.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68億元,同比增長2.25%;基本每股收益1.1914元。
同比來看,增速不俗,我們再來看看環比。
第二,Q3營收、淨利潤環比大增,業績拐點已現。
半年報顯示,洋河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134.29億元;一季報顯示第一季度實現營收92.68億元,可以測算出第二季度實現營收41.61億元,而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54.85億元,照此計算可知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長31.82%。
可供參考的是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環比大增31.82%,去年同期環比微降0.1957%,今年勢頭之猛又一例證。
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7.85億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淨利潤為54億元;一季報顯示第一季度淨利潤為40億元,可以測算出第二季度淨利潤為14億元,照此計算可知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環比增長27.5%。
環比同樣成績喜人,再來看看細分指標如何。
第三,經營性現金流激增,單季度淨利率狂飆,未來可期。
從一個細分指標上也能看出端倪,今年第三季度扣非淨利潤為13.68億元,營收54.85億元,單季度淨利率接近25%。在今年疫情影響之下,洋河仍能實現如此之強的單季盈利能力,可見功力。
與此同時,經營淨現金流量也已從上季度的-24億元變為-4億元,顯示經銷商庫存已清理完成,造血能力進一步增強。
此前市場關於白酒市場前三陣容的討論頗多,其中對於「茅五洋」三巨頭格局會不會生變爭議不斷,主要是源於對洋河在2019年的業績下滑表露出一定的擔憂。
因為2018年洋河股份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1.10%、淨利潤同比增長22.30%的拔尖業績,並且保持了連續十年的穩健增長。
但是在2019年洋河業績出現了下滑,其中營收同比下降4.34%,淨利潤同比下降9.53%,雖然下降幅度並不大但打破了超長增長周期也是不爭的事實,質疑也就伴隨而來。
事實上,此種質疑毫無道理。2019年茅臺的業績增長同樣放緩,營收淨利增幅均創三年來最低,但沒有人會因此指摘茅臺的市場地位,洋河自然也不能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承受不同的待遇。
從規模上來說,即便是以2019年來看,洋河仍然保持著營收前三的位置,而此番三季報出爐,則又可以從增長視角中看出洋河重回增長周期,繼續穩固在「茅五洋」三巨頭的第一陣容。
為什麼經銷商「愛死」夢之藍M6+
三季報業績靚麗,離不開超級大單品「夢之藍M6+」的人氣熱銷。
據華安證券分析師調研,「夢之藍M6+」已在江蘇省內形成消費流行性,雙節期間配額供不應求,消費端開瓶率及團購單位復購率穩步提升。
特別的是洋河量價關係處理得當,分析師指出,M6+當前批價穩步上行至約600元水平,展望2022年銷售口徑有望實現百億,較目前翻倍。
此中利好顯然讓市場振奮,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洋河精心打造夢之藍M6+終於獲得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認可。
事實上,夢之藍M6+的成功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早在去年,洋河即戰略性推出了夢之藍M6+,堪稱其在產品端的最大手筆之一。
當時就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經過多年市場培育的夢之藍產品,著手開始升級了。夢之藍M6+在M6的基礎上提出「品質升級」、「規格升級」、「形象升級」以及「防偽升級」四大升級,拉高產品形象。目前夢之藍M6+京東定價760元,與次高端主流的300-600元價格帶錯位競爭。
白酒市場的競爭分為高端、次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這四種檔位產品的市場佔比分別為15%、6%、33%和46%;預測數據進一步顯示,到2022年高端和次高端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容,分別達到19%和10%。
顯然高端和次高端市場的旺盛消費需求已經被市場充分激活。而洋河則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市場調整的機遇期,適時推出M6升級款夢之藍M6+,主動擁抱市場,也提前鎖定了高端客群的用戶心智。
事實上,夢之藍M6+在價格帶定位、公司資源、渠道力度等方面都具有著不可比擬的顯著優勢。
首先在價格帶定位上,飛天茅臺在3000元價格帶,普五在1000元價格帶,M6+定位於600-800元價格帶,是白酒消費升級的「黃金價格帶」,而在M6+的價格帶上洋河幾無對手。
其次,夢之藍M6+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正是洋河力推的超級大單品,可以說傾注了大量的公司核心資源,無論是在酒體設計、市場預熱、品牌推廣、渠道搭建和終端布局等各個維度都佔據頭部優勢。
最後,夢之藍M6+渠道利潤高,並且由江蘇省內核心經銷商代理,渠道把控力極強,能更進一步幫助洋河實現控貨目標。
從以上三點來看,讓經銷商不愛夢之藍M6+都難,中秋國慶雙節的熱銷更是情理之中,所以三季報的業績的高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尤為難得的是,夢之藍M6+不但實現了自身的產品力突破,實際上更是為洋河後續產品進一步打開了價格空間,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不斷加強,以及控貨挺價策略的不斷進行,藍色經典系列產品的價格帶也將得到升級,布局結構更加合理化。
不能輕視的「雙溝」
白酒市場向來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沒有任何政策或者監管人為劃線限制市場競爭,有的是各家酒企依靠自身的品牌、產品、渠道與營銷去主動作為,酒企也是市場經濟大潮中率先走出的一批企業,搏擊市場風浪,靠的就是硬實力。
從2003年洋河藍色經典橫空出世以來,在傳統白酒企業的重重圍困中,洋河硬生生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子,改變傳統酒企格局為茅五洋,靠的也是硬實力。
2020年是白酒重回品質賽道的關鍵之年,當其他企業還在調整蓄勢時,洋河旗下雙溝酒業已然跑在了前方。
今年國慶前夕,雙溝酒業從2020江蘇質量大會上抱得一塊「金字招牌」——2020年「江蘇省省長質量獎」。
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設立、省內最高階的卓越績效管理獎項,授予在經營管理、戰略規劃、研發創新、品牌打造、質量管控、製造運營、財務管理和企業文化各方面都取得卓越績效與突出貢獻的標杆性企事業單位,每年獲獎企業不超過10家,含金量極高。
此次大會上,除了江蘇省省長質量獎,雙溝酒業與洋河股份還雙雙榮獲2020年首批「江蘇精品」企業。
雙溝老窖池群
正是得益於「品質為天,追求卓越」的質量理念以及「質量無小事,出廠是大事的」質量思想,雙溝酒業多年來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零缺陷管理、全員持續改進,並導入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管理、標杆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全力保障產品質量。同時,打造了行業品質標杆的「三五縱橫」質量管理模式,以大管理引領大質量,以大質量引領大健康。
此番獲得江蘇省省長質量獎即是明證。
事實上,雙溝並非無名之輩,而是中國白酒的「老字號」品牌。
從1800萬年前的醉猿到明洪武十八年的皇家貢酒,從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金獎到1912年國父孫中山親題「雙溝醴泉」,可以說,名酒基因的雙溝,一出生就風華正茂,起點遠高於同行。
1955年在中國第一屆釀酒會上奪得甲等第一名,1984年、1989年連續兩屆全國評酒會上獲評中國名酒。由此可見,雙溝的知名度早已打響,更是那個年代不可多得的「網紅」名酒。
洋河對雙溝的理解更加精準、到位。
2020年洋河重構「雙溝復興」戰略,開啟品牌名酒化、市場全國化、模式化、組織化四大戰略變革,為老名酒注入新活力。
從雙溝的歷史稟賦和不斷創新兩方面可以看到雙溝的發展與蛻變,以及給予市場的更大的想像空間。
近兩年以來,白酒市場正在深度調整,洋河也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期變化,2019年下半年以來洋河進入營銷轉型調整時期,2020年初洋河股份又針對性地做出機構和人員調整的「頂層設計。
相信在連續「重拳出擊」之後,洋河又將迎來一個輝煌十年,正如其slogan所言:下一個十年,更好的時代,值得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