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聯電8吋晶圓廠跳電事故,逾10萬片晶圓受影響

2021-01-12 電子工程專輯

1月10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位於竹科力行路的8AB、8C、8D 廠,於昨日(1月9日)下午發生跳電事故。

具體是在下午1 時40 分傳出爆炸聲響,並冒出白煙,消防局接獲報案後出動救援,發現是因發電機負荷過載故障,而發生跳電意外,無人員傷亡。 據聯電CFO劉啟東證實,因啟動緊急發電系統,所產生的濃煙,導致民眾誤以為發生火災。 劉啟東表示,受停電波及的8A及8B廠約佔聯電八寸晶圓的產能一半,懷疑是零件故障導致,確實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目前仍然是以備用發電系統供電中。 至於對營運的影響,他說,聯電8A和8B廠約佔聯電八寸晶圓廠產能的一半。 劉啟東表示,跳電原因還在調查中,預計很快將恢復供電,也沒有人員傷亡,已啟動不斷電系統,待完全復電才會恢復生產,預估將損失半天的一小部分產能,微幅影響營運。由於目前8吋產能持續供不應求,此次意外料將使供給吃緊情況更嚴峻。 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根據竹科管理局環安組的報告指出,聯電因內部電力設備Cable1611壞損,致氮氣設備故障,現場備用氮氣系統供給量增加,蒸發器功率提高,致水凝結量增加形成煙霧;現原氮氣設備已啟用,備用設備已關閉。另因電力設備故障,啟用發電機時發出巨響發聲,及啟動初期柴油燃燒不完全排出黑煙,致民眾誤以為火警,已澄清。 據悉,聯電受影響的8AB、8C、8D 廠,8 英寸月產能合計超過13 萬片。劉啟東表示,此次跳電意外將損失半天的一小部分產能,將儘可能彌補損失的產能缺口,預期將微幅影響營運,實際受影響的情況還有待盤點。 資料顯示,聯電目前在全球共有12座晶圓廠,其中4座12英寸晶圓廠,7座8英寸晶圓廠、1座6英寸晶圓廠,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每月產能超過75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 在8寸晶圓產能方面,臺廠聯電、臺積電、世界先進是8寸晶圓產能的主力,其中聯電產能佔據整體8寸晶圓產能的50%以上。 受益於去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市場的旺盛需求,集中於8吋晶圓代工的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功率器件、COMS圖像傳感器等晶片需求暴增,再加上由於缺乏8吋設備供應,使得8吋晶圓廠擴產受限,導致全球8吋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8寸晶圓產能緊缺已經成為共識,多家晶圓代工產能已經漲價。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此前受訪中甚至直言:8英寸產能緊缺問題無法可解。由8寸晶圓產能緊缺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蔓延到從材料、晶圓、封裝、測試、晶片、終端的電子全產業鏈。 因此,聯電的此次停電事故或加重8吋晶圓產能緊缺局面,下遊的相關晶片供應或許更加緊張。

相關焦點

  • 聯電8吋晶圓廠突發跳電 部分廠區停擺數小時?
    聯電8吋晶圓廠突發跳電 部分廠區停擺數小時? 晶圓專工大廠聯電,在1月9日下午1點多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8寸晶圓廠突發斷電 聯電回應:正在恢復中、財務影響不大
    全球半導體行業目前面臨著行業性的產能緊缺問題,8寸晶圓產能尤其緊張,關鍵時刻代工大廠聯電還掉鏈子了,上周有2座工廠突發停電,引發了市場擔心。據報導,1月9日下午,聯電竹科力行廠區發生跳電事故,並傳出爆炸聲響,樓頂冒出陣陣濃煙,疑似出現火警,新竹市消防局派遣化學車前往搶救。
  • 晶圓又要漲價?聯電8吋晶圓廠跳電冒濃煙,部分廠區停擺數小時
    2021-01-10 10:10:08 來源: CINNO 舉報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聯電跳電,產能危矣!
    聯電竹科力行廠區今(9)日下午發生跳電事故,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證實,因啟動緊急發電系統,所產生的濃煙,導致民眾誤以為發生火災。受停電波及的力行廠區約佔聯電八吋晶圓的產能一半,懷疑是零件故障導致,確實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目前仍然是以備用發電系統供電中。
  • 聯電8英寸廠區昨日跳電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聯合新聞網報導,聯電位於臺灣省竹科總部的力行廠區於昨(9)日下午1時40分許發生跳電導致停電事故。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證實,因啟動緊急發電系統產生的濃煙,民眾誤以為發生火災。受停電波及的力行廠區擁有8AB及8CD兩座8英寸廠,約佔聯電8英寸晶圓產能的一半,已於傍晚陸續復電。劉啟東表示,這起事故將造成機會成本的損失。 半導體界人士估計,以聯電去年12月合併營收達新臺幣152.9億元估算,聯電一天營收近5億元新臺幣。跳電及停電數小時,相關機臺復歸調校約需半天時間,估計將對以8英寸廠為主力的聯電恐造成上億元新臺幣的損失。
  • 聯電竹科廠跳電,廠房濃煙滾滾
    最近有消息稱,在1月9日下午的時候,聯電竹科廠發生了跳電的事故,顯然在當前IC缺貨的情況下,聯電竹科廠的跳電事故,無疑會讓缺貨變得更加的嚴重,很有可能還會推動價格的上漲。這對於咱們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無疑也是一種打擊。
  • 8年磨一劍!這家臺灣晶圓代工「新秀」挑戰聯電
    黃崇仁將力晶轉型成為控股公司,一刀劃下去,力晶旗下的晶圓代工業務全交給力積電,12月9日在興櫃掛牌,順利的話,交出半年報之後,明年6月就可以申請興櫃轉上市。
  • 臺積電、聯電等晶圓大廠回應……
    臺積電發言人在 10 日晚間對此次地震做出回應稱:「按照臺積公司內部程序,北部廠區有部分人員因所在廠區達四級震度已進行疏散以確保安全,目前工安系統正常,部分人員也已回到原位正常運作。另外,正進行盤查中,目前沒有已知的顯著影響。」LwEesmc聯電錶示其各廠區都未達到需進行人員疏散的標準,目前廠區正常生產運作,沒有受到影響。
  • 晶圓雙雄:握手和解!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中國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在美國德州儀器(TI)任職逾25年,一路升到資深副總裁;1985年張忠謀應邀回臺擔任工研院院長,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成立臺積電、聯電,都由張忠謀擔任董事長。
  • 晶圓雙雄:世紀大和解!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中國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在美國德州儀器(TI)任職逾25年,一路升到資深副總裁;1985年張忠謀應邀回臺擔任工研院院長,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成立臺積電、聯電,都由張忠謀擔任董事長。
  • 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南京臺積電、廈門聯電提升產能搶佔市場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深度】橫跨半導體半世紀 張忠謀與晶圓廠敵友「愛恨情仇」
    六月正式退休的張忠謀,經歷全球半導體行業風起雲湧半世紀,臺積電自上世紀80年代創立,歷經同業嚴酷競爭洗禮,已坐大成為市值超過英特爾,晶圓代工市佔率逾8成的行業「巨頭」。 在張忠謀「放手」之前,這半世紀裡,與他親身「交手」過的勁敵無數,卻都在交手後,終有了不同際遇。
  • 8寸晶圓代工報價明年飆4成!晶圓封測IC設計同步瘋漲
    微信公眾號:芯世相(ID:xinpianlaosiji) 繼8寸晶圓產能緊缺漲價、半導體元器件上漲、覆銅板等原材料上漲後,由晶圓緊缺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繼續傳導至封測領域:受產能緊缺和原材料上漲影響,封測廠第四季已經陸續針對新訂單調漲價格20
  • 華邦電正式宣布新建12寸晶圓廠!
    半導體DRAM大廠華邦電子,正式宣布將在臺灣南科高雄園區,設立12寸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高達新臺幣3350億元(734億人民幣),比鴻海美國投資案新臺幣
  • 晶圓代工雙雄時代落幕,張忠謀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看著曹興誠不斷擴大商業版圖,張忠謀當然不甘心認輸,他也制定了臺積電擴張戰略,前往海外設廠。此後,兩家公司你爭我趕,爭鋒相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宮鬥大戲。如今回首,那也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最意氣風發的光輝歲月。其中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是1997年6月,臺積電剛宣布往越南投資4000億新臺幣,聯電就立刻跟上,並且更壕氣的加碼投資5000億新臺幣。
  • 8寸晶圓廠老兵不死,馬來西亞Silterra重現生機!
    隨著市場對8寸晶圓廠的需求捲土重來,讓馬國當地的半導體業者見到了成長的機會。諸如X-Fab以及Silterra等馬來西亞自家的晶圓廠以其現有的8寸晶圓產能,具備充分利用這一市場需求的優勢。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指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估將成長5.1%至4,331億美元(2019年銷售為4,123億美元),2021年則將成長8.4%。
  • 晶圓代工雙雄時代落幕 張忠謀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其中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是1997年6月,臺積電剛宣布往越南投資4000億新臺幣,聯電就立刻跟上,並且更壕氣的加碼投資5000億新臺幣。  1997年8月,聯電旗下的聯瑞開始試產,第二個月產能便衝到了3萬片。10月,聯電管理層眼看勝利在望,欣然宣稱將在兩年內幹掉臺積電。  但是,意外往往來的如此突然。就在聯電即將迎來勝利之際,一場扭轉戰局的事情發生了。
  • 聯電擴充南科12吋產能 以28nm為主
    明年全球被動元件產能有序擴充,預計擴充幅度約10%。  歐菲光擬向蘇州熹聯投資4700萬元,取得其4.67%股權  聯電擴充南科12吋產能,以28nm為主  董事會通過286.56億元新臺幣(約10.1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