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2020-12-23 傳承網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要想不迷信,必須要自己去研究那一門東西,等研究通了,你可以有資格批評,那才能分別迷信與不迷信。

《易經系傳別講》

今天全世界是科學的時代,但我們站在政治哲學或人類哲學的立場,看這個時代的文化,則是充滿了怪、力、亂、神。一個時代到了衰落的時候,社會上就會充滿了這四種氣氛。什麼是怪呢?多得很,如美國人的裸奔,中學生一二十人圍起來站著吸大麻煙等,全世界奇奇怪怪的事很多。報紙上刊登的許多奇聞,等於在提倡怪事。每登一次,就會引起效法者。像毀容案,以前幾乎沒有人知道這種殘酷的手段,自從報紙登了一次以後,接連就發生了許多同樣的案子。這是社會上「怪」的現象,遍地都是。「力」,西門町的太保打架,動不動刺一刀,電影上、電視上柔道、摔跤、相撲的比賽,肌肉打得越響越好。在我們中國學武術、講武德的人看來,覺得好笑。「亂」,思想的紛亂,社會的變亂。「神」,加上神怪的事情。民間迷信的組織,新興宗教各個派系的興起,除了已被取締的鴨蛋教,以及正受注意的統一教之外,還有很多。現在新興的宗教性組織有四五十種,問題都很嚴重,有時令人懷疑那後面會有什麼作用,這是社會工作者要注意的事。

一個社會充滿了怪、力、亂、神,是項很嚴重的問題。我們自己反省,很難保證我們腦子裡絕對沒有怪、力、亂、神的思想。當我們遭受極大困難的時候,它就會出現的,至少會想到命運。我常說世界上最迷信的是知識分子,假如故意對一個知識分子說他氣色不好,他就馬上請你替他看相了。就憑這樣一點心理,於是發展出了怪、力、亂、神。他說他是科學家,但科學家更迷信。我說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這也是同樣的嚴重問題。如果人的智慧到達了哲學的最高境界,怪、力、亂、神摸不進來了,才真是平實的人。孔子講仁道,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不能輕易放過怪、力、亂、神這四樣東西。

《論語別裁》

現在是文化戰爭,也就是思想戰爭的階段。思想文化上現在流行的是什麼?就是大家迷信科學。當然我不是學科學的,不應該講這個話。大家嘴裡都講科學,口口聲聲講科學,我一聽就頭大了。等於幾十年前,原子彈發明了,在臺灣、香港街頭看到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我說不能吃哦,吃了要爆炸的。也不懂什麼是原子,就隨便講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

《南懷瑾講演錄》

一個東西、一件事情,你沒有經驗過,沒有親自摸過,沒有看過,就隨便下個肯定的結論,都是迷信。現代的人更可憐,最大的迷信是什麼?迷信科學,認為科學可以拯救人類。科學拯救了什麼?科學發達以後,只是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便利,但是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因為科學所帶來物質文明的發達,造成人類更多的痛苦。這是科學的反面。現在,尤其是中國人,動不動就科學,什麼叫科學?到底懂不懂科學?據我的統計,一百個裡面,有九十九個不懂科學。中國人喜歡科學、原子。你看!前幾年街上有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店,這就是中國人的科學。亂搞!聽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講起《易經》來,《易經》也是相對論,亂七八糟!

《習禪錄影》

今天我岔過來幾句話,西方哲學講人類世界的來源,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到現在還下不了結論。換句話說,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如果說西方有哲學中國沒有哲學,你完全錯了。中國上古就是探索這個問題,從我們唐朝的古詩就看得出來,可惜大家年輕沒有好好讀。我們當年是讀來的,所謂讀是唱歌一樣念。

有一個故事在唐人的《春江花月夜》這首古詩裡,有很多好句子,其中有些名句,是關於哲學科學的——「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世界上哪個人先看到月亮?天上的月亮是幾時開始照的?這個是哲學科學哦!大家卻隨便把它當文學看過去了。

以我常常批評自己,也批評學西方哲學的朋友,你們西方講哲學、科學,又分家又分類的,我們中國不是;我說中國的文化沒有哲學家,因為中國文化是文哲不分,大文學家都是哲學家。第二是文史不分,哲學家都是史學家,都是懂歷史的。

譬如司馬遷,大家認為是史學家,我說你們完全錯了;司馬遷除了寫《史記》以外,他的八篇大文章「八書」的學問,包括了天文、地理、經濟,什麼都有。他是個哲學家,走的是道家的路線。又譬如講到《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既是文學家,又是哲學家,也是政治家。所以中國文化哲學、經濟、政治、文學是不分的。

剛才講了這兩句詩的感言,這跟我們講《黃帝內經》有什麼關係呢?有絕對的關係。所以文字搞不清楚,歷史搞不清楚,就有些麻煩。譬如說《上古天真論》這一篇就是講天。我們曉得「一」是一畫分天地,上面代表形而上的,再加一筆和一個人字,就是天字了,天地人是這樣來的。所以「一」的上面是「上」,下面是「下」,文字的來源是由畫圖象形,包含了很多內容。《上古天真論》的「天真」兩個字,就是形容孩子「天真」那兩個字,我們已經用了五千年還在用。這個天真的「天」代表了本體論,表示真實生命的第一個來源。

《黃帝內經》是黃帝為了生命科學,請教醫學老師的對話記錄。這一本書考據者有所懷疑,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鬧的;外國人更要批評,認為這本書的內文不是上古的,好像漢朝以後魏晉的文章那麼漂亮。上古時期會有這樣好的文章嗎?看來學者要把自己的祖宗看癟了。

這個屬於考據學,我一輩子注重考據,但不贊成考據。考據學要注意學問,但是不要迷信。現代人最討厭的是太迷信科學,比迷信宗教還可怕。因為科學本身沒有定論,新的發明會推翻了前面,永遠沒有止境,這也是科學的精神。對於科學的發明,乃至愛因斯坦也不敢下定論;你們學了一點科學的皮毛就敢下定論了,我覺得很笑話。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個陰陽四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實際上是兩個東西:一個冷,一個熱。這個要懂得天文,懂得陰陽,因為半年屬陰,半年屬陽。我們曉得冬至一陽生,講農曆;這個是我們的科學了。你不管這個科學如何,我們現代人儘管說是舊科學,可是你連舊科學都不懂呢!舊科學不懂,卻一概推翻,新科學偶然發明一點東西,就大吵大鬧又有新的東西發明了,這才叫迷信!

在邏輯上一件事情搞不清楚,就亂講,這就是迷信。迷信兩個字很難講,看不清楚就亂判斷,就是迷信。

所以講科學的道理,一年分陰陽,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上次講過的。我講個現有的科學大家就了解了。我們這個樓層鋪有地熱,這是最新的科技,地下的暖氣上來。冬天天氣很冷,地球的表面冷,這個時候熱能向裡面收縮,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裡頭的水下面是暖的。夏天呢?這個水是涼的。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地球的物理。我們的身體,冬天吃火鍋,什麼都不怕,消化力很強;夏天就不行了,胃是寒的。所以這就是天地陰陽的道理。陰陽兩個字是代號,它是古人把科學東西的濃縮;不要因為自己不通,看到陰陽就頭昏了。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今日的世界,由於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達,如交通的便利,建築的富麗,生活的舒適,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慾海的難填而煩惱,這在精神上來看,也可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

這種危機正同患了癌症一樣,外部顯得很健康,而內部卻潰爛不堪。今天我們過分迷信科學的萬能,以為自己可以超邁古人,而任意推翻傳統,杜塞了幾千年來,無數聖哲們替我們開發出來的教化源泉。譬如中國,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所揭發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印度由七佛、釋迦牟尼(ākyamuni)、龍樹(Nāgārjuna)、馬鳴(Avaghoa)、無著(Asanga)、天親(Vasubandhu)等所開展的救世救人的大乘;西方由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奧古斯丁(Augustine)、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康德(Kant)等所發揮的人文和宗教的求真求善精神。在這三大文化系統內所蘊積的無盡寶藏,我們都沒有好好開拓、整理,發揮它們的精華,來充實我們的精神生命。西方文化在科學方面,雖然登陸月球,邁入了太空,而在人文文化方面,卻等於留級而退學。都由於東西雙方文化,不從根本處針砭,只求表面的妥協,非但不能達成人類世界的永久和平,反而徒增紊亂。

生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今天,我們將何以自處?我們雖失望,但不能絕望,因為要靠我們這一代,才能使古人長存,使來者繼起。為了想挑起這承先啟後的大梁,我們一方面要復興東西方固有文化的精華,互相截長補短,作為今天的精神食糧;一方面更應謀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會,以期消弭迫在眉睫的人類文化大劫。

《中國文化泛言》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講述:現代人太迷信科學,比迷信宗教還可怕!
    因為科學本身沒有定論,新的發明會推翻了前面,永遠沒有止境,這也是科學的精神。對於科學的發明,乃至愛因斯坦也不敢下定論;你們學了一點科學的皮毛就敢下定論了,我覺得很笑話。我們平常隨便開口批判別人為迷信,其實,真正是迷信的人,倒不是愚夫愚婦,實際上,知識愈高的人,愈是迷信,而且批評別人迷信的,在他心理上,正在迷信的臼窠之中,這是一個非常有趣、而有深度的心理問題。
  • 龍——一種未明的生物, 不迷信鬼神, 不迷信科學!
    不少人認為龍和蛇是同類,現在民間某些地方有一道菜,名字叫做「龍鳳湯」,其實就是把蛇和雞給一鍋燉。但事實上,龍和蛇之間的區別是很大的。之所以把龍和蛇並稱,只是因為它們在體型或是習性上有相似之處。這也是中國古代一直慣用的分類方法。類似的例子還有「豺狼」、「虎豹」。 至於龍是鱷魚的說法,就更不成立了。有一句古話說:「龍,麟蟲之長;虎,百獸之王。」
  • 香港人為什麼最迷信?
    為什麼娛樂圈盛產迷信愛好者?科學真的可以破除迷信嗎?象徵現代文明的香港為什麼會成為風水之都?
  • 人去世之後為什麼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古代的時候,人類對於一些難以解釋的自然事件,往往會給它們披上神秘的色彩,然後通過神話或者迷信的方式來說進行解釋,但是隨著人類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很多古代的迷信神話,都被人類用科學的手段分析了出來,也證實了僅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鬼神世界。
  • 日本也有特殊的迷信說法?十大日本迷信大合集
    「沒有為什麼,不能打就是了。」像這樣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規具有神奇的效力的叫做迷信。很多人不相信鬼魂和神靈的存在,卻默認了這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即使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時也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相信有很多網友都聽說的額頭大的人會比較有福氣,因為天庭飽滿,很多老一輩在看到剛出生的孩子,如果額頭是非常飽滿的,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肯定會很有福氣,如果孩子的額頭是非常窄小的,那麼老一輩的也會說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會不順,那麼這些到底是不是迷信要傳說呢?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然而這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張岱《魯雲谷傳》擁有高超水平的醫者,往往能夠使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起死回生,儘管能起死回生的事情罕見,但未必不存在,因此人們常常對起死回生抱有幻想。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人死之後,要停屍三天,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並非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 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說到殯儀館,很多人不寒而慄,雖然現在是一個講究科學的社會,但有些事情科學真的不能解釋,所以人怕「妖魔鬼怪」。很多人覺得殯儀館是一個陰氣特別重的地方,就算是一個無神論者的人,都對一些方面的講究就特別多,不過大多數規則,也是建立在對逝者的尊重為前提上面的。殯儀館為何不放鏡子?
  • 批評易經是要被罵的,迷信土壤深厚
    能有宗教為啥不能有易經呢?世界的本質和運行規律還有科學解釋不透的,科學也只是在有限的時空裡比較實用而已,也不是萬能的,沒必要把別的方式方法都打死。只認為符合自己認知的才是對的,其他的都是錯的,本身就是存在問題的。
  • 新時期健康迷信的特徵分析與治理研究
    現代醫學的成就顯然還不能完全滿足這些需求,這為健康迷信的產生提供了需求基礎。另一方面,現代醫學無論在理念、技術還是在生產組織模式上,很難關注病人深層次的心理需求。疾病的複雜性使得醫生在很多情境下也無能為力。醫療服務中人文關懷的缺失,往往將絕症患者推向絕望的心理境地。患者及家屬基於求生本能,尤其是尋求理解、指導、關懷等社會心理需要,轉向空口許諾的非科學學說就顯得自然、正常。
  • 自我田野︱當代迷信:當我們祈求轉運,我們在祈求什麼
    黎小鹿作為「當代迷信」的忠實信眾,倒黴怪水逆、複合靠星座、轉運求錦鯉,迷信實用、簡單、直接又粗暴,而她,只是廣大信眾的普通一員。迷信作為人類對世界的一種理解框架,源於對未知的解釋需求。在科學知識缺乏的古代中國,迷信作為知識體系構成了中國禮儀的重要基礎,支撐著古代一系列繁文縟節的禮節儀式,也成為了古代文化的構成部分。
  • 迷信風水,家長害慘了女兒的一生
    好在是一個小孩子,醫院一方也算通情達理,就讓他們用拼音代替,算是給照顧了。再後來,女兒上了幼兒園、小學、中學,也是因為這個名字麻煩不斷。這個字太生僻了,老師也沒有辦法。到了女兒中考的時候,卻發現準考證上打不出【王瑩】字。楊家只好專程找學校開了證明,說明我們學校確實有這個叫做楊【王瑩】的學生,這次是情況特殊,準考證上的「楊××」就是我們的學生楊【王瑩】本人。
  • 人死後為何要口含一物下葬?並非迷信,有相關科學依據
    在農村長大的人,或者參加過葬禮、見過不少世面的人,應該對民間的一種喪葬習俗有所了解:人死後,家人收拾遺體、擇時下葬時,大多會讓死者含上一件物品,用這種方式送到入土為安。其實,這種習俗並不都是迷信,也有相關的科學依據。
  • 清華院長臨終前遺言:被大家質疑的迷信產物,中國會因它大放光彩
    清華院長臨終前遺言:被大家質疑的迷信產物,中國會因它大放光彩提起《易經》國人一定並不會陌生,這一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前,雖說《易經》流傳到現在,但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覺得《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來的產物。
  •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周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周易》是封建迷信,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這種說法帶有很深的偏見甚至是玷汙。人類認識世界有四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即直觀的和思辨的思維方式;實證的和邏輯的思維方式;概率和統計的思維方式;開放的和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它們分別認識客觀世界的四個不同的側面,即現象世界,因果世界,概率世界和開放世界。
  • 南懷瑾老師:命運有個「大勢至」的力量難以抗拒!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旁邊要加一個大勢至菩薩,這個大勢一到,無常一來,誰都抗拒不了,天王老子也沒有辦法,上帝也沒有辦法,誰都沒有辦法,因為這位菩薩的威權最大。這是代表哲學上一個很好的觀念。 關於人是否相信命運,也是個大問題。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就現在而言、人逝後要準備發營的東西,還要等遠外的親人趕回來等等,最少也得好幾天、甚至十幾天,好在有電冰櫃放著,黃金72小時解釋了科學道理、人3日不進食或許還有生機、如三天不進水就渺茫了。所以人們從古到今,一代一路的代代流傳了下來
  • 並非老人迷信,有科學解釋
    老一輩兒的說法,究竟是不是迷信的觀念小麗懷孕九個月了,已經到了預產期住進了醫院,臨產時是一個凌晨,小麗的婆婆就跟她說道:「堅持堅持,無論如何都儘量讓孩子白天出生,白天出生孩子命好」。小麗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她認為孩子出生順其自然就好,晚上出生也有好處,孩子應該會比較安靜溫順、不鬧騰,並且在生產之後還能好好睡一覺,緩解一下內心的壓力,身體上的痛苦。
  • 《生命的真相》輪迴是迷信嗎?科學如何鑑別,佛學與科學互為印證
    了解生死的含義,或者背後更有深度的緣由,是不僅停留在今生今世的。今生今世只是「人」寄寓在身體上的一個短暫過程。宏觀地看除了這生的生命,這生的肉體,除了身體或者大腦的活著,還會有更多值得認知和了卻的,比如心識,靈魂,來世,前世等。對於前世,對於來世,對於輪迴來說,很多人習慣性被稱作為迷信,是玄乎的。為什麼會作為迷信?
  • 《我的個神啊》—一場迷信與科學的較量
    而印度的宗教多種多樣,迷信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狀態。沒有人敢有半點對神的不尊敬,什麼事都覺得拜神就能夠解決。該片想告訴印度人民,信仰不等同於迷信。心中有信仰是好事,信仰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讓信仰者能夠有動力去努力通過科學去解決當下的困難。迷信是無能為力後去尋找所謂的神的指示,給自己心裡尋個新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