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然而這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2020-12-22 阿森說文化

「醫不經師,方不襲古,每以劫劑肊見起死回生。」——張岱《魯雲谷傳》

擁有高超水平的醫者,往往能夠使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起死回生,儘管能起死回生的事情罕見,但未必不存在,因此人們常常對起死回生抱有幻想。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人死之後,要停屍三天,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並非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人人都想長生不老,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非常的渺小,我們就像是螻蟻一樣,即便能夠做很多事情,但在世間萬物面前,卻是一粒塵埃。古往今來,人們從未停止追求長生不老藥,希望自己能延年益壽。

早在「淮南子」中就曾有記載,秦始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即便他是一位偉大的人物,卻也難逃生老病死。為了能夠延續自己的基業,秦始皇就派出徐福,為他尋找仙丹,可徐福卻帶走了一批人和財物,一去不復返,有人說徐福逃到了日本,秦始皇最終病逝,使自己大夢一場空。

即便人們得知死亡不可避免,但沒有幾人能對死有豁達的心境,大多數的人都會畏懼死亡,害怕無盡的黑暗。對生者來說,也往往為了寄託哀思,給死者辦一場盛大的葬禮。葬禮有非常多的規矩,並且會請來專門的陰陽師來主持。此外,人們常說「頭七」,是指過7天,屍體還魂之後才能下葬,有些地方則需要停屍三天下葬,這究竟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呢?

古人認為,人去世之後7天才可以入土為安,死者下葬過程中,家人們要召集非常隆重的下葬隊伍,讓死者風光下葬,以此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據悉,秦始皇去世之時,因為是夏天,並且沒有死於宮殿,因此經過了7天,秦始皇的屍體早已經腐爛,周圍的人都能聞到一股奇臭的味道。在秦始皇之後,人們就將停屍時間縮短為三天。

古人為何要將屍體停留三天?其實與古代的醫術相關。古代的醫療條件遠沒有現代先進,很多醫者無法對人的身體作出正確判斷,因此有不少人往往出現假死。如果將屍體存於停屍房三天,則能夠讓醫者和親人做出正確判斷,以免將假死之人下葬,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所謂假死,是指一個人的生命體徵很虛弱,他的各種狀況皆顯示已經死亡,但其實還有著微弱的氣息,因此一般的手段不能查出是生還是死。

古代的醫者沒有辦法判斷是否為假死,加之庸醫較多,因此親人們往往會在死者死亡三天之後下葬。如果在三天之內還有生還的跡象,則能避免誤死。

早在春秋時期,扁鵲經常會遊歷各國,並且治好了許多疑難患者。有一天,扁鵲來到虢國,這裡的太子在前天逝去,大家準備將其入土為安。扁鵲聽了之後卻非常著急,來到宮中稱自己是大夫,當時沒有人理會扁鵲,認為他在胡鬧,隨後扁鵲告訴侍衛,如若不信可以看看太子的腿部是否有餘熱。

守門人將此事報告給虢國國君後,發現太子還有這些生命體徵,因此才允許扁鵲醫治。此後,扁鵲發現原來太子只是昏倒過去,太子渾身面無血色,沒有知覺,氣血紊亂,就像是死了一樣。在他及弟子的搶救之下,使這位太子活了過來。在這件事之後,人們就認為扁鵲能夠起死回生,肯定了他的高超醫術。時至今日,我們發現扁鵲並非能夠起死回生,只不過他發現了太子是假死,用自己的醫術挽回了他的生命。

如若扁鵲沒有出現,也許虢國就會將太子埋入土中,造成慘痛的結局。扁鵲之後,停屍三天成為了規律。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族,都要遵循這個禮法。

與此同時,停屍三天也能給生者一個反應時間。生者來到人間,會經歷過許多世間冷暖,也有自己的親朋好友。當逝者離開後,身邊的人會很難接受。畢竟「死者去,生者痛」,生者對死者有無盡的哀思,只能通過風光大葬,彌補內心的遺憾。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人生就如大夢一場。在短短幾十年中,我們可以見證人情的冷暖。即便人們一直在追求長生不老,科學在不斷地進步,但我們依舊無法打破生死的界限。對於我們來說,要好好的珍惜每一天。

參考資料:

張岱《魯雲谷傳》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相關焦點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這3天裡,死者家屬會為其舉辦盛大的追悼會,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由於民間風俗,屍體停運三天。在民間風俗中為死者舉行葬禮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告別儀式要非常慎重地舉行。(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離別名言)民間也有對死者的習俗,即人死後3天,屍體停止後才能埋葬。對此,一種迷信是人死後前7天才能舉行葬禮。因為,在死後第7天,只有死者的靈魂回來,才能安心地去。部分地區也縮短到3天。但事實上,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
  • 為何人死後不能馬上下葬?需停屍三天呢?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儘管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封建落後的國家了,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先進,但是仍舊有些地方有些人的思想仍舊是無法跟上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比如,如今在我們國家的一些農村地區,仍舊保留著古老的一些習俗習慣,這些習俗習慣有的是封建迷信的,但有些卻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 「人死後要停屍三天」,並不全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我國現在歷史中有很多文化沉澱。我們老祖宗流傳至今的許多說法,至今仍然能夠應用。根據老祖宗說,「人死後要停屍三天」,並不全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們要仔細了解一下,才能明白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一些話語所蘊含的意義。
  • 人死後要在家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行為,扁鵲早就給出了解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有些人卻十分迷信,因此對死人非常忌憚,但人死後卻都要在家中停屍三天,即便再害怕也不願意直接下葬,對此有很多人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還有一種說法是要過了頭七才能下葬,迷信的人認為,人在去世七天後,會回到家中,再看看家人,這樣才能安心離去。
  • 為什麼人死後不能讓貓靠近屍體?並非是迷信,有真實科學依據
    貓在我們中國是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動物,特別是黑貓,很多地方在人死之後都會有停屍幾天的風俗。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聽說過在停屍的時候,貓這種生物是絕對不允許靠近屍體的,否則可能會有出現詐屍的情況,甚至還有貓臉老太太的傳說。那麼這是真的嗎?
  • 人死後要停屍七天,這是為什麼?專家:不是迷信
    人死後停屍三天,它是古代中國廣為流傳出來的習俗,許多 人覺得那樣做是以便讓魔法師計算日子,找到最好的下葬時間。其實不是,停屍幾日實際上是有科學論證的,並並不是迷信活動。終究一些假死病症徹底確診出不來開,因此假如人死之後馬上下葬,被錯誤確診為身亡的假死患者,很有可能在幾個小時或是一兩天後轉醒,可是卻由於被下葬而憋死在棺木中。人的身亡真實的根據是腦死亡,檢測其腦波,假如腦波消失了,那麼才公布這個人真實實際意義上的身亡。心搏驟停或是心率吸氣終止不意味著便是身亡,假如立即救治也有將會復生。
  • 人死後為什麼要把臉蓋上?其實有科學依據,和你想的不一樣!
    眾所周知,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有著將近五千年的歷史,其中有著非常系統科學的各類科學文化,而且從古至今,源遠流長,有太多太多閃爍著先祖智慧光芒的歷史文化一直流傳至今,被後世所敬仰學習。今天我們特意來說說中國的喪葬禮儀。縱觀古今,一直都有「入土為安」、「死者為大」的說法,因此他們格外重視喪葬禮儀。
  • 人死後為啥要用「白布蓋住臉」?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是的,臉上蒙上白布就是人死燈滅的徵兆,沒有哪個人願意在醫院看到這樣的情況。這不只是在影視劇中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那麼,問題就來了:人在死後為什麼一定要「用布」蓋住臉呢? 古代人他們覺得死去的人有一種不好的象徵,如果被活人看到的話,那個看到他的人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們在人死之後將死者的臉蓋上,這樣,既可以很好的保護好他們,也可以讓活著的人不看到他們的臉,就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 人死後為何要口含一物下葬?並非迷信,有相關科學依據
    在農村長大的人,或者參加過葬禮、見過不少世面的人,應該對民間的一種喪葬習俗有所了解:人死後,家人收拾遺體、擇時下葬時,大多會讓死者含上一件物品,用這種方式送到入土為安。其實,這種習俗並不都是迷信,也有相關的科學依據。
  • 人過世後為何要停屍3天才葬?原來不是迷信,有科學道理
    其中有一些早已經根深於人們的生活之中,最典型一種的就是人死後的葬禮習俗,在中國向來是以「死者為大」。「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可是在中國的傳統葬禮上卻又有一種不成文的特殊規定就是死者要停屍三天。史料記載,扁鵲年輕時曾周遊列國。到了虢國時,發現所有臣民都沉浸在一種悲傷的氛圍中。他好奇地問當地民眾發生了何事。有人就告訴扁鵲,是當朝太子死了,大家都在悼念他。
  • 為何去世後要停屍三天?這並非是一種愚昧行為,而是古人的智慧
    生活中,大部分人應該都經歷過與親人離別的畫面,就會發現,在人死後總是要停屍三天之後,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究竟為什麼人死後需要停屍三天,是一種迷信,還是一種智慧?可以從下文中得到一個深刻的理解。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具有科學依據?雖然很多人都能夠正確地對待做夢了,可是在夢中所發生的這些現象,每當醒來也都是久久不能夠平復的。甚至還有人在做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為什麼明明這個人已經死了,還會在夢中遇見了?難道所謂的託夢給親人的現象,真的是存在的嗎?這究竟是一種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正常現象呢?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在崇尚科技的21世紀看來,「託夢」顯得十分神幻,但科學家、哲學家等人都研究過人的夢境,發現夢境與現實世界具有一定的聯繫,並非都是封建迷信,人死後託夢給親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夢境」是由畫面和人的情緒構成的,早在數千年前,古人便開始解析夢,相信做夢是有原因的,東漢思想家王符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並且古人還賦予了夢境能預言人的未來禍福的能力,但現今進行科學地研究人的夢境後,發現夢境實際上並不具有這個能力。
  • 古代妃子下葬時,為何要堵住七竅?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普通人對喪葬習俗的要求就很高,希望已經逝去的人,能夠體體面面的。中國人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另外一個世界,只是希望自己的親人不論去了哪裡,都能過得好。普通人既如此,皇室更是如此,並且要求會更多。所以在古代,妃子遺體下葬的時候,都會進行相應的處理,她們不僅要正衣冠,還要淨身。古時候不像現在,人死之後會進行火化,是沒有遺體的,古人講究遺體完整,所以不允許有損傷。
  • 其實「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有一定科學依據
    常言道:事死如事生,古人認為,人死之後會去往另一個世界,在他們看來,死亡也不過是另一種繼續存在的方式。因此,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會無比重視自己的墓葬規格、陪葬品的檔次,他們想在死後享受和生前一樣的生活水平。
  • 老一輩說法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時代在進步,育兒知識在更新,很多老一輩的育兒理念都被年輕人所淘汰,因為是迷信。但其實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因為有一些理念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老一輩說孩子衣服不能放外面「過夜」,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曉娜是個90後,同時也是一名男孩的寶媽。曉娜的經常喜歡看一些有關育兒方面的書籍,所以對老一輩的育兒理念十分嗤之以鼻。
  • 古代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原來並非迷信,是有歷史依據的
    原來並非迷信,是有歷史依據的 引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眾所周知,從古至今人類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宿命,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許多求仙問藥的故事,例如,秦始皇嬴政一生都在追求的長生不老之術,甚至為了求藥大費周章出遊
  • 農村喪葬習俗:人離世後為何要停放3天,並非迷信而是古人的智慧
    儒家經典啟蒙書籍《弟子規》中曾有云:「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所以人死之後要遵照喪禮,按部就班的為其舉行莊嚴、肅穆的葬禮,以表達生者對死者的敬愛之情。 農村有一項喪葬習俗,人離世後要停放3天,並非迷信其實有一定的道理,是古人的智慧之談。
  • 為什麼親人死後要用白布遮住臉?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文化文章字數|955字,閱讀約2分鐘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不管是誰,都不能觸犯法律。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習俗。親屬去世後,親屬往往會用白布遮住死者的面部。傳世至今,許多地方仍在使用。這是為什麼?。但是,白布遮面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歷史上對此事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投降夫差時,伍子胥多次催促武王一舉消滅越國。然而,吳王卻聽信了伯儒的誹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