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證了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他是被公認為香港流行音樂的「詞壇教父」,他是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他的一生就好像是香港樂壇的縮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七十年代末至今,他創作的兩千首作品過半數流行於世,八十年代以來,幾乎每一首經典武俠歌曲背後都打著他的烙印。
香港有座喇沙書院,遠近聞名,只因校友明星薈萃,白先勇、林夕、許冠文、李小龍、黃霑等皆在這裡讀過書。
當年的毛頭小子們長大成人,這裡卻留下了他們的逸聞,其中一則「李小龍和黃霑不打不相識」,頗有幾分江湖氣。
李小龍的學名叫李元鑑,因為口角,把黃霑的表弟打得夠嗆。黃霑聽說表弟被人打了,氣勢洶洶要去幫他出頭,到後,才發現對方是打遍校園無敵手的李元鑑。
多年後,李元鑑更名李小龍,成了一代功夫巨星,黃霑就把這事掛嘴邊,吹了一輩子。
黃霑,是整個華語流行樂界的一位傑出代表。他才華橫溢,冠絕詞曲,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作品。他的曲作浩浩湯湯意蘊悠長,他的詞作結合俠義精神與人生哲學,是一個充滿中國氣質的樂壇巨匠、大師。
黃霑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他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四大才子」,聲名之盛冠絕香江,甚至在整個華語世界,都頗具聲望和影響力。
他能贏得這份尊榮,不僅只是輩分高,地位重,貢獻大而已。更核心的是,在當時中國文化蹇塞的殖民地環境中,正是由於他和顧嘉輝在早期的系列合作,讓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粵語歌曲,得以昂然走上檯面,「驅逐了英文歌的白色陰影」,風靡華語圈,並且成為流行文化中的一大宗。這個成就,是遠越同儕,無人可及的。這是我嶺南文化特產的異端大才。
大氣磅礴,豪放不羈,作為一個寫歌人,黃霑的曲風和詞風都充滿著「江湖氣」,而他「江湖氣」的來源,並非刀光劍影的武俠巨著,而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上海灘》的江水浩蕩,《倩女幽魂》的痴痴夢幻;《原來是你》裡的黃梅小調,《流光飛舞》中的白蛇傳說。這些浸染傳統文化色彩的歌曲,或詞或曲都是黃霑文化素養集合在「中國風」音樂上的完美體現。
無獨有偶,結合一千多年前的古曲《將軍令》,黃霑寫出了《男兒當自強》,激昂浩蕩,熱血滿腔;汲取古書《樂經》中「大樂必簡」,他又創作出《滄海一聲笑》,笑傲風月,不盡瀟灑。大巧若拙,至簡便是至繁。這些追求大道至簡的創作,正是黃霑胸腔中沉澱的文化精髓,他寫的歌裡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疊,更無生僻字的討巧炫技,寥寥數語便能逍遙恣意,不動刀兵亦可豪情萬丈。
近隨著新版《笑傲江湖》的推出,《滄海一聲笑》這首歌又再次被傳唱。
自從1990年徐克電影《笑傲江湖》上映之後,這首歌曲就隨著電影傳遍大江南北。
而至今二十多年過去,雖然《笑傲江湖》電視劇也推出了很多個版本,但是始終沒有一部電視劇中能夠出現一首歌曲的熱度能夠超過這首《滄海一聲笑》。
這首歌曲當年收錄在《香港情懷'90》這套專輯中,粵語版本是由《笑傲江湖》的男主角許冠傑演唱的,
而國語版本的演唱者則有三個人——黃霑、徐克和羅大佑。而作曲和填詞,正是出自黃霑之手。
黃霑原本是廣東人,1941年3月16日在廣州出生,原名叫黃湛森,
在1949年9歲那年就隨父母移居香港了,由於用功讀書,他的成績一直都很好,
1963年在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曾經在培聖中學做過兩年教師,到1965年就進入「麗的」電視臺任主持人。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黃霑就逐漸展露出自己的才華。
他除了主持電視電臺節目之外,更大的特長是會寫歌,作曲作詞不在話下,
一生中創作了超過2000 首歌曲作品,他自己唱功也很好,經常自己唱自己寫的歌。
由於年少時即博覽群書,底蘊深厚,大學時又深造中文,語言造詣極高的他又嘗試寫詞。為《青春玫瑰》作三首詞曲,牛刀小試,便一鳴驚人,從此,便一發不可收。
從《上海灘》「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汪洋恣肆,
上海灘葉麗儀 - 上海灘
到《倩女幽魂》「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的悠遠飄逸;
1978年,黃霑先後填詞了《誓要去入刀山》以及《倚天屠龍記》兩個曲子,這兩個曲子的作曲人均為顧嘉輝,在其後顧嘉輝與黃霑的合作過程中,這二人聯手創造了很多經久不衰的「武俠金曲」
《誓要去入刀山》在其後的許多電影中被不斷翻唱過,最著名的應當是《竊聽風雲》中,劉青雲、古天樂、林家棟、方中信、林嘉華五人合唱的那一幕。
《男兒當自強》
這首改編自古曲《將軍令》,由黃霑填詞,整首歌貫穿以武入樂的理念,透出民族自強的精神,感染著每一位華人,從此這首歌就貫穿整個《黃飛鴻》系列,歌詞鏗鏘有力,再配上激昂的音樂讓人聽起來熱血沸騰。
《世間始終你好》
黃霑、顧嘉輝這兩位可謂是金牌搭檔,一人作詞,一人作曲。《射鵰英雄傳》充滿江湖豪情,愛情也不似如今這般矯情,在這首歌中黃霑可謂是將愛情和狹義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作出的歌豪情奔放,勵志熱血。
黃霑便是這樣一個人,他如同一把天平,但凡有看不慣或不公的事,必逃不過他雙眼,要麼口誅筆伐,要麼以身作則。然,他也有偏心,獨寵的人。這便是哥哥張國榮。霑叔非常喜歡張國榮,每次見到他都要親他。而張國榮從來都閃躲不開,有人問他何故,張國榮說:「每次黃霑親我,而我總想著他身邊的林燕妮,就沒提防著。
他厚待張國榮因他是一個追求極致的一個人,張國榮便是一個極致,美的極致,才華極致,人品極致。他是《倩女幽魂》的寧採臣,善良敦厚。是《縱橫四海》的James,瀟灑倜儻。是《英雄本色》的宋子傑,重情重義。
霑叔在辭世之前,拿到了香港大學的博士學位。與娛樂圈的其他明星不同,霑叔所獲的絕非榮譽博士這樣的虛名,而是憑藉真材實料,用他生命中的最後六年時間洋洋灑灑寫下的數萬言博士論文通過的考試。黃霑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音樂大師,他的一生映照著香港樂壇的興衰起落,「其實人間盡耳聾」也只有像他這樣快意恩仇的一代宗師,才有資格發出此般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