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訪問照片文件25000次 手機App為何如此任性

2020-12-27 中國網河南頻道

10分鐘訪問照片文件25000次 手機App為何如此任性

2020-07-01 16:36:29

來源:法制日報

  |  

作者:韓丹東 祁增蓓

| 字號:

A+

A-

近日,有網友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10多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1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

業內人士認為,App之所以要廣泛地、儘可能地收集用戶信息,實際上是為了實現精準營銷。還有專業人士稱,App頻繁地啟動可以使App「日活躍用戶」等流量數據變多,這是App獲得融資和廣告投放收入的重要參考。

那麼,App頻繁自啟動收集個人隱私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App的開發者或運營商是否需要擔責?又當如何規範App收集個人信息行為?

自動啟動訪問讀取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看來,App頻繁自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個人信息。

據鄭寧介紹,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一些個人信息是私密性信息,即屬於隱私。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瀛和律師機構建築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林仁聰補充說,App頻繁自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行為,還侵犯了公民人格權中的隱私權,同時也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據林仁聰介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收集信息精準營銷

違背市場經濟準則

關於App的開發者或運營商是否需要擔責,鄭寧認為,網絡安全法規定了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基本原則,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在林仁聰看來,首先,App運營商收集用戶信息並做「精準營銷」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涉嫌不正當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利用網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本法的各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實施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

林仁聰說,App頻繁自啟動可以使App「日活躍用戶」等流量數據變多,這涉嫌虛假宣傳。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除此之外,還可能構成民事侵權,甚至構成刑事犯罪。刑法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明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林仁聰說。

鄭寧認為,精準營銷是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行業普遍採取的商業模式,但是這種模式應當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林仁聰則直言,為了達到精準營銷目的,App頻繁自啟動、廣泛收集用戶信息的行為不符合自由、平等、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準則。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但是市場並不具有完全的決定作用,市場主體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活動。App運營商「精準營銷、頻繁啟動App」等手段,多是在濫用其與用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地位,強迫用戶必須允許其訪問基礎信息才可以使用App,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主體的平等性和自由交易原則,同時破壞了平等競爭的要求。

健全信用監管機制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那麼,對於用戶來說,應當如何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林仁聰建議,用戶應當謹慎勾選同意App自由訪問自身信息的選項,若碰到強制勾選才可使用的App,應當及時向廠商、App下載平臺和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發現信息洩露應及時舉報;對相應App限制流量,限制後臺啟動等;同時,為避免竊聽竊拍,用戶應關閉這類App的麥克風、攝像頭、位置搜尋及訪問個人信息等功能。

而對於如何治理App頻繁自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鄭寧建議: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健全投訴舉報和信用監管機制;加強行業自律;企業落實個人信息保護的主體責任。

在林仁聰看來,按照《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要求,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信息安全管理責任,依法履行「六項義務」:一是按照「後臺實名、前臺自願」的原則,對註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二是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的,視情採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四是依法保障用戶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五是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得製作、發布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應用程式;六是記錄用戶日誌信息,並保存六十日。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洩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洩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林仁聰說,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合法有據;保障客戶在安裝使用App時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未經用戶同意,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不得開啟與服務無關的功能。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十幾分鐘偷看照片文件25000次!你的手機可能被「偷窺」了!
    使用幾天後讓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後臺高頻率讀取著手機信息行為。
  • 央視曝光APP偷窺隱私:十幾分鐘偷看照片文件25000次
    在這個測試版本中,新增加了一個功能,該功能可以記錄自己手機上安裝的App啟動和使用過程。使用幾天後讓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後臺高頻率讀取著手機信息行為。
  • 什麼APP?十幾分鐘訪問你的手機照片和文件2萬多次……
    使用幾天後讓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後臺高頻率讀取著手機信息行為。
  • 新華社調查:QQ等App每天自啟百次 有軟體高頻訪問照片
    新華社深圳6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孫飛、胡林果「點擊手機網頁卻跳轉到App」「並未調用App卻自行開啟後臺運行」「某個App被調用後自行調用、激活眾多其他App」……部分手機App持續「任性不服管」,不僅讓用戶無奈,也損害用戶權益,造成安全隱患。
  • 有些App可能在「偷偷」訪問你的照片和通訊錄
    近日,有網友利用App隱私記錄功能記錄手機上安裝的App訪問個人信息的過程而看到這些數據後他大吃一驚手機App頻繁自啟動使用幾天後讓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後臺高頻率讀取手機信息行為。
  • 新華社調查:QQ等App每天自啟百次,有軟體高頻訪問照片
    IT之家6月11日消息 新華社今日發表題為《「強制跳轉啟動」「自啟動」「關聯啟動」……我的手機App我咋管不住?》的文章,文章揭露了App強制跳轉啟動、自啟動、關聯啟動等損害用戶權益的「任性」行為。文章首先提到了手機網頁跳轉App的問題,例如通過Chrome瀏覽器嘗試百度搜索,有時會自動啟動百度App;通過UC瀏覽器打開淘寶網,有時則會跳轉到手機淘寶App。除「強制跳轉啟動」外,安卓系統手機上多款App存在頻繁自啟動、關聯啟動,訪問、讀取手機用戶信息的情況。
  • 頻繁自啟動、喚醒其他軟體運行……手機APP正在偷窺你!
    一些手機APP過度搜索個人信息的事情,早已有過多次報導。近日,據民眾反映,自己的手機升級系統後,增加了APP隱私記錄功能,而這項功能可以記錄手機上安裝的APP訪問個人信息的過程。而當他看到這些數據後,大吃一驚。
  • 手機照片在哪個文件裡 具體介紹【圖解】
    使用手機拍攝照片的時候,如果想要拍的唯美、清新,我們就要切記不要將頭與身體連成一條直線,不然就會給人一種呆板的感覺呢,只要有了一定的「角度」,照片便會顯得很有生氣,立體感也會更強呢。在拍攝照片之後,大家的照片就會存放在手機的圖庫當中。而許多人都不知道,該圖庫的具體文件究竟在哪裡,以下便為大家進行具體的介紹。
  • 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新浪微博、美圖秀秀等在列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6月8日訊,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網友小劉反映,自己手機升級系統後,增加了App隱私記錄功能,而這項功能可以記錄手機上安裝的App訪問個人信息的過程。小劉稱,自己作為體驗用戶,將手機作業系統升級到該手機廠家推出的最新測試版本,在這個測試版本中,新增加了一個功能,該功能可以記錄自己手機上安裝的App啟動和使用過程。他使用後發現,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
  • 工信部針對手機問題APP進行檢查約談 並要求限期整改
    6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消息,工信部要求手機問題APP限期整改。消息顯示,6月10日,工信部針對近期央視新聞曝光的手機APP侵害用戶權益的問題,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組織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並對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要求相關企業於6月17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 手機App不服管是被「日活」量追求帶偏了路
    來源:經濟日報「點擊手機網頁卻跳轉到App」「並未調用App卻自行開啟後臺運行」「某個App被調用後自行調用、激活眾多其他App」……部分手機App持續「任性不服管」,不僅讓用戶無奈,也損害用戶權益,造成安全隱患。手機App如此「任性」是何原因?會增加哪些風險?漏洞如何堵上?
  • 美圖秀秀等APP頻繁自啟動 工信部:約談整改
    據工信部官網12日消息,6月10日,針對近期媒體曝光手機APP侵害用戶權益的問題,工信部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並對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要求相關企業於6月17日前完成整改。  工信部還表示,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 迅捷PDF轉換器APP可以把手機拍照轉換成pdf文件嗎?
    「迅捷PDF轉換器APP可以把手機拍照轉換成pdf文件嗎?」小丁在工作中需要經常用手機拍下場景實圖、產品圖,然後整理為一份pdf文檔給上級看,但嘗試了幾款軟體都沒找到實用的。後來有人推薦說迅捷PDF轉換器app不錯,他便帶著疑問去實操了一番。
  • 調查:手機裡的APP,我咋管不住?開發者為「日活量」損害用戶權益
    「點擊手機網頁卻跳轉到App」「並未調用App卻自行開啟後臺運行」「某個App被調用後自行調用、激活眾多其他App」……部分手機App持續「任性不服管」,不僅讓用戶無奈,也損害用戶權益,造成安全隱患。手機App如此「任性」是何原因?會增加哪些風險?漏洞如何堵上?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 Windows 10 可直接訪問 Linux 文件
    從今年4月份的Windows 10 v1903更新版開始,Windows 10將加入一項新技能,可以直接在默認的文件資源管理器中訪問
  • 黑白攝影師夢寐以求的應用Lenka:回歸照片本身
    回歸照片本身如今手機上的照片處理和分享類應用已經泛濫,而Lenka卻從眾多手機攝影app中脫穎而出,吸引用戶的目光。這款由全球最優秀的攝影師之一設計的軟體希望推動攝影應用回歸本源:照片本身。Lenka專為iOS7系統設計,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只允許使用一種濾鏡,即高對比度模式,同時也只允許用戶對物體進行補光操作,即通過iPhone閃光燈來補光。這一應用不支持閃光燈,這些就像規則,貫穿整個app的始終,讓Lenka與眾不同。
  • 你離「免費午餐」只差一條視頻;警惕,有的手機APP在偷窺你
    十幾分鐘內訪問照片文件兩萬次日前,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播出題為《你的隱私可能被「偷窺」了!手機App頻繁自啟動 搜集個人隱私觸目驚心》的報導,揭露部分手機App過度搜索個人信息。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拼多多」「美圖秀秀」等頻繁嘗試自啟動;「全民K歌」「王者榮耀」「新浪微博」等軟體,一個App喚醒了手機裡十幾個App偷偷在後臺運行。
  • 如何解決小米10系列手機照片文件存儲空間過大的問題
    打開APP 如何解決小米10系列手機照片文件存儲空間過大的問題 曾曉東 發表於 2020-03-11 14:49:22 近年來小米手機攝像頭像素節節攀升,拍照所需要的空間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搭載一億像素攝像頭的小米10系列發布後,單張照片大小達到了50MB以上,許多用戶更是懷疑256GB的存儲空間可能都不夠用。
  • 工信部約談侵害用戶權益APP 美圖秀秀、王者榮耀等被要求限期整改
    6月8日央視報導,用戶爆料多款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包括美圖秀秀、全民K歌、王者榮耀等。根據工信部通告要求,相關企業須於6月17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 APP刪照片事件頻發,背後意圖究竟為何?10年手機專家道出實情!
    一位修了10年手機的朋友,道出了背後實情。從技術角度來看,當手機提示 APP刪除圖片後,大家很容易先入為主地理解為是APP操作了相冊的數據。但實際上,應用商場下載的APP與相冊相互獨立,只是共用了同一個後臺的數據服務。 相冊作為手機系統的原生應用,不可能授權第三方應用更多深層次的權限,最多也就讀取和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