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視界丨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2020-12-22 瀟湘晨報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12月6日,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在軌將月球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情況。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中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德國潛水員發現二戰期間納粹使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1日,德國北部,潛水員在潛水中發現了一臺二戰期間納粹使用恩尼格瑪密碼機。該密碼機被送往博物館收藏。圖為水下考古學家Florian Huber檢查密碼機。

【俄羅斯莫斯科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當地時間2020年12月5日,俄羅斯莫斯科,在莫斯科的一家診所內,民眾在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拜登就美國就業形勢發布講話】當地時間2020年12月4日,美國德拉瓦州,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就美國就業形勢發布講話。

【英國公司提供個性化聖誕老人線上直播服務】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9日,英國溫布利,一家名為Santa's Grotto Live的公司致力於為處於疫情下的民眾一種全新的聖誕節體驗,他們通過線上視頻軟體,提供完全個性化的視頻通話,使得民眾可以與在精心設計的樹屋背景下的聖誕老人進行線上交流,這樣既可以保持聖誕老人的神秘感同時又遵循著防疫政策。

【英國索倫特天空博物館計劃重新對公眾開放】2020年12月1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英國南安普敦,索倫特天空博物館的志願者Julian Puxley正在擦拭桑德斯-羅SR.A-1戰機外表。這架桑德斯-羅SR.A-1戰機是現存的同款戰機最後一架,當時製造時只生產了三架原型機。這架飛機沒有承擔過任何的軍事任務,因為其設計時就是作為路基使用設計的。索倫特天空博物館的志願者正在為重新開放參觀做準備。12月2日政府封鎖政策結束之後,南安普敦將進入2級防禦,例如索倫特天空博物館之類的博物館被允許重新對工作開放。

【瑞士知名拍行將拍賣3700萬年劍齒虎骨架】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瑞士日內瓦,知名拍行展出擁有3700萬年歷史的劍齒虎骨架。這具稀有的劍齒虎骨架發掘於美國牧場,將於12月8日和其他40餘件自然歷史文物一起被拍賣。

【美國獸醫醫院迎來超大號病患為獅子進行CT掃描】2020年12月2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美國俄勒岡州,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獸醫教學醫院醫生迎來繁忙一天,一個超大型病患前來看病。目前生活在野貓嶺保護區的獅子Chobe被帶到這裡,進行CT檢查。

【腦洞大開!大馬鐵路公司試用特殊頭盔為旅客測溫】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日,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鐵路公司的工作人員戴著一頂可以為乘客測量體溫的特製頭盔。在新冠病例數周前突然增加後,馬來西亞鐵路公司採取了這一行動。不過這種頭盔的使用還處於測試階段。

【冬季候鳥來韓國過冬在湖面上空群舞】當地時間2020年12月4日,韓國全羅南道,一種冬季候鳥前來海南郡過冬,在靈巖湖周圍上空展開了群舞。

【德國環保主義者在總理府前擺放上百隻「巨型蜜蜂」呼籲昆蟲保護】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日,德國首都柏林,當地環保主義者們在總理府前放置了200多個用硬紙板製作而成的超大蜜蜂,以呼籲民眾加強昆蟲保護意識。

【英國民眾和天鵝一起遊泳畫面和諧】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日,英國倫敦,遊泳俱樂部成員在水裡遊泳,各類鳥兒也在水邊遊泳休息,畫面和諧。

【俄羅斯:寒冷天氣下機器人送餐員上崗】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伊諾波利斯,無人駕駛的送貨機器人「漫遊者」在被大雪覆蓋的道路上做起了「外賣小哥」。俄羅斯當地網際網路公司Yandex NV打造了一款僅有手提箱大小的機器人,嘗試在暴風雪天氣下讓機器人代替人力送外賣。

【跳傘隊員攜彩色粉末從熱氣球跳下形成美麗彩虹】2020年12月3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巴西聖保羅皮拉西卡巴,視頻截圖顯示一組跳傘高手從熱氣球上躍下,下落過程中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漂亮的彩虹。來自'Caadores de Aventuras的跳傘隊員完成了這一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他們將一名跳傘成員用繩子懸空在熱氣球下,其餘的跳傘隊員在從氣球上跳下之前,將96公斤環保的彩色粉末撒在了這名成員的上方。彩虹粉末線條以及花樣跳傘一起組成了這一令人難以忘懷的畫面。

【印度公路上大象與汽車同行】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日,印度阿薩姆邦古瓦哈提,一名馴獸師騎著大象在車流中穿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 38萬公裡之外的完美「擁抱」——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其中,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那麼,什麼是「抱爪方式」?此次交會對接又有哪些看點?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其中,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那麼,什麼是「抱爪方式」?此次交會對接又有哪些看點?(小標題)設計理念世界首創「抱爪機構具有重量輕、捕獲可靠、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等優點。
  • 嫦娥五號,歡迎回家!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攝影: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 汪江波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 38萬公裡之外「月宮之吻」——揭秘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
    &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作為探月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本次任務的諸多看點之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首次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將裝有月壤的樣品容器從上升器轉移至返回器中。
  •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
  • 嫦娥五號將進行人類首次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此前無先例
    嫦娥五號任務一共持續20多天,總的來說是:一發、一落、一採、一升、一會、一回;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四個組成部分的多次分離組合。月面起飛後,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就是一會,月軌無人交會對接。這些年,我國已經先後進行了10次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預定軌道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7aOednc經過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攜帶月球樣品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此次組合體成功分離前,在飛行控制團隊的精確控制下,經兩次軌道修正、兩次近月制動「剎車」,嫦娥五號得以成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任務環節。
  • 新聞1+1丨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從月球帶回來的寶貝,又有怎樣的價值?《新聞1+1》連線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共同關注: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起飛後23個小時過去了,上升器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 已創造和將實現5個「中國首次」!嫦娥五號,等你回來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說,此次嫦娥五號探月返回任務,已創造和將實現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解放軍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安普忠、賀逸舒報導: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月球「挖寶」2公斤 嫦娥五號即將完成最後一步:回家
    成功在月球「挖寶「2公斤之後,嫦娥五號現在要回家了。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 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
    從嫦娥三號、玉兔號到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到嫦娥五號,精彩演繹了探月之旅。 在12月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捎來月亮「土味」情話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過去的23個日日夜夜,嫦娥五號完成了一次對接、六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五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壯舉就差最後一步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