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很多流傳多年的俗語,他們淺顯易懂,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有很多直到今天還一直被人沿用。
說起飽暖思淫慾,聽過這句話的人很多,但其實最經典的還是它的下一句:
饑寒起盜心。
說起這句俗語來,其實還有一個流傳多年的小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大戶人家,夫婦倆雖然恩愛非常,但是卻一直沒有生孩子。
眼看著年紀都已經一大把了,不再抱希望了,結果這時候女主人竟然懷孕了,十月分娩,是個粉雕玉琢的千金。
老來得女,夫婦倆自然是寵愛非常,從小到大,女孩吃的用的幾乎都是最好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專門從外地聘請了非常有才學的夫子教育女兒。
女孩長大了,非但沒有被嬌慣壞,還成為遠近有名的才女。
眼看著女孩越長越大,父母又開始發愁,因為不管來過多少家的公子,女兒都沒一個看上眼的,不是覺得他們紈絝,就是認為對方沒有才華。
在父母的哀求下,女兒終於同意以「文」招親,具體就是女孩兒出對子,對的讓她滿意的那個人就做她夫婿。
女孩同意了,給出的上聯是:
飽暖思淫慾;
消息一出,很多人躍躍欲試,但是沒想到的是,上聯雖然只有短短五個字,卻很不好對。
慕名而來的很多人都鎩羽而歸,眼看著女兒的親事又要黃了,老兩口著急的實在不行,沒想到就在這時,有個書生竟然對上了。他對出的下聯是:
饑寒起盜心。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對的實在是妙。這句俗語,也真是說透了人心。
貪圖享受是人之常情,但是一旦放任欲望橫流,終於一天,會被欲望腐蝕吞噬。
身邊就見過真實的例子,鄰居家有個遠房親戚,窮的時候老實本分的可憐,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很靠譜。
結果後來出去外地打工,漸漸做到了包工頭,可是錢還沒賺多少,那個男人就跟城裡一個外來的打工女好上了。
有家不回,老婆孩子也不管,最後花光了錢後沒想到人家也不要他了,這才想起了被冷落多年的老婆孩子,可是已經晚了。
老婆被傷透了心,孩子們都已經各自成家,認也只認母親,不認沒有一點付出的父親。
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人在富足的時候,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飽暖不忘本,才能守得住家業。
饑寒起盜心,這句話原本是說人到了饑寒交迫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偷盜的邪念,但後來引申出更深層的意思:當人長期處於窮困階段,人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想起了幾年前縱火殺人的杭州保姆莫煥晶,痴迷賭博後她輸光了所有的家底,最後還開始偷竊。
可女主人一再的大度寬容,並沒有讓她幡然醒悟,她甚至變本加厲最後鋌而走險自導自演了一齣戲劇,卻因此讓僱主一家慘遭悲劇。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窮抹去了所有尊嚴,無底線無原則的生活。
而當一個人一旦失去原則和底線,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就會暴露無遺,那個時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最後,生活過於優越或突然貧困,都有可能讓一個人的本性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古人留下來的諺語,早就說明人性的本質,過去未來都是相同的,所以富足時守住自己,貧困時守住內心。
各位朋友,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