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主任李莉:失明兒童近三成為白內障所致 最小患者僅出生一天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陶一萍)兒童眼部疾病以先天性疾病為主,嚴重危害患兒的視功能,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兒童先天性白內障為例,先天性白內障發病早,與成人白內障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對患兒視力損傷嚴重,手術難度大,術後要持續做康復訓練才能使患兒得到良好的視功能。否則雖然解決了白內障影響視力的原因,做了白內障手術,但仍然擺脫不了低視力的痛苦,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關注兒童眼部健康刻不容緩。

  李莉介紹,兒童先天性白內障發生率在我國為0.05%,多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或在兒童期內罹患。白內障能導致嬰幼兒失明或弱視,失明兒童中有22%至30%為白內障所致。

  李莉表示,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在「首都特色」專項課題《兒童白內障術後個性化視覺康復訓練系統的療效評估》支持下,已經開始對白內障術後患兒進行系統的視覺康復訓練,使其獲得良好的視覺功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患兒視功能狀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已經初步建立了針對先天性白內障術後、眼球震顫等嚴重影響視覺功能疾病的患兒的視覺康復中心。

  「我接診過年齡最小的患者僅出生一天,患有眼瞼畸形,伴有先天性眼底視網膜病變、白瞳。」李莉說,希望能夠最大程度改善患兒的視覺功能,減少我國低視力盲兒童的數量,這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眼科臨床工作24年。據悉,目前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共有醫護技70餘人,不僅能夠診治兒童常見眼病,如兒童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各種類型斜視、眼球震顫、不同原因引起的兒童弱視、兒童結膜炎、角膜炎等疾病;還開展了嬰幼兒眼底病的篩查及兒童疑難眼病的診治。並且進行眼球震顫的發病機制及遺傳學方面的研究,以及兒童個性化視覺功能重建及雙眼視功能康復的研究。

  2016年8月,由李莉帶隊,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一行5人再赴西藏,在日喀則進行「愛目行動」義診公益行動,為當地僧人、兒童開展視力篩查和健康宣傳活動,了解高原兒童視力狀況,並在西藏拉薩建立了永久醫療點。如今,西藏地區兒童視覺發育與弱視治療研究已進入啟動階段。

  據了解,2016年北京兒童醫院眼科門診病人總數為12.84萬人次。目前眼科通過臨床運行,各個專業組患者群及病房收治患者種類基本穩定,患者掛號就診時方向明確,減少了在眼科內部多餘的轉診,提高了診療效率,診療經過更為系統、完善、針對性強,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增加了專家出診效率,提高了本專業患者的數量和質量,有利於追蹤患者,隨訪觀察。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還與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合作,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定期到新生兒病房進行檢查,對發現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挽救了很多早產兒的視力。

  兒童眼部健康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兒童眼病早期篩查尤為重要,篩查發現先天性眼腫瘤等眼病疾病的患兒,早期治療不但可以挽救患兒的視力、生命,甚至是挽救一個家庭。「出生三天的滄州寶寶患先天性青光眼,轉診到北京兒童醫院眼科,擇期手術;還有外地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轉診到我們醫院眼科診治。」李莉認為,北京兒童醫院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要為更多疑難眼病患兒解除痛苦,與北京兒童醫院集團兄弟醫院實現醫療共享、科研共享,讓更多外地患兒在家門口享受到最好的醫療資源,真正做到「患者不動,醫生動」。

  李莉說,希望全社會都能對兒童眼部健康篩查工作重視起來,關注兒童眼部健康,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中國夢·踐行者】眼科醫生李莉:做孩子光明的引路人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左)給患者做檢查。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攝  「寶貝,今天好點沒,抬一下頭,我給你看看眼睛。」北京兒童醫院眼科病房中,李莉手持手電筒,溫柔地對一個小男孩說道。  記者採訪李莉的當天恰巧趕上全科大查房,她告訴記者,大查房一圈下來需要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而她每天的工作也安排得滿滿當當。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的職責就是「擦亮」這扇窗,做孩子們光明的引路人。
  • 北京兒童醫院李莉:為兒童眼部健康保駕護航
    中國財富網訊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和開學季的到來,少年兒童眼保健及近視等兒童眼部疾病的預防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如何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保護好尚處在「發育期」的雙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教授認為:「培養兒童和看護人的主動護眼意識是預防近視等眼部疾病發生的關鍵。」
  • 多次致患者失明,卻能營收百億,愛爾眼科憑什麼?
    天眼妹從國盛證券了解到,我國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僅近視(約7億)、乾眼症(約3億)、白內障(1.6億)三大眼病患者人數就超過10億(不考慮重疊發病)。這也使得眼科領域成為醫藥行業公認的黃金賽道,不少眼科機構的擴張速度更是十分驚人。 比如成立於2003年的愛爾眼科,據公開資料顯示,愛爾眼科在2009年登陸創業板後,藉助資本的東風,就開啟了快速擴張。目前,愛爾眼科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眼科醫療機構。
  • 艾芬「失明」背後:愛爾眼科醫療事故頻發,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此前在12月31日,針對醫生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後右眼近乎失明相關報導,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1月1日下午,艾芬在其個人微博回復上述聲明稱,術前B超和OCT是根據愛爾眼科要求做的;這兩項檢查結果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自己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希望愛爾眼科如實公布其真實的術前白內障照片。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艾芬之前,愛爾眼科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有患者甚至雙目失明。
  • 93歲老人白內障失明兩年,日照市中醫醫院給她「光明」!
    93歲老奶奶因白內障雙眼失明近兩年,前段時間來到日照市中醫醫院眼科成功施行了手術,「不但能看清東西了,還能穿針引線了。」患者張奶奶(化名)為表達對醫院眼科的感謝,特意讓家人拍了視頻傳給主任王佃科。十天前,張奶奶來到日照市中醫醫院眼科就診,王佃科主任接診,經過診斷發現,王奶奶因白內障兩眼幾乎失明,近兩年來眼睛視力越來越差,直到現在失明。由於老人上了年紀,擔心手術 問題所以 一直沒有就醫解決問題。王佃科介紹,雖然白內障手術現在是常規手術,也不複雜,用超聲乳化技術將白內障核打碎,然後用人工產品替換。
  • 93歲老人白內障失明兩年,日照市中醫醫院給她「光明」
    93歲老奶奶因白內障雙眼失明近兩年,前段時間來到日照市中醫醫院眼科成功施行了手術,「不但能看清東西了,還能穿針引線了。」患者張奶奶(化名)為表達對醫院眼科的感謝,特意讓家人拍了視頻傳給主任王佃科。十天前,張奶奶來到日照市中醫醫院眼科就診,王佃科主任接診,經過診斷發現,王奶奶因白內障兩眼幾乎失明,近兩年來眼睛視力越來越差,直到現在失明。由於老人上了年紀,擔心手術 王佃科主刀為老人手術,手術順利獲得成功。術後第二天老人就可以看清東西。更讓人驚訝的是,喜歡做手工活的張奶奶回家閒不住,自己穿針引線非常熟練。
  • 85歲老人白內障「過熟」未手術,引發青光眼險失明,白內障患者嚴防...
    後來85歲的李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檢查眼睛,醫生發現其右眼眼壓高,視力僅剩「光感」,幾近失明。據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科主任李愛華介紹,「經過詳細檢查,李奶奶被診斷為『右眼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必須儘快實施白內障手術,挽救李奶奶的視力。」
  • 艾芬揭愛爾眼科危機:十年併購擴張600醫院,多起失明案判賠35萬
    文|鄭玥  編|京文  2020年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創歷史新高。同日,抗疫醫生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學教授艾芬在社交媒體上維權,稱其接受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後視力模糊,質疑治療有誤,未進行全面的眼底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其進行了並不需要的白內障手術,導致右眼視力近乎失明。
  • 【眼科】同仁眼科不忘初心,三赴瓊中再送光明
    【眼科】同仁眼科不忘初心,三赴瓊中再送光明 2020-11-2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眼科醫院:白內障及時治療,復興博愛眼科還患者滿眼"山色"
    放眼全球白內障疾病是一種橫行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白內障患者總有一種"身處霧境,世間皆白"之感。大大影響了自身的生活質量。那白內障究竟是怎樣一種疾病呢?小編帶著疑惑找到了北京復興博愛眼科常務副院長朱剛主任,朱主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白內障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最常見的是後天性白內障。
  • 畢節陽明眼科醫院情系鼎新鄉白內障患者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針對白內障患者由於得不到及時救治,導致視力下降或失明,加重家庭和社會負擔的實際。
  • 上海眼科醫院排名得了白內障,真的不必一等再等
    需要注意的是,白內障隨著病情的發展,晶狀體會越來越混濁,不僅視力下降得厲害,還有可能導致虹膜炎、青光眼、晶體移位等併發症,甚至失明。所以,白內障手術並不是可以一直等下去。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醫生建議,當白內障影響到了生活質量便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不需要等到白內障「成熟」了再做。
  • 三齡童眼珠轉不停 醫生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
    三齡童眼珠轉不停 咋回事醫生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或終身低視力指導醫生 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 謝江斌家長在關注幼兒視力的同時,很多人可能忽視了兒童視力的另一個「隱形殺手」——先天性白內障。據統計,兒童致盲眼病中,先天性白內障佔比為20%至30%,是兒童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兒童低視力和弱視的主要原因。父母在孩子出生後應多觀察孩子的眼睛及眼部反應,早發現、早治療。
  • 寧波白內障手術:六旬阿姨白內障伴眼底病,視力從0.04到1.0的過程
    寧波白內障手術:網脫、白內障、黃斑變性 寧波阿姨的視力還有救嗎? 寧波徐阿姨年近六旬,被眼疾困擾十幾年,視力甚至比不上八九十歲的老人。徐阿姨右眼有視網膜脫落史,早年接受過手術,目前仍是失明;左眼有並發性白內障;雙眼還伴有黃斑變性,處於近盲狀態。
  • 白內障患者告別「霧蒙蒙」,手術可「量身定製」
    為此,寧女士輾轉幾家醫院都建議治療白內障,慕名找到了南京市中醫院眼科劉昳主任,希望劉昳主任能解決她的多年來的視力困擾。劉主任對寧女士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寧女士不僅雙眼患有白內障,右眼還有嚴重的黃斑病變,造成水腫。黃斑病變往往高齡退化的自然結果,隨著年齡增加,視網膜組織退化,變薄,引起黃斑功能下降甚至形成水腫。若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視網膜脫離、誘發新生血管青光眼,甚至永久性的視力喪失。黃斑是視神經最集中、最敏感的地方,我們常說的「檢查視力」即是檢查黃斑區域的視神經。
  • 抗疫醫生艾芬「右眼近乎失明」,愛爾眼科市值縮水274億
    患者要的是醫療質量,但在目前民營醫院,特別是近幾年出現的新事物:單病種的專科連鎖民營醫院中,醫療質量的自身管控和第三方的監管體系都不夠完善,導致一旦床位和門診量無限制擴張,醫療流程、質控中的不規範就會成為難以避免的普遍性問題。」
  • 婁底愛爾眼科「煥晶」引領白內障手術新趨勢
    現場座無虛席、精彩紛呈,眼科專家為近100名到場的中老年朋友們介紹了國際前沿的「煥晶」白內障手術技術,並通過白內障手術直播、患者分享、互動答疑等方式引發現場觀眾熱烈討論。、散光等一系列問題,實現患者看遠、中、近的全程清晰視力,滿足患者對術後生活質量的追求。
  • 市場大事件|遭知名抗疫醫生投訴,當事人術後近失明,愛爾眼科開年大跌
    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眼科第一股愛爾眼科開盤大跌,當前股價跌破70元,超9%的跌幅,這背後是一場醫療糾紛的推動。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發布《再見2020》一文,文中「怒懟」愛爾眼科。艾芬寫道,「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
  • 北京茗視光眼科推出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白內障術後全程視力清晰
    如果晶狀體混濁,相當於照相機鏡頭不再透明了,就會擋住光線的進入,導致視物不清,長此以往可導致完全失明。白內障傳統療法存在弊端白內障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置換已經混濁的晶體,傳統矯正方式為單焦點和雙焦點人工晶體置換。單焦點只能用來看近或看遠,比如,植入看遠功能的單焦點人工晶體,患者可看清遠物,但進行近距離活動,如閱讀或打牌時,就要戴老花鏡。
  • 醫用氣體致患者失明 導致失明的原因有哪些
    一些意想不到的災難總是會發生,誰也想不到本來治療眼睛的,結果不但眼睛沒治好,還導致了失明,而這一切居然是發生在一些大醫院裡,並且已經有40名患者因此失明,是因為醫生給他們使用了問題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導致了這樣悲慘的結果,這個悲劇發生在2016年,一個是發生在南通市某醫院,一個是發生在北京的某醫院,而使用的全部是同一批次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