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方世界來說,有一款蘇聯時代研發的重型洲際飛彈是他們永遠也揮不去的沉重心病,這就是SS18液體洲際飛彈。這種飛彈改進版發射全重200.6噸,投射重量由早期的5.8噸增加到8.8噸。改進版全長36米,彈徑3米。理論上最大可以攜帶接近40個彈頭或者重型誘餌。實際上因為裁軍條約,每枚是只最大攜帶10個彈頭。但是如果發射方自由裝載,正常攜帶20個類似W87的分飛彈頭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只要有一枚發射出去並且突防成功,就能當即摧毀英法這類中等強國的所有大城市,其現實的威懾力不言而喻。而實際上前蘇聯最多的時候曾經實戰部署這種飛彈達到數百枚之多。直到現在,仍然被認為還有50多枚繼續在現役中。這種飛彈不但打擊能力強大,就算是抗打擊能力也很強。由於採用全封閉發射井,
而且是整體彈射出井再點火發射,因此這種飛彈發射井的抗核戰爆壓能力可以達到350公斤每立方米,幾乎是超級大國民兵洲際飛彈發射井設防強度的一倍。除非鑽地核彈直接命中SS18發射井的井蓋,否則是很難靠核彈的爆壓把這種發射井壓得當即失效。但是當今還沒有那種洲際飛彈的精度可以確保分飛彈頭直接命中對手的洲際飛彈發射井的井蓋。如果再通過偽裝措施,在總共部署的數百個飛彈發射井中隱蔽幾十個目標,不會被長期發現也是不難做到的。而固定井射飛彈的發射打擊精度又超過任何公路和鐵路機動發射,更超過戰略核潛艇的水下遊動發射方式。因此在可見的百年內級別的未來,重型井射洲際飛彈的強大威懾能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井射重型洲際飛彈必然還會出新型號。
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今後不必再繼續模仿SS18飛彈的液體發射模式,因為現在已經有了保存期更長,發射可靠度更高的重型固體助推器可以選擇。目前已經推出了一種直徑3.3米的新型固體助推器。看來每段大約5米,一共3段,總推力可以達到260噸左右。按照固體火箭燃燒總推力和內部的燃燒面積成正比的關係,那麼等於每一段5米的推力可以實現86.7噸。如果做成發射衛星的固體助推器,那麼用12段串聯,總長60米,可以實現1000噸以上的起飛推力。當然作為洲際飛彈,並不需要這麼大的推力也不需要這麼長。僅僅3段就可以實現260噸的起飛推力,上面的第二級和第三級可以縮小直徑,做到2.5米的固體發動機,總長限制在12米。這樣的全固體洲際飛彈長度是15加12米,總長27米。最大直徑3.3米,起飛總重可以控制在180噸之內。
雖然比SS18洲際飛彈的3米直徑略粗,但是長度和總重都比SS18要小。2.5米直徑的第三級,也可以輕鬆的布置15個以上的分導真彈頭和至少5個重型誘餌。絕對是讓對手望而生畏的新型重型洲際飛彈。如果採用HTPB燃料射程可以打1.1萬公裡,如果用HEPE燃料則可以達到1.6萬公裡,瞬間打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