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遇天敵?美戰艦攔截彈可準確成功攔截大氣層外的洲際飛彈

2020-12-23 迷彩派軍評

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手握各自龐大核武庫的超級大國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如何在核戰爆發後儘可能攔截對方的洲際飛彈。雖然美國早已成為軍事力量最強的超級大國,但其國內面對他國核彈的所謂不安全感卻一刻都沒有消散,最終促成了戰區和國家飛彈防禦體系的建立。在美國看來,任何一個地區性強國一旦具備洲際飛彈,都被視為自身潛在威脅。

標準3-2A攔截彈發射的瞬間

對美國而言,一個強國核彈數量遠不如其投送載具的性能和投送效率大,隨著人民火箭軍東風41洲際飛彈的問世,更讓美國感到十分不安。不同於液體燃料的東風5B,採用全新固體燃料的東風41可以做到公路機動而且發射前準備時間和準備工作工序大為縮減,這就會讓任何對手試圖在其發射前定位的難度驟增;而相對於同樣使用固體燃料的東風31系列,東風41的最大射程又大幅增加到1.4萬公裡,如果要執行跨洲打擊任務時無需考慮射程限制,由此不必再只能將發射陣地限定在特定省份,這同樣會讓對方感到防不勝防。據稱,東風41可以攜帶至少10個20萬噸TNT當量的分彈頭,一個彈頭都可以在爆炸後導致53平方公裡內出現0.35公斤/平方釐米的超壓,足以對一座世界級大城市的7成建築帶來毀滅性破壞。根據計算,此時其分彈頭爆炸後火球殺傷範圍可達10千米,如果10-12個彈頭同時發生爆炸,那麼十幾分鐘內就有有超過三百萬人死亡。更厲害的是,東風41的命中圓周誤差可以控制在60-100米內,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2018年12月美軍曾進行過陸基攔截彈反導測試

無疑,東風41已被美國視為威脅性最大的洲際飛彈,所以近年來美國一面試圖開發新一代核武,一面也在提升對洲際飛彈的攔截能力。據美國飛彈防禦局近日報導,美軍宙斯盾驅逐艦約翰芬恩號在夏威夷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七點五十分的演習中成功使用標準3-2A型攔截彈攔截了一枚南太平洋馬紹爾誇賈林環礁基地的裡根彈道飛彈防禦試驗場發射、用於模擬洲際飛彈的靶彈。在這次代號FTM44的演習中,美軍天基紅外系統首先探測到了靶彈發射後的紅外信號,最終將數據立即傳輸到了本土的科羅拉多州某個飛彈防禦作戰中心,而該中心就以最快速度傳輸到夏威夷海域行動的約翰芬恩號驅逐艦,此時該艦距離裡根試驗場約為3900公裡。由於通過指揮與控制戰鬥管理通信網絡得到了十分準確的信號數據,所以該艦的AN/SPY1雷達還沒有開機探測到靶彈信號時,戰鬥情報指揮中心就下達了發射攔截彈的命令,並最終在大氣層外成功命中了目標!美國飛彈防衛局主任兼海軍上將希爾表示,這次反導測試是美軍宙斯盾戰艦第一次在海上成功攔截洲際飛彈模擬彈,標誌美軍掌握了難度係數最大的反導技術,具有裡程碑級別的意義,也證明美國海軍反導系統有能力保衛夏威夷甚至本土。

東風41已成為最讓對手忌憚的彈道飛彈

希爾認為,這個了不起的成就也標誌著宙斯盾飛彈防禦體系的標準3-2A項目取得了預期效果,可以對阿拉斯加的陸基攔截彈以及遠東的薩德系統進行有效協助。按照美軍計劃,這次演習原本定為今年5月,但受到疫情影響拖延到現在,此前標準3系列攔截彈曾出現過一系列技術問題,例如錯誤將敵彈道飛彈視為己方目標進而讓攔截彈提前啟動自毀裝置。2018年12月的一次打靶測試中,夏威夷基地的陸基宙斯盾雖然以標準3-2A攔截彈藉助AN/SPY2雷達命中一枚從C17試驗機上發射的彈道飛彈模擬彈,但這次演習並未能真正模擬陸基彈道飛彈的效果,而且並未消除美軍內部對海基反導系統效率的質疑。所以,希爾認為這次演習的成功直接證明美國海軍神盾艦可以有效成為中基防禦系統的一員,進而為美國本土的飛彈防禦提供新的屏障。早在2017年2月,標準3-2A這種美日共同設計研發的攔截彈就曾在西太平洋的艦艇上取得了試驗成功,這種攔截彈的研發始於2006年,由美國雷神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領銜研發並先後投入20多億美元。雷神公司表示,這種攔截彈使用動能進行攔截,其能量相當於10噸的物體以96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撞上去,足以有效破壞對方洲際飛彈。同時由於採用了更大的火箭發動機,該攔截彈的攔截高度可以從500千米提升到1500千米,末段速度提升到12.3馬赫,可以對付各種射程的彈道飛彈。2017年測試完成後,日本就宣布希望其海上自衛隊在未來幾年將有4-6艘宙斯盾戰艦配備該攔截彈。

美軍海基反導的動畫演示圖

長期以來,彈道飛彈作為各國核武投射的重要方式,以精度高射程遠著稱,在發射後的初期上升階段依靠火箭加速彈頭進入大氣層外,隨後動力裝置會自動脫落。大氣層外的中段飛行時,飛彈會依靠彈頭自動飛行。再入大氣層的末段飛行時,飛彈則會依靠自帶的各類空氣舵調整飛行姿態並不規則改變機動,以便迷惑對方攔截體系。針對彈道飛彈的特性,美軍開始對其三個階段進行攔截,其中初始階段時美軍計劃使用戰略級機載雷射武器攻擊,但這種始於冷戰中的設想最終由於耗資過高且存在較大不完善之處最終被放棄。所以,美軍最終將重點放在中段和末段攔截上,其中中段攔截的主角是飛彈預警雷達、艦載X波段預警雷達和升級版早期預警雷達,其中宙斯盾系統的雷達將扮演重要角色,它們將成為各類攔截彈的眼睛;而末段攔截則主要依靠薩德和愛國者3系列。在至關重要的中段反導體系中,陸基和海基會同時進行並彼此配合,只要任何一方發現彈道飛彈發射信號,雷達都會將其初步的飛行信息和軌跡進行藍圖還原並報告給美國本土的飛彈防禦局,在分秒必爭的攔截預警階段,能夠機動並由此快速機動到各地的戰艦自然比陸基基地反應更快且不易被對方反制摧毀。

美軍高層認為海基神盾艦會使對方彈道飛彈攻擊效率驟降

本次協助約翰芬恩號完成反導攔截的AN/SPY2雷達自身也有獨特優勢,它不但可以完成自身的監控工作,而且還可以直接在切換到X波段後作為火控系統指揮薩德,如此就可以讓美軍提前幾千公裡發現任何彈道飛彈。雖然在美軍的體系中,標準3-2A本質上是攔截中程彈道飛彈用,攔截洲際飛彈只是其副業,但此次演習依舊證明該攔截彈在此方面的潛力。標準3系列從1992年初始研發至今已將射程從30千米提升到可攻擊大氣層外目標,而且攻擊方式也從引爆發展到動能攻擊上,特別是其新配備的高精紅外導引頭直接使其容易找到洲際飛彈彈體和彈頭的薄弱處。而今美國海軍在世界多地設立了海軍基地,其多個艦隊的神盾艦也開始對一些可能發射洲際飛彈的國家進行密切監控,正如二戰中美軍戰鬥機經常在德軍噴氣式戰機起降的機場設伏伺機將其擊落,美軍將領認為這種主動尋找老鼠窩進行殲滅的方式遠比等老鼠出洞後尋找其蹤跡後消滅效率高得多。如今,美軍的反導體系也逐步秉承了這一戰略思路,進而試圖將其外層反導防線從兩層提升到三層。

攜帶核彈頭的東風41將帶來巨大的破壞效果

在美國的核戰理念中最主要一點就是己方的核彈能夠有效殺傷對方而對方的核彈卻可以被自己從容攔截,對俄羅斯這樣高度依靠核武作為最後戰略底牌,而常規戰力愈發落後的國家而言,如果美國的反導系統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就幾乎宣告俄羅斯徹底處於被動挨大而無法反擊的危險境地。對其他某些彈道飛彈剛開始研發的國家而言,這很可能意味著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彈道飛彈未來會面對服役即過時的境地,進而失去基本的信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美軍海基反導真正可以徹底抵消東風41一類洲際飛彈,因為東風41的多個彈頭都可以藉助電腦慣性制導系統控制各自的軌跡誤差和運行航跡,而且還會同時釋放大量誘餌信號,從目前的技術來看美國在內的攔截系統都無法有效識別東風41的誘餌信號和真正分彈頭的差異。此外,東風17的乘波體彈道技術很可能也將用於東風41的分彈頭,這必然會讓對方的攔截難度驟增。所以,從未來的彈道飛彈攻擊/防禦來看,如何提高己方的攻防效率才是第一要務,其重要性超過庫存核彈數量以及彈道飛彈戰鬥部的當量。

相關焦點

  • 美國戰艦用標準3飛彈在大氣層外攔截洲際飛彈靶彈
    據路透社11月17日報導:美國飛彈防禦局(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說,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夏威夷東北部進行的一次飛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中,一艘美國海軍戰艦發射的攔截飛彈成功攔截了一枚從馬爾紹群島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靶彈。
  • 標準3攔截洲際飛彈,美軍練就金鐘罩鐵布衫?面對東風41不值一提
    比如射程可能高達14000KM的東風41洲際飛彈,其末端速度高達26馬赫。 在這種情況下,對其運行軌跡的預測將變得更加困難,攔截時對攔截彈的機動能力和速度要求較高,通常攔截彈速度要遠大於來襲飛彈,並且為了儘量提高攔截成功率,還需要同時發射多枚攔截彈進行攔截。現今較為先進的彈道飛彈大多屬於這一範疇。如中國東風26、東風41等。並且,這一類飛彈中的洲際飛彈通常還會攜帶大量假彈頭,以進一步迷惑敵人,降低被攔截概率。
  • 一枚洲際飛彈射向美本土,慘遭硬生生擊落!美真能攔截東風-41?
    在美軍的定位中,「標準-3」Block IIA攔截飛彈適用於攔截中程彈道飛彈,想要用其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非常難。但是鑑於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在洲際飛彈方面威懾非常大,美國不得不進行洲際飛彈的攔截測試,只不過這次攔截,美國是在配備「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約翰·芬恩」號驅逐艦,用最新版本的「標準-3」飛彈,成功攔截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靶彈。
  • 美國這麼強大,真有能力攔截東風41嗎?美專家道出真相
    例如面對我國的東風系列遠程飛彈,美國就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為什麼說美國身為有著如此尖端武器裝備的國家卻防不住我國的東風飛彈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反導系統的攔截原理吧。反導飛彈之所以能攔截到飛彈是因為飛彈的飛行路徑是拋物線固定路線飛行的,這樣一來,攔截系統可以快速的用計算機根據飛彈的速度,把飛彈飛行的路線和要攔截的地方算出來。而且攔截洲際飛彈有三種方法,一是攔截系統在洲際飛彈飛行的路線中段進行預先部署。比如,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系統就是以這種形式來針對我國的洲際飛彈的。
  • 美飛彈攔截成功率97%?俄新武器無視中段攔截,東風17仍有差距
    彈道飛彈防禦計劃實行後,美國累計投入近1000億美元,經過近20年發展才終於在2017年第一次成功進行了洲際飛彈攔截試驗,可想而知其難度之大。▲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在2019年,美國又再次進行了洲際飛彈攔截試驗,接連兩次的成功讓美國軍方信心暴漲,對此川建國同志曾經不無吹噓地說:美國陸基反導系統在應對有限規模的彈道飛彈襲擊時,攔截成功率可以達到97%!兩次成功就吹成這樣,幾個菜醉成這樣?
  • 美艦首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那麼能攔截東風-41嗎?答案揭曉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海軍首次從軍艦上發射了攔截彈並且還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稱美國軍方從位於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測試基地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隨後停留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的「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使用了「標準—3」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彈,將這枚彈道飛彈攔截並且進行了摧毀。標準3反導系統是美國設計的一種將用於艦載的一種飛彈系統,按照美軍的計劃它將是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攔截東風41有多難?末端突防速度超20馬赫,十來分鐘就抵美國境內
    可我國又是個貧鈾國,光靠著蘇聯給的那可有可無的鈾,是根本無法滿足鈾235的提取的。於是為了早日免於核威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上到科學家,下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在為了鈾235而努力。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64年我國成功試爆原子彈,這才在國際上有了更足的底氣。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東風快速,使命必達」就是我國戰略核力量的最好slogan了。
  • 30枚飛彈能攔截一枚東風41?24枚一起發射,這可不是開玩笑
    還好的是,中國從1964年10月16日成功試爆第一枚原子彈之後,核力量的發展被掀開了新的篇章,國防力量中也多了一份有力的保障。發展至今東風家族已經成為了我國戰略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核力量中東風41是最為重要的支撐。放眼整個世界,被討論的最多的洲際飛彈,也就是美國的民兵3、俄羅斯的白楊M和我國的東風41了。
  • 美軍宙斯盾艦發射「標準-3」,首次成功攔截洲際飛彈
    本月17日,美國"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於夏威夷東北部發射了一枚"標準-3"反導攔截彈,並成功摧毀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這也是美國首次在艦載平臺上使用"標準-3"反導系統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在此前"標準-3"的攔截測試均是在陸基平臺上進行,模擬攔截的目標也是中程飛彈,"標準-3"的成功上艦並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無疑是美國反導系統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進一步完善了美國的反導體系。
  • 美國為提升防衛力量,想讓標準3和「宙斯盾」配合攔截洲際飛彈
    據環球網8月21日援引美國《海洋力量》雜誌網站8月20日報導,為了進一步提升本土反導體系的防衛力量,美國飛彈防禦局開始著手進行新一輪探索,計劃利用"宙斯盾"作戰系統與"標準-3"Block IIA飛彈實施對洲際飛彈的攔截。被美國飛彈防禦局寄予厚望的標準-3 Block IIA飛彈,屬於"標準"系列防空武器系統的最新型號。
  • 美戰艦首次攔截洲際飛彈「打臉」此前言論,俄媒:增大了兩國核戰爭...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等多家媒體17日報導,一艘美軍艦艇首次用「標準-3」飛彈攔截並摧毀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靶彈,美國人聲稱這種飛彈將用於防禦流氓國家的核飛彈威脅,不過外界更擔心美國用這種飛彈來「耍流氓」。
  • 洲際飛彈果真攔不住?看完「東風快遞」的表演後,美國人認輸了
    看完「東風快遞」的表演後,美國人認輸了,原來目前開發的洲際飛彈已經具備了機動變軌防禦打擊和使用假誘餌保護真彈頭的技術,那麼實戰中該如何應對呢?有專家無奈的表示,面對這種飛彈各國只能祈禱自己不要成為它的目標,因為它一旦發射就幾乎無法攔截。
  • 洲際飛彈被攔截概率只有50%?防空系統真的能奏效嗎?
    當地時間8月4日凌晨0點21分,美國從范登堡空軍基地試射了一枚「民兵」3洲際飛彈。在經過4200公裡的飛行後,這枚「民兵」3飛彈成功抵達了位於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的預定目標。在全球局勢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美國這次試射無疑引發了各國的強烈關注。
  • 東風41有多強?威力相當於230顆廣島原子彈,無法被攔截
    而說到我國目前最厲害的飛彈,那一定要說到東風41。那麼東風41究竟有多強呢?真的很牛。 東風41洲際飛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能夠隨著目標的改變變換運行軌道,這就意味著不管敵人如何移動被鎖定目標,最終都無法逃脫被摧毀的結局。
  • 美軍承認中國反艦彈道飛彈試驗的畫外音:這種武器沒法攔截
    之所以不用紅外導引,是因為飛彈再入大氣層的時候,本身就會因為摩擦而劇烈升溫,不利於紅外器件工作。當時的雷達都採用機械掃描方式,掃描速度和信號處理速度都很慢,還沒有把海區充分掃描,飛彈已經衝進大海了。東風-26到了新的時代,計算機技術和電掃描相控陣技術的發展,讓導引頭技術有了極大的突破。
  • 東風17被攔截概率多大?彈道飛彈攔截怎麼攔,我國攔截技術如何
    文/山峰東風17一經亮相便迅速成為全球關注點,就是因為東風17獨特的乘波體彈頭,以及不同於傳統的拋物線式彈道,而是一種採用了錢學森彈道,這種世界獨有的黑科技攔截起來非常麻煩,不僅是我國現役的防空反導系統無法有效攔截住東風17,就是美俄歐現役的防空反導系統在東風
  • 美日反導研究再合作,東風飛彈或有被攔截風險?改進技術迫在眉睫
    而在這其中最聞名世界的,就是我們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東風」系列的飛彈了。東風飛彈有多種型號,什麼高超音速、洲際、等等戰術戰略飛彈,東風系列基本都是應有盡有。 甚至,東風飛彈可以說是基本無法被攔截的,這也讓很多軍迷們自信的表示: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以此來表達,東風快遞的先進程度。然而就在最近,東風飛彈無法被攔截的「神話」似乎要被美國和日本聯合打破了?
  • 東風17為什麼無法攔截?美專家:全球沒有任何國家具備攔截能力
    這些固然都是我國軍力裝備的尖端武器,但是如果說要提到保家衛國的絕對主力,那麼就非東風系列飛彈莫屬了。而在東風系列飛彈大家族當中,東風17堪稱是絕對的主力。美方專家甚至感慨道,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攔截東風17的能力。東風17是一款超高音速彈道飛彈,射程在3000公裡左右,這款飛彈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其彈頭的飛行軌跡非常特殊,以至於無法攔截。所以對手感到害怕。
  • 我國東風21被攔截擊落,國人為何拍手叫好呢?
    最近,有幾張是我國的西北部照片在網上瞬間引起熱議;從照片中,可看到,西北腹地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片光暈在西北上空;當時就有人猜測是不是隕石墜落還是其它天文奇象呢?我國官方對該光暈證實了,這讓國人拍手叫好,因為這是我國的第7次陸基中段的反導實驗,此次陸基攔截的對象是東風21飛彈,該飛彈在飛行的中段被成功擊落了!
  • 東風洲際核飛彈有多強?21分鐘直達美本土,為何說只能是「擺設」
    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我國在軍事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例如號稱中國最強核飛彈東風-41。此前出於國產核武器研製的秘密性,東風-41洲際飛彈一直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可自從該飛彈在去年國慶閱兵正式亮相後,關於它的猜測也終於塵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