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目前我國國防科技實力最高體現是哪款裝備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許多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可能認為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而還有人可能會認為「山東」艦,或是國產003號航母,才是我國軍事實力的最高體現。這些固然都是我國軍力裝備的尖端武器,但是如果說要提到保家衛國的絕對主力,那麼就非東風系列飛彈莫屬了。而在東風系列飛彈大家族當中,東風17堪稱是絕對的主力。美方專家甚至感慨道,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攔截東風17的能力。
東風17是一款超高音速彈道飛彈,射程在3000公裡左右,這款飛彈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其彈頭的飛行軌跡非常特殊,以至於無法攔截。所以對手感到害怕。與其他的彈道飛彈不同的是,我軍裝備的這款彈道飛彈採用的是高超音速滑翔體彈頭設計,彈道多變,在發射之後也只有發射方自己知道飛彈的具體目標在哪裡。東風17主要是依靠運載火箭發射技術,將彈頭加速到高超音速,也就是說在靠近大氣層的臨近空間,然後運載端與高超音速彈頭分離,彈頭繼而進入高超音速滑翔階段,在這段滑翔過程當中,彈頭憑藉自身的優秀氣動外形做乘波體飛行,在大氣層的邊緣以超音速飛行。
而傳統的防空飛彈系統的射高是遠達不到東風17的飛行高度的,唯一能有相似射高的就是反導飛彈系統。但是反導飛彈主要被設計成攔截一般的彈道飛彈,對於這種機動能力超強,並且彈道捉摸不定的飛彈,還是望塵莫及。拿美軍舉例,目前美軍的反導系統分為三級,第一層為中低空域內,在這一層級上主要使用「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這種飛彈的射高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層級使用的是「薩德」反導系統,薩德的射高雖然說可以達到東風17的飛行高度,但是在機動性上「薩德」還是暴露出了很明顯的不足,所以說根本沒有辦法對東風17進行有效的攔截。而在更高層美軍使用的是「標準」系列反導飛彈,然而「標準」系列的最低攔截高度已經超過了東風17,在臨近空間內進行高超音速飛行,稀薄的空氣還是會對彈體產生摩擦,其產生的高溫也將使得紅外導引頭喪失一部分的使用功能,因此無法進行攔截。
東風17的核心技術在於其彈頭採用三稜型氣動外形設計,在美俄等西方國家,將這種氣動設計的彈頭稱之為「乘波體」彈頭。「乘波體」是一種先進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氣動外形設計,乘波體飛行器飛行時前緣線與激波面相重合,依靠激波產生的壓力來提升升力,就像是騎在激波的波面上一樣,這種氣動外形設計能帶來非常顯著的氣動外形特性,尤其是在高超音速飛行的條件下,其優勢比常規布局的飛行器更加優秀。正是有如此優秀的氣動外形設計,東風17才能令敵人望而生畏,成為真真正正的大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