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航空裡程成了熱詞。
9月6日,有網友爆料稱,有人註冊了航空公司帳號後,擅自用吳磊的身份證號進行綁定,並盜用吳磊的航空裡程積分兌換機票;9月8日,歌手江映蓉在微博曬出一張打碼的身份信息截圖及聯繫電話截圖,透露自己的裡程被盜;9月9日,李晨也在微博發布航空裡程被盜用的消息,表示盜用自己裡程的人數高達十幾位。
明星航空裡程被盜,似乎還是頭一遭。連著幾日,「吳磊飛機裡程被盜用」「李晨航空裡程被十餘人盜刷」等話題都成了輿論焦點。奇怪的是,涉事航空公司都裝起了「鴕鳥」,只是在江映蓉微博下回復了一個語焉不詳的「已關注此事」。如此重大的輿情下,航空公司去哪兒了?
盜用他人信息,竊取他人航空裡程,且數額較大,顯然,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盜用人當然要受到法律制裁,但如網友所言,因存在一定的安全和規則漏洞,航空公司也難置身事外。
以吳磊航空裡程被盜用為例,從粉絲髮布的相關信息來看,沈某早年將吳磊證件綁定在自己手機號下,如此一來,吳磊的飛行裡程便會累計到該帳戶。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沈某用手機號登錄不僅可查看吳磊行程,並且還能隨意添加受讓人,使用航空裡程。
為何沈某手機號可以和吳磊的航空裡程帳戶綁定?這些盜用者是如何獲知密碼或驗證碼的?同時,爆料粉絲撥通客服電話後,能輕易問詢吳磊帳號下的各種信息,這位粉絲是如何獲得客服確認的?這其中是否存在審核不嚴的問題?還有,吳磊的航空裡程卡綁定多人,兌換多次,為何綁定和兌換不需用戶本人確認?
種種疑問或可說明,相關航空公司在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航空裡程兌用上存在管理不嚴等亟需解決的漏洞,而這些漏洞的出現並非偶然。今年1月,就有某航空公司員工在微博發布多名演藝明星個人信息及乘機記錄,雖然該航空公司第一時間對涉事乘務人員做出停飛處分,但依舊難掩對用戶信息重視不夠的問題。
而對此次事件的處理,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7日,涉事航空公司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已經將相關情況反饋上報,後續處理結果需等待通知;8日,涉事航空公司在江映蓉微博下回復已經關注此事,並無相關官方說明;9日,我們依舊沒等來相關回復,更沒人站出來講清個中原委。
目前,雖然僅為網友爆料、明星藝人微博發布情況,但此事近幾日已牽動不少關注,相關航空公司理應介入調查。相關說法是否屬實,也期待後續的調查能給予一一說明。
網際網路時代,航空公司為客戶提供便利的同時,更應考慮客戶的信息安全,維護客戶的切身利益。無論如何,相關航空公司不能置身事外,儘快調查事件真相,給受損明星、大眾一個交代。如果漏洞真實存在,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保護個人信息、處置用戶審核不嚴等問題,則是當務之急;此外,上級部門也應有相應的制度跟進,嚴格落實、健全各項法律法規,對於相關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共建航空業內的清明氛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黃秋荻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