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影片全收藏,近30年的必看

2021-02-22 第十放映室


片多圖多,小心流量唷。



昨晚,第54屆臺灣金馬獎落下帷幕,有爆冷,也有眾望所歸。

無論是「新藝城七怪」的重聚,還是對逝去影人的致敬,無論是影帝、影后都頒給了老戲骨,還是死亡之組的「最佳女配」終落在14歲的小文淇手中……

其掀起的歡呼與掌聲,都在驗證著金馬,於整個華語電影圈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李安接任張艾嘉,成為下屆金馬主席咯

針對幾大重要獎項,王老實我和夏BB、小十君事前玩競猜,基本上都壓對了。

唯獨「最佳劇情片」,三人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夏BB看都沒看過,就狂推全年齡段女性撕逼大戲《血觀音》(她是那麼總結的),而小十君站張艾嘉的《相愛相親》,可惜顆粒無收。

我嘛,壓的是《大佛普拉斯》,沒想到,自以為最懂金馬評委口味,竟然輸了!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歷年的最佳影片,也好對這個華語圈最重要的電影獎,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更深入的回顧。

片單在此,補不補,你且隨意。


導演:楊雅喆 主演:惠英紅 吳可熙 文淇

豆瓣評分:7.4分


噱頭足,野心大,政商勾結,人性陰暗,流動於一群女性假笑黑面的暗湧中。港臺、大陸幾代女星代表,同框互撕,豔光灼人。


導演:張大磊 主演:孔維一 張晨 郭燕芸

豆瓣評分:7.1分

曇花一現的夏天,難以忘懷的暑假。導演以孩童的視角,記錄了一個北方小鎮的人事變遷,為觀眾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生活圖景。


殺不殺前男友,這是一個問題;面不面對自我,這也是一個問題。一部侯孝賢執導的文藝武俠片,塑造了聶隱娘這樣一個沒有同類,卻有感情的孤獨女刺客。

導演:婁燁 主演:秦昊 郭曉東 黃軒 梅婷

豆瓣評分:7.7分


眼睛看不見的人們,卻看清了這個世界。盲人題材電影,有著充滿血汙的殘暴、文藝氣息的對白、迷亂動人的浪漫。


導演:陳哲藝 主演:楊雁雁 陳天文 許家樂

豆瓣評分:7.9分


來自李安迷弟的新加坡家庭劇,父親、母親、女僕、孩子,描繪了一個中產家庭在現代社會中的生活波瀾。


大V聯歡的北京警察故事。


導演:魏德聖 主演:林慶臺 馬志翔 安藤政信

豆瓣評分:8.7分


一部充滿血性的臺灣電影,當年創造出票房奇蹟的現象級之作。講述了原住民為維護民族尊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導演:張作驥 主演:李亦捷 高盟傑 呂雪鳳

豆瓣評分:7.4分


因為一場意外懷孕,女主角成為了母親。突然長大的她,開始了解後媽的辛苦,父親的不易,逐漸學會照顧與體諒家人。


導演:戴立忍 主演:陳文彬 趙祐萱

豆瓣評分:8.3分


維權難,難於上青天,貧苦父親為了私生女的受教育權,在社會上艱辛地奔走求助。相依為命的父女倆,最終能夠討到身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


導演:陳可辛 主演:劉德華 李連杰 金城武

豆瓣評分:6.9分

清朝末年,戰火紛飛,三兄弟立下生死相依的投名狀。命運沉浮的亂世之中,為了女人,為了權力,為了前途,曾經的兄弟情義是否還能經受住考驗?


殺氣騰騰的眼神,情慾地獄的沉默,除了那幾場驚世駭俗的床戲,這個百般糾葛、危險重重的愛情故事,成為了華語電影中不可磨滅的光輝一筆。


導演:譚家明 主演:郭富城 楊採妮 林熙蕾

豆瓣評分:6.9分

王家衛師傅——譚家明的復出之作,郭富城不僅奉獻了一場奪人眼球的床戲,還塑造了一個史上最神經病的父親。


導演:周星馳 主演:周星馳 元華 元秋 黃聖依

豆瓣評分:7.9分


表面上是一個廢柴拯救世界的無釐頭功夫片,其實講的是一個吃著棒棒糖的小男孩,做了一場美妙的大俠夢。


導演:陸川 主演:多布傑 張正陽 亓亮

豆瓣評分:8.7分

導演陸川的成名作,講述了藏羚羊的偷獵者與巡山隊員之間的追逐對抗,在環境惡劣的可可西裡,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將以何種方式死去。



導演:劉偉強 麥兆輝 主演:劉德華 梁朝偉

豆瓣評分:9.0分


港片迴光返照,香港警匪片的裡程碑之作。


導演:張作驥 主演:範植偉 高盟傑

豆瓣評分:7.8分

兩個19歲少年的一段華麗冒險。愛情、友情、親情、縱情、暴力和夢想,交疊出一幕幕對年輕生命極速燃盡的感嘆。


導演:陳果 主演:秦海璐 麥惠芬

豆瓣評分:7.7分


一部反映香港下層生活現實的電影。在香港短暫的三個月,沒有看到夢中的大都市,卻有了另外一番對於生命的感慨。



導演:李安 主演:周潤發 楊紫瓊

最具文化氣質的武俠世界。


導演:許鞍華 主演:李麗珍 黃秋生

豆瓣評分:8.1分

以愛情包裝的政治話題電影,香港電影中難得一見的史詩之作。通過一群社會底層平民的成長與遭際,呈示了一個別樣的香港社會的心靈歷史。


導演:陳衝 主演:李小璐 洛桑群培

豆瓣評分:8.3分

一部文革題材的文藝電影。有人說是人性的醜惡,有人說是時代的過錯,但最終草原上那個燦爛的少女,再也回不來了。


導演:陳可辛 主演:黎明 張曼玉

豆瓣評分:8.7分

情誼太深,緣分太淺。又或者說是,再刻骨銘心的愛與恨,都抵不過時間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別說國內沒有優秀的青春片了。


導演:許鞍華 主演:蕭芳芳 喬宏

豆瓣評分:8.8分

沒有痛徹心扉的生離死別,沒有高潮迭起的大起大落,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溫柔細碎的隻言片語。


導演:蔡明亮 主演:楊貴媚 李康生

豆瓣評分:7.7分

本片將人與人之間的陌生與孤獨放大到極致,雖以《愛情萬歲》為題,卻沒有半點愛情的痕跡。


導演:李安 主演:趙文瑄 歸亞蕾

豆瓣評分:8.8分

為了應對父母的逼婚,本是gay的偉同與一個女藝術家假結婚。「你見證的是中國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李安如此註解道。


導演:王童 主演:楊貴媚 黃品源

豆瓣評分:8.9分

一部臺灣日據時代的庶民史詩。吳念真的故事,王童的電影,楊貴媚的演繹,淘金熱背景下的九份,上演著螻蟻的掙扎。


導演:楊德昌 主演:張震 楊靜怡

豆瓣評分:8.7分


小四舉起那把刀的時候,不只是愛情的死亡,而是他整個世界的坍塌。楊德昌用克制而銳利的筆觸,重現了臺灣那個惶惶不安的60年代。


毛的劇本,講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由林青霞和秦漢這對舊時戀人演繹。戲裡戲外都能激起人們的八卦之魂。


導演:關錦鵬 主演:張艾嘉 張曼玉

豆瓣評分:7.4分

斯琴高娃、張艾嘉、張曼玉三大影后同臺飈戲。來自港陸臺的三個女人在紐約相遇相知,價值觀碰撞之間,她們也面臨著各自的困境。


導演:羅啟銳 主演:洪金寶 鄭佩佩

豆瓣評分:7.5分

京劇大師于占元帶領「七小福」戲班揚名天下的故事。現實中,學戲出身「七小福」也成為香港影壇赫赫有名的大佬們。



導演:王童 主演:卓勝利 張柏舟

豆瓣評分:8.5分

臺灣近代史「鄉土電影三部曲」的第一部,以諷刺幽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二戰爆發時期臺灣人民悲喜交加的故事。


導演:楊德昌 主演:繆騫人 李立群

豆瓣評分:8.7分

文藝女神和老實人的荒唐婚姻。楊德昌用高超的敘事手法,表達了對都市社會與家庭生活的懷疑與思考。


導演:張毅 主演:楊惠珊 李立群

豆瓣評分:8.0分

以自述體回憶了一個臺灣婦女的悲哀一生。濃鬱的生活感,折射了寶島社會轉型期的時代變遷。


導演:李佑寧 主演:孫越 張純芳

豆瓣評分:7.9分

退伍老兵不甘晚年寂寞,花錢買了一個美貌少女做媳婦。影片觸及了當時臺灣社會的隱痛——老兵話題與原住民歧視。


導演:陳坤厚 主演:崔福生 鈕承澤

豆瓣評分:8.4分

朱天文原著小說,與侯孝賢共同改編成劇本,是臺灣新電影早期的扛鼎之作。將一個少年成長時光裡的瑣碎故事講得十分感人,成長往往是在一瞬間裂變的。

導演:丁善璽 主演:狄龍 林鳳嬌

豆瓣評分:7.2分

此片獻給武昌起義,臺灣主旋律電影,雖然現在看來青筋暴起的動作戲和口號過於誇張,但影片傳達的熱血和大無畏精神依舊令人動容。



導演:王童 主演:譚詠麟 胡冠珍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80年代「拼爹」主題電影,譚詠麟憑此片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全片充滿了政治諷刺,放到現在來看也毫不過時,它也因題材敏感被禁過。

作為臺灣早期最重要的電影導演,李行的作品先後7次獲最佳劇情片,堪稱金馬之最。本片講述了三個來自不同階級,懷揣希望的年輕人在迷茫中闖蕩的故事,流露著青春的感傷,對鄉土的眷戀。


一個非常簡單的愛情故事,70年代末期臺灣生活紀實片。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鄧麗君的經典曲目《小城故事》就出自該片。


根據自傳改編,男主身殘志堅考上大學並收穫愛情的臺式勵志片。小男主由歐弟飾演,可愛靈動,令人印象深刻。由此開始,他連續三年獲獎,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導演:張曾澤 主演:李菁 馮海

臺灣四大抗戰片之一,空軍名將高志航的個人傳記。這部主旋律戰爭片,在當時可以算是大成本製作了。

導演:劉家昌 主演:胡因夢 柯俊雄 張艾嘉

豆瓣評分:6.9分


同樣是臺灣主旋律電影,講述八年抗戰期間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細膩動人,只願我們從此遠離戰爭。


導演:李行 主演:林鳳嬌 秦漢

又一部抗日題材電影,可貴的是人物刻畫豐滿,不存在臉譜式刻畫。片中處處流露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充滿文學意味。


導演:巫敏雄 主演:楊群 嘉玲 李虹

講述蔡鄂忍辱負重,最終揭竿而起反對袁世凱的故事。更多探討的是江湖兒女捨命求忠的豪情,結尾竟然致敬了《精武門》。

導演:李行 主演:歐威 唐寶雲 傅碧輝

豆瓣評分:7.9分

三代單傳的頑孫因殺人判刑,奶奶將一名女子送入牢內,希望他能在最後關頭傳宗接代。故事怎麼聽怎麼離奇,隨著劇情的鋪陳而開,反倒很容易陷入這樣的中國式倫理中。李行換了一種古樸風格,卻拍出了自己最醇熟的作品。


導演:李翰祥 主演:王引 甄珍 謝賢 江青 歸亞蕾

豆瓣評分:7.4分

《緹縈救父》的經典戲目,在李翰祥大手一揮之下,又成為一部宮闈權謀的經典。緹縈的四位姐姐在之後都頗有名氣,而女主角甄珍的古裝扮相有著無可挑剔的美。



導演:白景瑞 主演:歸亞蕾 柯俊雄 李湘

豆瓣評分:6.4分

三條感情線,年輕的歸亞蕾老師在戲中認不出來。導演拍片手法活潑,被一致吐槽的嚇人配樂,讓我燃起了一點興趣。


寡婦嫁女兒,強行要入贅,最終腐舊觀念破除,大團圓結局收尾。本片屬於為迎合當時執政黨開展的「淨化道德運動」,而出現的民間道德戲代表作。


導演:李行 主演:崔福生 王戎 李湘

豆瓣評分:從缺

臺灣首部自製彩色片,保持了導演李行的健康寫實主義風格。築路工人的中國式父子情,以及對眷村裡的風塵女子刻畫,都充滿金馬最為青睞的人文關懷。


導演:李嘉 主演:唐寶雲 葛香亭

豆瓣評分:5.6分

女主角從小兒麻痺到重新站立,勵志神作過了頭。


全片時長220分鐘,李翰祥把美人傳說拍成了史詩大作。如果遇見影展的足本重映,千萬不要錯過。


參演人數和鴨子數量都很可觀hhh


黃梅曲調唱出的《梁祝》,也是最好的一版,古典藝術集大成之作。女星凌波反串出演梁山伯,(偽)男同題材的百合演繹。


導演:易文 主演:尤敏 葛蘭 葉楓

豆瓣評分:6.9分(上集) 7.0分(下集)


臺版《一江春水向東流》,片名對應戲中風採卓絕的三位女性,男主和傳奇四角戀都成了點綴。女星尤敏憑本片,成為了首位金馬影后。


從1962年到現今,你可以明顯地看出,金馬獎在早期就不只是面向於臺灣電影。

無論香港、大陸乃至亞洲其它國家的優秀作品,都有可能在這一舞臺上大放異彩。

第50屆頒獎禮上,來自新加坡的電影《爸媽不在家》,能打敗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和蔡明亮的《郊遊》;去年大陸新人導演的《八月》,也於此拔得頭籌。

對人文關懷主題的青睞,對新導演的扶植與鼓勵,金馬在這一方面遠勝於大陸的金雞和香港的金像。

王老實希望它能保持住這一傳統,才不至於變得圈地自娛,枉失權威。


你心中的金馬最佳影片?】


在評論區寫下「影片名+理由」,就有機會獲得小十君送出的《推理筆記》貓眼兌換券一張,快來參與吧!

推薦閱讀


深扒東京電影節,華語片簡直開掛

2018年92部申奧外語片,片單全整理

相關焦點

  • 近二十年金馬獎最佳影片,你可能一半都沒看過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近20年來金馬獎最佳影片,既有影壇黑馬,也不乏冷門佳片,一定讓你一飽眼福。 推薦理由: 20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男主此前憑藉高分影視劇《想見你》名聲大噪。
  • 金馬獎最佳影片被低估了
    《消失的情人節》作為2020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自然受到觀眾的關注,只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開分不太友好,開分7.0,現在回暖到7.1左右。在這裡飾演美女員工的,是華人圍棋第一美女黑嘉嘉而女主角楊曉淇呢,不受待見,做事毛手毛腳,人近30,沒人喜歡沒人在意,走在路上也是隱形的,像一顆灰塵一樣不被人注意到。
  • 明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第一大熱門,出現了
    除此之外,201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201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都曾獲得過哥譚獨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好時光逃出絕命鎮我,塔尼婭佛羅裡達樂園《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強勢奪得最佳影片,更加讓人期待。影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愛情故事,陽光明媚的義大利,埃利奧和奧利弗的愛情悄然生長,熱烈燃燒。
  • 《大象席地而坐》獲最佳影片,金馬獎又在標榜精英品味?
    第55屆金馬獎決選評審團主席李安、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文|娛樂資本論,作者|斯塔西金馬獎剛剛落下帷幕,《大象席地而坐》摘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桂冠,原本預測的奪冠熱門《我不是藥神》敗下陣來。相信這一結果,會讓很多人聯想到2016年得獎的《八月》,金馬獎又上演了一次精英品味戰勝了大眾品味的戲碼?
  • 金馬獎最佳影片,我很失望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年金馬這一批入圍影片資源陸續公布。除了之前就有資源的《怪胎》之外,最先和我們見面的是最佳影片《消失的情人節》。我對這部影片期待很高,一是一部愛情片可以突出重圍,成為金馬獎最大贏家必有過人之處;二是導演陳玉勳功力深厚,我們之前桃花島觀影團線上競賽片看過他的《熱帶魚》,也是備受好評。
  • 金馬獎十年最佳影片(下)
    2018 年第 55 屆金馬影展「感言風波」之後,大陸電影人幾乎不再參與金馬影展,第 56 屆竟然連豆瓣詞條都沒有,同樣沒有詞條的第 57 屆也已經在去年
  • 第53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八月》福州首映
    12月13日、14日放映短片單元以及實驗、動畫單元的這兩場,我們已經在前兩天發出了活動預告,可以點擊「這裡」查看影片排片以及預告。現在我們確定在17日進行第三場長片單元的放映,場地選擇在威獅藝術中心的當代館,放映的影片是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八月》。
  • 歷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全收藏(1962-2018)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從最初的臺灣本土電影節發展到如今華語地區最重要的電影節,它見證了一部又一部優秀華語電影的誕生。
  • 盤點金馬獎近10年最佳劇情長片,都是哪些電影得獎了呢?
    臺灣金馬獎在2020年11月20日頒獎,《消失的情人節》入圍11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同學麥娜絲》與《無聲》也分別入圍9項與8項大獎,大家除了關心第57屆金馬獎以外,歷年來最佳劇情長片又是哪些電影得獎呢?都是入圍最多獎項的電影拿下此獎嗎?有哪一屆金馬有爆出黑馬呢?
  • 近三年沒有在內地上映的金馬獎獲獎影片,部部佳作
    金馬獎在很多人心目中地位一直很高,金馬獎獲獎的影片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由於內地的審查制度,很多影片無緣上映,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幾部沒有在內地上映的優質金馬獎影片。>血觀音》《血觀音》是2017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金馬獎最佳影片比怪:黑白片《八月》戰勝異形片《潘金蓮》
    2016年11月27日訊,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昨天在臺北舉行,來自中國內地的電影人此次大獲全勝。由內地青年導演張大磊執導的電影《八月》戰勝了馮小剛、杜琪峯等導演的作品,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成為當晚最大的冷門。
  • 第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嘉年華》文晏獲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正在臺北進行,陶晶瑩第五次任金馬獎主持。《血觀音》獲最佳劇情片,惠紅英憑藉此片中的表現拿下最佳女主角。《嘉年華》導演文晏獲得最佳導演。 「不僅是中國的故事,也是全世界正在發生的故事,能夠堅持做藝術片10年,是因為有完全信任我的投資人以及團隊,我要感謝非常多的人,包括我的投資人、製片人和出品方,他們看到我劇本的題材就沒有猶豫,聽說我的兩個女主角是新人時也沒有猶豫。
  • 往屆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選集
    而在此之外,《推拿》還擒獲了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新人等獎項,以6項大獎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另外,內地演員陳建斌憑藉首次執導的影片《一個勺子》在本次金馬獎收入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等獎項。
  • 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大象席地而坐》拿下最佳影片!!!
    第55屆金馬獎剛剛結束。最佳劇情片頒給了《大象席地而坐》;最佳導演頒給了張藝謀;徐崢憑藉《我不是藥神》拿下最佳男主角;謝盈萱憑藉《誰先愛上他的》拿下最佳女主角,恭喜他們。今年金馬獎主席交棒到李安手上,他請來了鞏俐做評審團主席。在51屆金馬獎上,鞏俐(《歸來》)曾獲得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最終惜敗。臺灣本土演員陳湘琪憑藉《回光奏鳴曲》摘得最佳女主角。
  • 全部 52 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都在這裡了
    昨天,2015年度的金馬獎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獲獎名單,最佳影片是我並不喜歡的聶隱娘。從1962年至今,除了1964年和1974年外,金馬獎每年一度,延綿不輟,至今已經52屆。今天,我收集了歷屆金馬獎最佳影片。雖然獎項總歸受限於圈子化的視野,影片質量參差不齊,但隔著半個世紀的時光回溯過去,畢竟也有不少一時之選,而光看劇照,洋溢其間的年代感也很有意思。
  • 54屆金馬獎:《嘉年華》文晏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血觀音》(附完整名單)
    昨晚,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臺北進行,陶晶瑩第五次任金馬獎主持。《血觀音》獲最佳劇情片,惠紅英憑藉此片中的表現拿下最佳女主角。
  • 【熱點】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首現「雙黃蛋」,無愧華語最佳!(附最全獲獎名單)
    2013年,誕生了金馬獎46年來第一枚最佳男主角「雙黃蛋」:黃渤的《鬥牛》與張家輝的《證人》同臺競技,最終卻被迫共享一座最佳男主角獎盃。這一幕在今年再次上演,而且是發生在同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兩位女主角身上。
  • 《陽光普照》:烏雲逐日,暗夜驅晝,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
    就像他不能容忍自己家裡有這樣的成員,但是在影片的最後,他自己的行為和他原本的象徵意義形成了強烈的反諷效果。第二:影片中對自然現象的解讀,影片發生在盛夏季節。大量使用陽光照射大地的鏡頭,具有一種蘊含形上學意義的自然哲學;第三:秦姐姐的愛。
  • 金馬獎最佳影片合集,送給片荒的你
    金馬獎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是全球最早華語電影獎之一,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有「華語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譽,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香港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所以能夠獲得金馬獎的影片質量肯定也是上乘的。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之作
    其中,他的新作《24號大街》剛剛榮獲了第2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優秀紀錄長片獎,之前也成功提名了第55屆臺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文末福利)放映排片......影片透過對老方和尋求老方查案委託人的真實紀錄,來展現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婚姻情感上面臨的種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