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者的禮儀會帶動品茶的整體氛圍,飲茶者的禮儀,則是對泡茶者的尊重。
叩手禮
叩手禮是用手指頭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
叩手禮是茶桌上常見的禮儀,主人倒茶時,客人以叩手禮表達禮貌性的謝謝。
叩手禮有長幼之分的講究,但在平輩之間比較隨意。
平輩給平輩行叩手禮:品茶者食指和中指併攏,輕敲桌面三下即可。
表示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兩隻手指,表示平輩之間關係好)
晚輩向長輩行叩手禮:行禮者將五個手指併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同時敲擊桌面,這樣相當於五體投地跪拜禮。
一般情況下,敲三下就可以了,相當於三拜。但是,如果遇到特別尊敬的人,可以敲九下,相當於三拜九叩。
長輩向晚輩行叩手禮:長輩可以用一隻手指在茶杯邊緣輕敲一下即可。
或者如果長輩遇到比較欣賞的晚輩,可以在茶杯邊緣輕敲三下,表示欣賞。(一隻手指,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點撥)
或行禮者將食指或中指敲擊桌面,相當於點頭。一般只需敲一下,表示點一下頭。
如果特別欣賞、喜歡對方,可以敲三下。
叩手禮的由來
據說叩手禮的由來是為了以「手」代「首」。
這樣,「叩首」為「叩手」所代,食指和中指就好比跪著的人的雙腿。
三個指頭彎曲即表示「三跪」,指頭輕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相傳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了一家茶館喝茶。當地的知府得知後,前去護駕,就坐在皇帝對面。
皇帝心知肚明卻沒有拆穿,而且還以主人的身份為這位知府倒茶。
知府惶誠惶恐的,但也不好當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
於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於是這樣「以手代叩」的動作一直流傳至今,表示對親朋好友敬茶的謝意。
寓意禮
在民間的茶道活動中,衍生出了很多有寓意的禮節。
衝泡茶葉時的「鳳凰三點頭」最為常見,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
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 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
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
有招手「來!來!來」的意思,表示歡迎客人來觀看。
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 去!去」的意思。
還有最常說的「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給客人倒茶要倒七分滿,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若不需要斟茶了,要在對方為自己斟茶時,用右手虛遮自己的品杯。
喝茶是含蓄而文雅的事,用動作來代替語言,既把禮節傳達到位了,也不破壞茶席安靜的氛圍。
這一來一去的動作,體現了主客之間的心照不宣。
學會了這些基本的茶桌禮儀,通過習茶能涵養內心,向外也能呈現出柔美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