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視物模糊要不要治?

2021-01-17 騰訊網

很多老年人會存在視物模糊、眼睛酸痛、視力下降等現象,不要緊張,先找出原因。

視力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白內障】

隨著年齡增長,雙眼可同時或先後發病,病變初起時,視力緩降,視物模糊,眼前如有煙霧或紗幕狀遮擋,經歷數年,漸至視物不見。

早期白內障可局部滴用卡林優、障翳散、麝珠明目液緩解晶珠的混濁,並配合口服杞菊地黃丸、雙地首貞片等以補益肝腎。當視力或最佳矯正視力小於等於0.5時,則要考慮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

【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一種以中心視力受損,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上升為特徵的眼底黃斑部病變,單眼或雙眼發病,無性別差異。乾性黃斑變性眼底會出現玻璃膜疣、地圖狀萎縮等,溼性黃斑變性則易引起眼底出血而嚴重影響視力。

黃斑變性患者可服用微量元素、維生素等保護視細胞、延緩病變進展,合併眼底出血時,可考慮光動力療法或抗VEGF治療。

【青光眼】

用眼過度或失眠後出現眼部脹痛、視物模糊、虹視,並伴有同側頭痛、噁心、嘔吐等,常被誤認為是頸椎病等內科疾病而貽誤治療時機;長期慢性青光眼更會引起視神經的萎縮和視野缺損。

此時一定要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疾病,定期進行眼壓、眼底及視野的檢查;緩解期以藥物控制眼壓,行虹膜雷射預防急性大發作;急性期則要儘快就醫。

【乾眼】

由於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使用視頻終端設備及圍更年期體內激素波動等原因,眼部會出現乾澀、發紅、異物感、灼熱感、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症狀,進行眼科檢查也會發現淚液分泌量和淚膜穩定性的改變。

應減少用眼,避免長期處於乾燥或對流過強的環境,並遵醫囑適當使用人工淚液類的滴眼液。

生活中,避免這些情況,以免損傷視力:

◆要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久視傷血」,會引起視物模糊、眼部酸脹、疼痛等視疲勞症狀;

◆避免在黑暗環境下用眼、一次性過量飲水、情緒焦躁及抑鬱等,可能會誘發閉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發作;

◆避免長期暴露於戶外或直視強烈的陽光,大氣中的紫外線會加速晶珠的混濁、促進白內障的進展;

◆避免長期處於空調間、過度通風對流或「二手菸」環境中,會加重乾眼的症狀。

◆血壓和血糖等的波動均可能引起眼底血管彈性的改變甚至阻塞、眼底出血、黃斑水腫等,血糖控制不佳還會促進白內障的進展和眼部的乾澀等。

這些方法有助於保護視力

【穴位按摩】

通過對眼周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增加眼及頭部的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營養,減輕眼疲勞,每個穴位有節奏地按揉30次即可。

【食療養生】

菊花石斛枸杞茶:菊花10克、石斛12克,枸杞20克;用沸水泡,代茶飲用,可滋補肝腎、益精養血,緩解白內障引起的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飛蚊症等。

黨參芡實山藥粥:黨參30克、芡實200克、淮山藥30克、粳米50克煮粥,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老年性白內障。

羊肝粥:羊肝60克、大米100克、大蔥三根;羊肝切片加入大蔥粒,油鍋中煸炒數秒,將大米煮至米粒綻開時放入煸炒過的羊肝一同煮熟後食用,可養肝補血明目、集中補充黃斑部營養。

作者:劉新泉 江丹(龍華醫院眼科醫生)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老人雙眼脹痛久拖不治 拖至左眼失明右眼視物模糊
    老人雙眼脹痛久拖不治 拖至左眼失明右眼視物模糊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1日 17:03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11日電 (敖盼盼)恩施建始縣村民李婆婆身體硬朗卻視物模糊,在自家地裡拔草意外遭蛇咬差點喪命。
  • 眼睛乾澀、視物模糊、流淚……用這個護眼古方,還你明目清眸
    下班回家路上:等紅綠時刷朋友圈,過馬路刷微博,吃快餐、坐地鐵時刷視頻;等到眼睛實在脹痛難忍時,才收起手機,準備睡覺,卻發現眼睛太累反而不易入睡了。原價68元/盒,現價62元/盒,點擊圖片購買買二送一,買三送二,截止到2.4號現在,寧目舒眼部經絡貼不僅獲得了國家專利,而且還在北京301醫院、同仁醫院等多家著名醫院臨床上使用。
  • 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
    患者可能在確診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就出現了視力下降、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眼部的變化,卻沒有立即引起重視,一拖再拖,等到症狀很嚴重了才去醫院治療,為時已晚。1白內障白內障是全球第一致盲性眼病,長期不治療,會導致視物不清,最終導致失明。白內障視物感受:重影、模糊、顏色異常。
  • 疫情來了,眼睛乾澀疼痛、視物模糊,我們可以這樣做
    「陶大夫,我這兩天眼睛乾澀疼痛、視物模糊,眼球上充滿了血絲,是不是得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友老張向我求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比較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也是導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糖尿病時間長、血糖控制不好、血壓忽高忽低、或者血脂紊亂的人,容易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糖尿病婦女,如果懷孕了,也容易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視物模糊、看東西重影……出現這些視力問題時,有可能是→
    視物模糊、看東西重影……出現這些視力問題時,有可能是→ 2020-10-14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5歲男子因視物模糊查出肝癌,半年後離世,醫生:1種水是禍根
    因為小王被查出肝癌可以說純屬偶然,因為當初小王是因突然出現視物模糊到醫院來看病的。半年前,小王在沒有任何誘因下突然出現視物模糊,於是到醫院來進行檢查。起初看的是眼科,醫生為小王檢查眼部發現,小王的視神經細胞已出現變性,視網膜有充血現象,這明顯與小王的年齡不符。通過了解病史後醫生發現,原來小王酗酒成癮,平均每天要喝1-2斤白酒,已經有十多年的飲酒史了。
  • 視物模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應該比一般的近視眼和遠視眼都要差。想想以前,也是真是「作」。 小學畢業那年迷上了武俠小說。暑假沒事幹,通常套餐是是一個通宵配一套武俠小說、一大瓶飲料、一斤瓜子。 初中的時候用眼睛直接看太陽。而且是以分鐘計的直視太陽時間。後來感覺看太陽不過癮,直接看電焊。
  • 發生了腦供血不足,總是頭暈、視物模糊,可以自行恢復嗎?
    一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他總是出現頭暈、頭昏、視物模糊的症狀,去了附近的診所查看,說他可能是腦供血不足。他想知道,如果是腦供血不足,可不可以自行恢復呢?所以有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以及頸動脈有硬化斑塊的人,如果發生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一定要多加警惕,儘快就醫。如果是腦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造成了血管狹窄,通常不會自行恢復。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持續進展性的疾病,現有醫療技術只能控制、中止其進展,但無法逆轉。所以一旦產生腦缺血的症狀,通常只能通過服藥緩解或是手術治療。
  • 老人因視力模糊被蛇咬傷 康復後下定決心先治眼睛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敖盼盼)近日,恩施建始縣的李婆婆下地幹活時,因為視物模糊,李婆婆在自家地裡拔草意外遭蛇咬差點喪命,李婆婆痛下決心要醫好自己的眼睛。「當時感覺有個東西盤在了左手腕上,冰涼冰涼的,還咬了我一口。」李婆婆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 老人突然視力模糊,真是老花眼嗎?小心是「垂體瘤」
    當人們步入老年以後,身體機能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新陳代謝會逐漸減緩,皺紋增多,眼睛開始老花,偶爾還會頭暈頭痛等情況,許多老人都習以為常。因此,當出現「視力下降、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就誤以為是年齡大導致的機能衰退的緣故,不會太在意,今年76歲的何先生(化名)就是如此。
  •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碰上黃斑病變,到底要不要手術?
    核心提示:溼性黃斑病變,主要表現為脈絡膜出現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新生的脈絡膜血管很容易滲漏和出血,如果不妥善處理,血液和滲出物會在黃斑區積聚,破壞該區域的感光細胞,導致不可逆轉的視力受損。而越接近黃斑中心,感光細胞就越密集,黃斑是決定視功能的重要部位,能夠識別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大多數光學信號。  如果黃斑發生異常,就會出現中心視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視物變形等症狀。  黃斑病變指的黃斑區發生的一系列病變,大致包括4大類:黃斑前膜、黃斑水腫、黃斑裂孔,黃斑變性。
  •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變形、眼底出血……久拖不治會致盲!中醫一個...
    很多人覺得,上了年紀,看東西模糊、變形,眼前總是感覺有黑點,眼球發紅有血絲、眼酸眼痛……是很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其實,這些看似很平常的症狀,卻有導致失明的可能。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眼疾的發生?已經患上眼疾的人,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動手術來恢復視力呢?
  • 常見視物變形、放大、縮小的問題概括
    視網膜中央區水腫、腫瘤、出血都可以使視錐體細胞分散較遠,因而出現小視。 大腦前額葉皮質病變也有一過性雙眼視物變小的症狀。 二、看東西變大: 也稱為「大視症」,與小視症的原因相似。
  • 眼藥水治白內障?這些謠言別信了!
    家有老人,有可能會一聽到老年人說眼睛看不清,就認為是老花眼。確實,老花眼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硬化,彈性減弱,睫狀體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但是我們不能認為看不清就是老花眼,老人還可能是患上了白內障。
  • 這種視物不清、視野缺損、視力下降有致盲風險,一定要...
    黃斑區的視覺最敏銳,視細胞最多,視錐細胞分布最密集,這個區域對供血供氧的要求非常高,耗氧量是大腦的7倍,需氧量是大腦的100倍。偏偏這個地方的血管特別細小,是腦血管的終末端,中心處沒有血管,極易缺血,十分脆弱,所以說它是保護區,一點兒不過分。當黃斑區發生水腫甚至出血時,就會表現出視物不清、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症狀,在老年人中非常高發!
  • 【治庸·便民】攙扶老人過馬路,小小舉動暖人心
    【治庸·便民】攙扶老人過馬路,小小舉動暖人心 2020-12-1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提醒家長為避免孩子視物不清,必要時需配眼鏡
    誤區1:孩子太小別戴近視眼鏡  經常有眯眼看人、視物的兒童。不少父母會說:「別讓孩子那麼小就戴眼鏡,戴了就摘不下來了。」近視眼如不及時矯正,長期的視網膜模糊像,一方面會誘發眼軸的進一步加長,使近視度增加,甚至引發弱視、斜視;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表現為對外界新事物興趣降低,生活範圍縮窄,重者影響智力發育。
  • 眼睛乾澀、酸脹、視線模糊?眼科醫生提醒:要警惕這個病
    眼淚對眼睛表面的保護不夠,出現乾眼症的表現:乾澀、異物感,伴眼紅、眼痛、酸脹、甚至視物模糊。 瞼內翻和倒睫常見於幼兒及老人,因眼瞼皮膚、肌肉或瞼板發育不良、或皮膚鬆弛、彈性下降及慢性炎症刺激、瘢痕增生等原因,導致上下眼皮內翻、睫毛內倒並接觸、摩擦角膜,造成眼睛異物感。
  • 靠空調「續命」的你有沒感覺視物模糊?原來是乾眼症
    傅亞娜詳細查體後告訴蔡女士,「白內障手術本身沒有問題,眼睛的確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疾病,現在的視物模糊主要是由於乾眼症導致的淚膜質量不穩定引起的。」她解釋,淚膜是在角膜前面的一層水膜,如果患者有乾眼症,淚膜不穩定,會影響眼睛的視覺質量。術前,蔡女士本身就存在由瞼板腺功能障礙引起的乾眼症,但是沒有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
  • 視物扭曲或有黑影當心黃斑病變,四類眼底病就醫別拖延
    黃斑集中了90%以上的視覺細胞,而一旦黃斑發生水腫或病變,就會導致視細胞死亡和變性,使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日前,傳來好消息,被譽為眼底病「貴族藥」抗VEGF藥物,大幅降價進入醫保,面向眼底病領域的四個重要適應症: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的黃斑水腫、糖尿病黃斑水腫、脈絡膜新生血管。